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金水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水区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因春秋战国时期发源于辖区内的金水河而得名。截至2017年,金水区辖区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辖17个街道,常住人口171.33万人,城镇化率91.57%,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区之一。

金水区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辖区经济繁荣,交通便利,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较为优质的资源禀赋。

2017年,金水区生产总值1596.2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4043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1:8.6:91.3;固定资产投资1011.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2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64元。

2018年9月,金水区被评为2018年中国百强区[1]。2019年7月,金水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2]。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金水区位于郑州市区东北部。东临中牟县,南连管城区、二七区,西接中原区,北靠惠济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3°40' ~ 113°47' 北纬30°50' ~ 34°57'。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7.2千米,总面积2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金水区处在华北沉降带开封坳陷区西南边缘过渡地带,是黄河冲积扇形平原南翼的顶端。全区属平原洼地,为黄河冲积平原,局部有盐碱和风成粉细沙丘堆积。地势西高东低,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为紫荆山公园紫荆阁(海拔109米),最低点为柳园口村(海拔82.4米)。

土壤

金水区农用地土壤主要为潮土、风沙土2个土类。潮土分布广泛,约占土地面积的90%以上,按土壤类型又分为潮土、褐土化潮土、盐化潮土、湿潮土4个亚类及砂土、两合土、淤灌土、盐化潮土、湿潮土5个土属、27个土种。

水文

金水区境内河流有黄河、贾鲁河、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贾鲁支河等7条,其中黄河流经辖区姚桥乡马渡、来渲寨、三坝等村,入中牟县境,境内河段长7公里;贾鲁河、东风渠、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贾鲁支河全部流入淮河。金水区除黄河堤内区域外,均属于淮河流域。

金水区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好 ,属碳酸钙水型,PH值在6-8之间,矿化度低,符合人畜饮用、渔业养殖和农田灌溉用水标准。

气候

金水区地处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自然降水偏少。主要特征是:春旱多风,冷暖无常;夏炎多雨,水热同期;秋凉清爽,日照充足;冬季干燥,风多雪少。年平均气温14.8℃,降雨量586.1毫米,无霜期213天,日照2052.6小时,与1951年~1980年间的平均值相比,气温高0.6℃,雨量减少54.8毫米,日照减少332.7小时。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金水区境内共有7条河流。其中,黄河:流经龙子湖街道办事处的马渡、来潼寨、三坝等村,入中牟县境,境内河段长7公里。贾鲁河:境内长度23公里,流域面积63平方公里。东风渠:境内长度25公里,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金水河:境内长度8.64公里,流域面积22平方公里。熊儿河:境内长度8.1公里,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七里河:境内长9.2公里,流域面积16平方公里。贾鲁支河:境内长度25公里,流域面积77平方公里。

金水辖区水资源总量为31330万立方米, 人均水量450.7立方米,每公顷农田平均用水量为12750立方米。年平均利用黄河水2523万立方米。地表水年径流深为90毫米,年径流量为2179.8万立方米。地下水以浅层水为主,埋藏深度0.5米~10米,年允许开采量2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5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单井出水量约50吨/小时。全年黄河侧渗补给量700万立方米。全区地下水年允许开采量13876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金水区总面积146.89平方公里,主要分为:(1)耕地6329.9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6.34%。在耕地面积中,有灌溉水田4568.6公顷,水浇地1253.6公顷,旱地231.8公顷,菜地275.9公顷。(2)园地524.5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2%。其中果园434.1公顷,其它园地90.0公顷。(3)林地264.1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1%。其中林地74.7公顷,灌木地6.1公顷,苗圃183.4公顷。(4)其它农用地2225.69公顷(含水利设施用地0.29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9.26%。其中畜禽饲养地10.1公顷,设施农用地26.5公顷,农村道路170.1公顷,坑唐水面1565.1公顷,养殖水面109.7公顷,农用水利用地343.0公顷。(5)居民及工矿用地12136.4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50.5%。其中城市用地8888.7公顷,农村居民点1462.9公顷,独立工矿1441.0公顷,特殊用地311.1公顷。(6)交通用地704.7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93%。其中铁路用地19.7公顷,公路用地685.0公顷。(7)未利用土地669.5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79%。其中荒草地333.3公顷,沙地48.1公顷,其它未利用土地288.1公顷。(8)其他土地1179.7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9%。其中河流水面积1170.0公顷,苇地0.7公顷,滩涂9.0公顷。

生物资源

金水区生物类繁多,在农业生产中利用价值较高,并呈现养殖种类增加,农业役用大牲畜数量明显减少的趋势。养殖动物主要有:黄牛、水牛、奶牛、马、骡、驴、山羊、绵羊、猪、犬、鸡、鸭、鹅、鸽等;特种养殖动物有:海狸鼠、珍珠鸡、鹊辑、肉鸽、梅花鹿、小香猪、北京填鸭、小尾寒羊等;奶牛养殖业发展较为迅猛。由于辖区地处中原,靠近城市,境内缺少山、河、湖泊,野生动物资源相对稀少,境内存野生动物主要有:鸟类、鱼类飞鼠类及刺猜、黄鼠狼、野兔、野鸡等;鸟类主要有喜鹊、斑坞、麻雀飞布谷鸟、乌鸦、莺鸟、大雁、猫头鹰、燕子、黄莺、啄木鸟等。境内栽培植物主要有粮食、油料、蔬菜、林木、果树、花卉、药材7大类。其中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绿豆、红薯等为主。

经济

综述

2017年,金水区生产总值1596.2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4043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1:8.6:91.3;固定资产投资1011.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6.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2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64元。

第一产业

按照“生态绿色、休闲观光” 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金水区都市型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省级龙头企业各3家,涵盖了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花卉苗木生产流通等方面。集生态观光、绿色农业、沿黄生态旅游的都市型农业示范带(马渡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建设形成了以林、果、花卉为主的生产型示范园区(鸿宝现代农业示范园)。

第二产业

2013年金水区省、市、区重点项目203个,2013年完成投资285.2亿元。政府投资项目45个,全年完成投资5亿元。河南信息广场等7个重点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金水万达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投资结构更趋优化,服务业投资333.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95.4%;民间投资227.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5%。

第三产业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29.2亿元,增长9.3%。高端商贸业经营面积25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超200万的餐饮住宿企业191家,超亿元大型商场14家,超亿元市场11家。特色街区营业面积54万平方米,商户3290家,实现营业收入26.38亿元,农科路酒吧休闲一条街、西里路婚纱照材特色街成为郑州市特色商业街区。电商服务企业不断壮大,全区共有电商企业55家,中国农资网成为全国最大的农资信息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IT伙伴网已覆盖全省,线上渠道商4834户、经销商15193户。

地方特产

霸王大葱

霸王大葱因植株高(1.3—1.5米)、纯度精、产量高、营养丰富而得名,其葱白长达50—60公分,洁白脆嫩,味道香甜,烹饪熟食,犹有风味,是美食家和名厨眼中的珍品。金水区4万亩大葱生产基地已经建成,亩产3000公斤左右。

龙须糕

龙须糕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是哪吒闹海时把龙须割下来交给厨师做成的食品。糕点表面呈须状,故名楷须糕。是以米、面粉、糖、油作为主料,并佐以姜、虾、盐、肉、蛋松等混合制成。具有色泽美观,甜咸适口,风味独特等特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