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野皂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野皂荚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名:野皂荚

别 称:Gleditsia microphylla

Gordon ex Y. T. Lee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 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

亚 科:云实亚科

族:云实族

属:皂荚属

种:野皂荚

命名者及年代:Gordon

ex Y. T. Lee,1976

野皂荚(yě zào jiá),学名:Gleditsia microphylla Gordon ex Y. T. Lee,俗名:短荚皂角、小皂角、马角刺、山皂角,异名:Gleditsia heterophylla Caesalpiniodes heterophyllum ,是豆科皂荚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枝灰白色至浅棕色;幼枝被短柔毛,老时脱落。叶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具羽片2-4对),长7-16厘米。花杂性,绿白色,近无梗,簇生,组成穗状花序或顶生的圆锥花序;花序长5-12厘米,被短柔毛。荚果扁薄,斜椭圆形或斜长圆形;种子1-3颗,扁卵形或长圆形,褐棕色,光滑。花期6-7月,果期7-10月。 分布于中国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生长于海拔130-1300米的山坡阳处或路边。 野皂荚是一种特用经济树种和荒山绿化的主要灌木树种。野皂荚的种子是一种天然化工原料,用它可以生产羟乙基龙胶粉,是一种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钻探、纺织印染、医药、食品等行业,其副产品胡里豆粉是高蛋白饲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1]

野皂荚形态特征

野皂荚是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枝灰白色至浅棕色;幼枝被短柔毛,老时脱落;刺不粗壮,长针形,长1.5-6.5厘米,有少数短小分枝。叶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具羽片2-4对),长7-16厘米;

小叶5-12对,薄革质,斜卵形至长椭圆形,长6-24毫米,宽3-10毫米,植株上部的小叶远比下部的为小,先端圆钝,基部偏斜,阔楔形,边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叶脉在两面均不清晰;小叶柄短,长1毫米,被短柔毛。

花杂性,绿白色,近无梗,簇生,组成穗状花序或顶生的圆锥花序;花序长5-12厘米,被短柔毛;苞片3,最下一片披针形,长1.5毫米,上面两片卵形,长1毫米,被柔毛;雄花:直径约5毫米;

花托长约1.5毫米;萼片3-4,披针形,长2.5-3毫米;花瓣3-4,卵状长圆形,长约3毫米,与萼裂片外面均被短柔毛,里面被长柔毛;雄蕊6-8;两性花:直径约4毫米;萼裂片4,三角状披针形,长1.5-2毫米,两面被短柔毛;

花瓣4,卵状长圆形,长2毫米,外面被短柔毛,里面被长柔毛;雄蕊4,与萼片对生;子房具长柄,无毛,有胚珠1-3。荚果扁薄,斜椭圆形或斜长圆形,长3-6厘米,宽1-2厘米,红棕色至深褐色,无毛,先端有纤细的短喙,果颈长1-2厘米;种子1-3颗,扁卵形或长圆形,长7-10毫米,宽6-7毫米,褐棕色,光滑。花期6-7月,果期7-10月。

野皂荚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和安徽。生长于海拔130-1300米的山坡阳处或路边。 与黄荆条、野酸枣、化香、黄栌、黄连木、槲栎等混生在一起,由于野皂荚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

野皂荚主要价值

经济:野皂荚是一种特用经济树种和荒山绿化的主要灌木树种。野皂荚的种子是一种天然化工原料,用它可以生产羟乙基龙胶粉,是一种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钻探、纺织印染、医药、食品等行业,其副产品胡里豆粉是高蛋白饲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生态:野皂荚为深根性树种,具有强大的主、侧根,主根可沿岩石缝隙深入地下5-6米的地方,水平根系分布也远,露出地面的根系上又能生出新株,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地下根系,能有效地固结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参考来源

  1. 野皂荚,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