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左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左根(朝鲜语:김좌근,1797年—1869年),朝鲜王朝后期外戚权臣,字景隐,号荷屋,本贯安东。他是永安府院君金祖淳之子,朝鲜纯祖之妻纯元王后的弟弟,也是安东金氏势道政治的代表人物之一。官至领议政。

评价

金左根去世后,朝鲜高宗下旨高度赞扬他“贞亮之姿,公平之操,寡人之倚毗,朝野之钦服”。 时人评价金左根“长厚而无智”。

著作

金左根著有《荷屋遗稿》,原为私藏而未公开,后附于金祖淳《枫皋集》(保景文化社,1986年)影印刊行。

家庭

金左根之妻为贞敬夫人海平尹氏。金左根夫妇没有子女,有一养子金炳冀,也是安东金氏的核心人物之一,活跃于哲宗和高宗时期的朝鲜政界。 金左根十分宠爱嬖妾罗阁夫人,到晚年反被罗阁所制,政务处理和官吏任免皆由罗阁所出。[1]

人物生平

金左根是永安府院君金祖淳之子,亦是朝鲜纯祖的纯元王后之弟,嘉庆二年(1797年,朝鲜正祖二十一年)十二月四日出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纯祖十九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生员,并在父亲金祖淳的推荐下入仕,担任副率、尚衣院佥正等小官及金化县监、延安府使、咸兴判官等地方官。道光十八年(1838年,朝鲜宪宗四年)庭试文科丙科及第,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宪宗七年)入备边司,参预机务。他的仕途升迁非常快,初授从五品副校理,在宪宗朝历任成均馆大司成、吏曹参议、吏曹参判、工曹判书、兵曹判书、吏曹判书、汉城府判尹、司宪府大司宪、知敦宁府事等职。 随着安东金氏扶植朝鲜哲宗即位,其势力压倒了丰壤赵氏,再次大权独揽,金左根与其家族兄弟金汶根、金洙根、金兴根等人权势更加炽盛,金左根是当时安东金氏的头号人物,由于居住他居住在校洞,所以被安东金氏的晚辈称为“校洞叔主”。咸丰二年(1852年,哲宗三年)安东金氏中的又一名女子成为朝鲜王妃(哲仁王后)以后,金氏外戚的势道政治更是如日中天,垄断了朝鲜王朝的所有重要机构。金左根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哲宗元年)被任命为议政府右参赞,咸丰二年(1852年,哲宗三年)拜相,擢升为议政府右议政。 次年二月被任命为领议政 ,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权势者,而国王哲宗则成为以金左根为首的安东金氏集团任意摆布的傀儡君王。 金左根任领议政的十年间,加大了对普通百姓的剥削,同时又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弄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酿成了所谓“三政紊乱”(三政:指田政、还政、军政,是朝鲜的三大财政来源)的现象。同治元年(1862年,哲宗十三年),朝鲜南部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即壬戌民乱。金左根也由于其恶政导致威望下降,其势道难以维系,以神贞王后为首的丰壤赵氏势力重新抬头,安东金氏势力衰落下去。 金左根执政时还虐待李氏王族,在他的授意下于同治元年(1862年,哲宗十三年)处死了被流放的王族庆原君李夏铨,又将庆平君李皓(李世辅)等发配远方。在金左根的高压下,几乎所有王族都噤若寒蝉、苟且偷生,对安东金氏敢怒不敢言。兴宣君李昰应也曾遭到金左根的羞辱,对其怀恨在心。同治二年(1863年,哲宗十四年)冬,哲宗病危,膝下没有儿子,安东金氏和丰壤赵氏再次围绕王位问题发生对立。赵大妃(神贞王后)主张立兴宣君李昰应之子李命福为新王,继承她的夫君朝鲜翼宗的大统;而金左根等人则对此表示反对,主张另选王族继承哲宗大统。由于赵大妃的决定得到朝中大多数人的支持,而金左根也被兴宣君的障眼法蒙蔽,认为他是个无能的酒肉之徒,所以没有坚持反对下去,并亲自迎接李命福入宫。 李命福继承王位,改名李熙,是为高宗,由赵大妃垂帘听政,兴宣君晋升为兴宣大院君,代理高宗国王打理朝政。 高宗即位后,安东金氏的势力迅速下降。金左根在高宗即位数月后辞去领议政的职位,改任判敦宁府事,从此远离权力中心。 而其他金氏族人也被大院君接连降职、免职,并开始了大院君的独裁统治。同治八年(1869年,高宗六年)四月二十五日,金左根病卒,享年七十三岁。高宗赐谥号为“忠翼”。

參考文獻

  1. 金左根的介绍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