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草(李建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野草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野草》中国当代作家李建州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野草

在我的故乡,一年四季,野草随处可见。

初春时节,人们总喜欢用翘首以盼的姿态,仰望着姗姗来迟的粉色杏花、红色桃花,还有洁白如雪的梨花,但极少有时间有心情去俯身细看黄土地上一些色彩浅淡的野草。其实,当冬天的尾声还未远去的时候,向阳的野草早已为迎接春天做足了准备,甚至一些性情急躁的野卉,早已绽放出艳丽的花朵。如果说春天是花开的季节,但也绝对离不开野草的陪衬,否则这个春天就是残缺不全的,也是单调无味的。

盛夏季节,野草遍地疯长,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坡换上了艳丽的盛装。溪水旁的三棱草,硷畔上的黄蒿,乡间土路上的车前子,果园里的灰灰草……知名不知名的各种野草,整个夏天里,它们像不愿断奶的孩子,贪婪地吮吸着大地的养分,享受着烈日的照耀,为全力冲刺秋天做好了热身准备。

秋天,自不必说,在经历了一个夏天的酝酿后,早已丰臀肥乳,幸福地在秋风里享受着果实带来的快乐。每株野草都有自己繁衍后代的秘笈,它们借助凛冽的风,斜飘的雨,甚至农人的裤管,动物的体毛,将自己的后辈儿孙带到更远的地方,继续开拓疆土。

冬日,野草幸福地过完了一生,光荣地完成了使命,躺在洁白的雪被下,享受着静谧的日子,将全身的元气聚拢在根部修炼,等待着来年初春的来临,又一次破土而出。

野草的生命力是顽强的。也许,农人精心侍弄土地,但播下去的种子未必都能发芽。这些种子过惯了娇生惯养的生活,稍有不如意,便与农人进行无声地抵抗,让其辛勤的付出白忙一场。但是,纵观这些野草,它们从不抗拒,一股脑地奋力抗争。

我看见父亲花费了数日,才将几袋玉米种子全部种进了肥沃松软的地里,但是最后大部分种子竟没有发芽,倒是那些野草不停地疯长,将新铺的塑料纸拱得老高。盛夏里,叔父的小豆地里,真可谓草长豆苗稀。我们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在野草里寻得为数不多的几株豆秧。

如果这些野草生长在松软的土地里,倒没什么稀奇的,但是有一些极其恶劣的地方,竟然也能发现野草的身影,确实令人感慨惊叹。

初春时节,三叔曾经离开家一段时间,将一串钥匙交给我,让我替他照看家里。起初,我还坚持每天去查看一次,最后因农活开始,我忙得脱不开身,便有数日没有去过。那天当我打开那扇大门时,映入眼帘的竟是满院的野草。野草从铺就的砖缝里,成排成行地疯长。我沿着院子转了一圈,令我吃惊的是,门槛下一道裂缝里长着一株斜长的狗尾巴草,已有筷子般粗壮,那里可是水泥打的地坪,非常厚实,且雨水因房檐遮掩无法淋到,它是靠什么生长的呢?转身的一刹那,更令我惊奇的是,靠近地面约有一尺高的瓷砖缝隙上,竟然长着一株鲜嫩的灰灰草,一侧紧挨着墙体,一侧已经枝繁叶茂。我想不通,这些种子是怎么到这里来的,又为什么偏偏当主人不在家的时候,突然冒了出来。后来,我隔三差五总要到三叔家里去,我并不担心三叔家里的物件会丢失,倒是担心院子里的那些野草,在一夜之间疯长,会吞噬整个院落。

一株野草从初春破土而出到残冬枯萎而死,这中间的时光既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它要逃避农人手中的锄头和镰刀,也要躲避牛羊舌头的卷伸和动物无情的踩踏,甚至连旱涝水灾火灾也要提防,不仅自身能够过完一生,还要避免断子绝孙,将后代予以繁衍,实属不易。

其实,野草和人一样,一年也经历着棱角分明的四季,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厚礼。一方水土,不仅养育着人,也养育着野草。

我想,野草除过自身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外,还必须要懂得繁衍后代的技巧,生命的法则。正如人的一生一样,野草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若能遇到好的环境好的土壤,自然会成长得轻松一些,自己的起点极有可能就是别人一生奋斗也达不到的终点。这也是我常见到硬如磐石的小道上,从来没有长过高大的野草,反倒是禾田里锄头下漏掉的野草,长得疯高的原因。

不过,好的环境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有一定的风险。田地里的野草因土壤肥沃,自然长得风快,但也极易成为农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往往长得越快,危险系数越大,最后自然避免不了被连根拔起的噩运。想必诸如此类的野草,在顺利之中不懂得适可而止,过于放飞自我,最终葬送了美好的前程。有经验的野草,绝不会这般鲁莽行事,它避过初春暖阳的刺激,躲过肥沃土壤的诱惑,而是窥视着周围的一切,等待着一个最佳的时机,然后悄无声息地生长,在农作物的掩护下,最终成熟,孕育出后辈儿孙。因为它们懂得生活的法则,往往急着赶路的,最终不一定都能平安到达终点,暂时的忍耐,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活着。

诚然,在恶劣环境下生活的野草,从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更不会选择逃避,而是默默地坚守着,扎根大地,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阳光与雨露。因为它们知晓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在逆境中求生,在困境中成长,在窘境中繁衍后代

野草,虽不能言语,却懂得很多深奥的哲学,甚至教会自傲的人们,该怎样绝地生存,该怎样培育后代,也在告诉我们,人生若不懂得七十二变,怎么化解八十一难,即便生如蝼蚁,也不气馁,当有鸿鹄之志;即便命如纸薄,也不抱怨,应有不屈之心。

野草,我敬佩的野草啊![1]

作者简介

李建州,甘肃合水县人,甘肃省作协会员,高级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