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释迦文佛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释迦文佛塔
173cc84359ba44f98df4c1c79de9d5c7释迦文佛塔.jpg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中文名称:释迦文佛塔

地理位置: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办事处新塘社区

景点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时间宋乾道元年(1165)  

释迦文佛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广化寺东侧,建于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塔高约30米,五层八角形,石构。 释迦文佛塔,仿木楼阁式建筑,外形玲珑,古朴庄重。须弥座束腰间浮雕着观音菩萨。各层塔檐薄而长,轻巧美观。檐下两层迭涩,浮雕凤凰、双头羽人、飞仙及奇花异草等图案。塔内为八角空心室,宽敞明亮。

佛塔概况

释迦文佛塔,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广化寺东侧。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为仿木构楼阁式石建筑,八角五层空心,边长11.6米,高30.6米,占地面积256平方米。第一层东西两面开门,其余设佛龛。 第二层至第五层,四面开门并设佛龛。各层塔檐薄而长,轻巧美观。塔身雕刻丰富,须弥座、门槛两旁,回廊栏板浮雕侏儒、罗汉、金刚武士、观音菩萨、飞仙、凤凰、狮子及牡丹、莲花等各种花草图像,刻功精巧,形像生动。 今外廊壁龛部分佛像缺失,二层以上壁龛部分佛像残缺,底层浮雕佛像有人为破坏,二层以上羽角有裂缝现象,花岗石面层部分剥落。释迦文佛塔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

此塔历经800余年,经受了莆田曾发生的八级以上大地震的考验,建筑技术高超、雕刻精细、造型生动,是研究古代建筑、石雕艺术以及宋代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旁普门庙,是唐朝御史黄滔所建“东峰书堂”故址。附近“郑三先生祠”,系纪念舍地建寺的名儒郑露三兄弟的,祠内有石额题“南山樾荫”四字,系民族英雄文天祥手迹。 释迦文佛塔为辉绿岩构筑的仿木楼阁式建筑,高约35米。释迦文佛塔为五层八角的空心塔室结构。塔室内壁嵌有石阶,可登上塔顶。塔的外壁有各种浮雕,雕工精美,塔檐有仿木结构的装饰。塔身内外有宋、元、明历代题刻46处。

布局结构

塔须弥座八面束腰,高80厘米。束腰部分雕有观音菩萨图案,转角和间柱处浮雕有负重的侏儒力士。 塔的第一层塔身直径10.50米,东西两面开门。其它六面有佛龛,门龛的两旁浮雕有菩萨、罗汉、迦叶及阿难等。第二层至第五层的东西南北四面开有矩形门,门边雕有金刚武士。其余四面设有佛龛,龛旁浮雕观音菩萨。第二层门额有释迦文佛塔名匾。第五层直径7.64米。 塔的各层出檐1米,为仿砖瓦雕刻。各层塔檐下用巨石各出两层叠涩,并用薄石挑出。塔檐薄而长,挑出的叠涩巨石浮雕有凤凰、双头羽人、飞仙、花草等图案。

建筑风格

中国古代佛教建筑。俗称广化寺塔。在福建省莆田市南郊广化寺东侧。据塔门旁游人登塔题刻推算,当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以前。造型古朴,刻工精巧。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为辉绿岩石构筑,五层八角形,仿木构楼阁式建筑。通高28.20米。须弥座八面束腰,高80厘米,腰间浮雕狮子滚珠和花卉,转角浮雕侏儒。南面正中砌石阶 5级通塔身,阶两旁各置望柱一对及海水卷云纹栏板。回廊栏板浮雕云水纹。第 1 层塔身直径10.50米,第 5层直径7.64米。

浮雕艺术

第 1层东、西两面开门,其余设佛龛,门龛两旁浮雕罗汉。第 2~5 层,四面开门,四面设佛龛,门旁浮雕金刚武士,龛旁浮雕观音菩萨。各层出檐 1米。绮柱瓜楞形,柱顶斗栱作双杪三下昂。 檐下各出两层叠涩,浮雕凤凰、双头羽人、飞仙以及花卉等图纹。塔内为八角空心室,宽敞明亮。第 5层内顶为四组叠涩结构的八角藻井。逐层砌筑台阶,可攀登塔顶。 1983年,国家拨款维修塔体,安装塔刹和避雷针,疏通排水沟,增置积沙池。1988年对塔埕围以铁栅栏。

历史渊源

历史似乎特别惠顾这一方神奇的土地1937年10至11月,中共闽中工委领导的抗日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纵队就驻扎在广化寺。塔内墨书的抗日标语,至今还在昭示着那个可歌可泣的革命战争年代。

视频

航拍释迦文佛塔、广化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