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酒之殇(李锡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酒之殇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酒之殇》中国当代作家李锡文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酒之殇

说起来,酒和酒场都不是什么坏东西。自打“仪狄造酒”或者“杜康造酒”时起,酒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宝物,解忧、提神、助兴都离不开它,交流感情、休闲娱乐、庆典礼仪、酝酿才思等等也离不开它。古代有不少文人雅士好喝,借酒抒情,借酒发泄;我们的祖宗更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酒文化,许多与酒有关的典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三国时代的“煮酒论英雄”,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诗仙李白的“将进酒,杯莫停”,“李白一斗诗百篇”(杜甫《饮中八仙歌》),还有汉书下酒、贵妃醉酒、岳飞戒酒报国、武松醉打蒋门神等等,都传为佳话。

只是,在特定场景下,比如最为活跃的职场、商场、官场上,酒的香醇在哪?酒的味道在哪?自古至今,说书唱戏,耳闻目睹,这样的情形不少吧——借酒发疯,借酒耍赖,借酒扬名,借酒渔利,借酒升迁,借酒谋私,借酒整人……你看今日酒场,不少都变成了跟私欲名利息息相关的场合,还喝的出酒的味道吗?喝酒的人呢,也是江湖气日盛,不少修炼成了“江湖风花酒中仙”。最有代表性、最为热烈的无疑是有官员或名人出席的酒场。有一次,鄙人代表国企参加政府举办的一个招待会,桌上有一位看起来老帽却在当地算得上大户的医药企业李姓老总,颇有气度,傲视群雄,坐卧不安百忙的样子,别人的说话似乎一句没听进去。喝到半截,这厮突然起身,面向众人合手作揖:“对不起了诸位,我还有要事,失陪了!”原来是急着挨个去敬政府的领导们。不利用酒场来公关、献媚、拉拢、讨价、还债,忒傻了。

在某些部门,还有农村,喝酒绝对是领导们的一项重要日程,绝对需要真功夫。你可以不会很多包括不会干事,但不能不会喝酒。中午喝,晚上喝,天天如此,年年如此,无数的酒囊饭袋由此而诞生。某君编了一段打油诗叫《现代官人写真》,不妨消遣一读:“当官不怕喝酒难,万盏千杯只等闲。鸳鸯火锅腾细浪,海鲜烧烤走鱼丸。桑拿按摩周身暖,麻将桌前五更寒。更喜小姐白如雪,三陪过后尽开颜。”这打油诗,虽然借用了伟人的诗句,不大成体统,但却是那些年酒桌的真实写照。

你在酒桌上,会看到形形色色的面目和他们丑态百出的表演。最大的功夫是借酒吹牛,有自吹,有互吹;有高调爽快的吹,也有假装低调的吹,一边自称“低调”一边吹,此时,国人虚伪丑陋的面目暴露无遗。最为流行而拿手的话语便是“我这人如何为人”,尤其商圈的油子们,张口就是“仗义疏财”、“通情达理”之类的,似乎别人都不懂仗义、都小里小气、爱财如命似的,天文地理海阔天空无所不晓,其实街口随便一个人都略知一二的。兜里有俩钱的手里有点权的就更不知道北,信口雌黄,中国搁不下了。席间,间或一两句开怀的俏皮话,博得众人一笑,挑头者貌似大气随声附和着;有时做神秘状,挤眉弄眼、高深莫测的样子,颇为滑稽;或是一双死鱼眼,微微侧脸紧盯着某个角落,全不理会旁人的热情招待,似乎为了显示不屑一顾,吃过见过,与众不同;你还会看到某人六神无主,不大关注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却会巧妙利用场合,截别人的话、套别人的话,以获取谈资或用作什么名堂。

酒桌上往往很“势力”,看人下菜碟,于是酒的魅力演变了,酒的功能被盗用了,常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张张面孔,神秘莫测,也最有欺骗性。我遇见过一个人,表面上心宽体壮气如洪钟,酒桌上更是一片“义气”,实际上善于暗记小账,背后捣鬼,相当小器狭隘,很多人都对他敬而远之。一些在台上正人君子拿腔拿调的,在这个时候往往换了面皮,一下子“接地气”了,成了无聊的俗人,“人活一张皮”,面具啊!三斗“始朝天”,五斗“方卓然”,此时有权的借酒逞威,无权的借酒犯混,就是个酒壮怂人胆!更有甚者,利用这种场合释放烟幕弹,转移人们视线——这是一种武器。当你看到一个人满嘴正义大放厥词的时候,你遇到的可能就是个损公肥私、狠挖公家墙角而暴富的家伙!

你会发现,如今到处是“多情的种子”。商人们、演艺圈的人们、很多领域的人们,最为热衷的就是酒场,最为畅通的就是江湖气。江湖气,它是一种看似美丽却一点也不可靠的东西,无知的年轻人最容易受到传染。有一回,朋友约我参加一个聚会,年轻人叫Party吧,那次聚会可是够叫人恶心的。许多人我不认识,你想象不出来,整场聚会,一班人全是吹吹拍拍,除了吹牛拍马之外就是说别人的坏话,挨个说;要么就是谈论女人,真是一肚子男盗女娼!我心想:这伙人会说人话不?通过他们的自我表演,我知道了他们大部分是做生意的,里头竟然还有一个是教师!那嬉皮笑脸的样子,哪有为人师表的风范?我顿时后悔不迭,同这等人混在了一起。这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到了后来,又有多少回闯荡江湖、混迹其中的经历,嗅到更多腐味,久而久之成老朽,从眼睛到耳鼻喉都不大灵便了。

不管精神空虚还是生活富足,就喝他个一醉方休,“愿君且饮酒,勿思身后名”,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气坏了革命老前辈。风气如此,这个浮躁时期所爆发出来的劣性,不是一个笑柄吗?我曾设想撰写一个系列小品文,题目是《甘醴的灵魂》。

许多场合下,喝酒就是喝酒,跟什么传统、文化不沾边的。“文化”,首先不是用来遮丑的。喝酒,本不是坏事,至少比它的“把兄弟”抽烟强得多。真正的知己朋友相聚,畅所欲言,以酒助兴,应为快事,酒喝着也带劲,“酒逢知己千杯少”啊!正常的往来招待与亲朋聚会,适当饮酒,适当的活跃气氛,也有其必要。即使无人陪伴,家中自斟自饮,轻酌慢饮,量大量小都没关系,也是很惬意的事情。这根社会上那种江湖气的酒场完全不是一回事。

“管好自己”,此话在很多场合我是不赞成的,因为它的潜台词是“我们管不了许多,只有管好自己”,包含着对“多管闲事”者的揶揄,是对现实的某种回避与无为;但此时,不得不借用这句话:管住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心态,尤其在社会交往上,培养良好的气节,多交进取有为的人、心地善良的人、光明磊落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正如一幅对联所写:

事业同志常过从,

酒肉朋友不可交。[1]

作者简介

李锡文,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