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香櫞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野香櫞花

中文學名:野香櫞花

拉丁學名:CapparisbodinieriLevl..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罌粟目

科:山柑科

屬:山柑屬

野香櫞花,中藥名。為山柑科植物野香櫞花CapparisbodinieriLevl.的根皮。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活絡之功效。用於咽喉疼痛,扁桃體炎,牙痛,癰癤瘡毒,毒蛇咬傷,痔瘡,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目錄

入藥部位

性味

功效

主治

入藥部位

根皮。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活絡。

主治[1]

用於咽喉疼痛,扁桃體炎,牙痛,癰癤瘡毒,毒蛇咬傷,痔瘡,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用於避孕:鮮貓鬍子花根皮90g,茶葉27g。水煎分3次於產後20天或月經期服,可避孕半年。(《雲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秋季採集,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性

野香櫞花又名:黔桂槌果藤。灌木或小喬木,高5-10米,胸徑5-20(-30)厘米。新生枝密被淡褐色或灰色極細不規則星狀毛,後變無毛,但最後在葉腋附近仍可見有殘存被毛;刺長達5毫米,強壯,外彎。

葉卵形或披針形,幼時膜質被毛,長成時革質無毛,長4-13(-18)厘米,寬2-4.5(-6.5)厘米,基部圓形或急尖,從不下延,頂端短漸尖或漸尖,少有急尖,中脈寬闊,表面微凸至微凹,背面凸起,側脈(5-)7-8(-10)對,網狀脈幼時不明顯,長成時明顯;葉柄粗壯,長5-7毫米。花蕾球形,開放前直徑5-6毫米;花(1-)2-6(-7)朵排成一列,腋上生;花梗自下至上長5-12(-15)毫米,被毛與枝相同;萼片4,長5-7毫米,近軸萼片舟形,背面近基部向外作龍骨狀突起,向內凹入成淺囊狀,囊底花後期呈鮮紅色,萼片邊緣特別是頂部被絨毛;花瓣白色,長10-11毫米,被絨毛,上面2個狹倒卵形,相鄰一側中部以下彼此貼合,基部向外反折,包着花盤,正面中央有一縱向細縫,縫線附近初呈鮮黃色,後轉紫紅色,下面2個稍長而略狹,分離;花盤小,頂端微凹成2淺裂,干後黑色,堅硬;雄蕊(18-)20-37;雌蕊柄長1.5-2.5厘米,無毛,果時不顯著增粗;子房卵球形,約1.5×1毫米,1室,胎座2,胚珠數個。果球形,直徑7-12毫米,成熟時黑色;種子1至數個,直徑5-6毫米。花期3-4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石灰岩山坡灌叢或疏林中。分布於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主治扁桃體炎,牙痛,大瘡,痔瘡。」

參考資料

  1. 野香櫞花,植物智, 2017-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