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金沙江皎平渡口

金沙江皎平渡口,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平渡镇皎平村委会红门厂村。

目录

历史事件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1]。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沿革

皎平渡口在洪水期渡距300米,枯水期渡距200米。自古为四川、云南间交通要津。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禄劝县的金沙江皎平渡口,30000多将士通过六只木船,在37位船工九个日夜的摆渡下,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中华民国国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北上战略转移。

1992年,当地修建禄劝金沙江皎军渡口红军渡冮纪念馆,1994年正式落成,长军长征渡江纪念馆和大型铜雕塑占地400余平方米。陈云题词“红军渡江纪念碑”[2]。馆内陈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禄劝的资料展览、红军用过的物品及200余张图片等。2009年7月,纪念馆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定丹桂村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与金沙江皎平渡口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视频

金沙江皎平渡口相关视频

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
禄劝皎平渡口的百年变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