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南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都江堰南桥 |
都江堰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原名为“普济桥”,曾多次损毁,南桥的最后一次改修,各种彩绘、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溶为一体,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览胜台”。
基本内容
中文名:都江堰南桥
原名:普济桥
美名: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
地址:四川省都江堰市
桥梁分类:廊式古桥
简介
清光绪四年(1878),县令陆葆德用丁宝桢大修都江堰的结余银两设计施工,建成木桥,名“普济桥”。1925年重建,桥面加宽。1933年,毗河战争爆发,木桥中孔被拆毁,战后修复时,增建了寨门。桥长约133米,4排5孔,白天开放,晚上关闭。1958年,桥毁于洪水,重建时改木桥桩为混凝土桥墩,增建了牌坊形桥门,仍为5孔,长45米,宽10米,正式定名为"南桥"。1979年改建,加高了桥身和通道,仍5孔。桥身为木梁钢筋水泥柱,混凝土桥面,桥头增建了桥亭、石阶、花圃,桥身雕梁画栋,桥廊增饰诗画匾联。不仅保持了古桥风貌,而且建筑艺术十分考究,是都江堰市一处旅游胜景。1982年,国务院将南桥划入都江堰文物保护区范围。
修缮历史
南桥原名为“普济桥”,曾多次损毁,1958年经洪水冲毁后,1959年重建,更名为“南桥”,现存南桥是1979年由灌县政府城建委主持修建,桥头阔面三间,牌楼式三重檐桥门厅型,屋面为筒瓦屋面,泥塑各类脊、瓜角、走兽、人物等,桥头有木雕、吊爪、龙头、过江花板、木雕挂落等。
2006年冬,南桥进行了古建筑维修改造。桥跨部分设为木地板、桥头用青石板浅浮雕铺成。桥身增设了木雕及金柱上对联。天棚改造为彩画天花及卷棚仿古天棚。所有的木雕进行描金填彩,更新了额坊彩绘,壁画,诗词,对联更换一新,使南桥更光彩夺目。
都江堰南桥位于城南宝瓶口下跌内江咽喉,属于廊式古桥。宋以前无考,始建无考。原名“凌云桥”,后改名“凌虚桥”。清代易名“普济桥”经历了由绳桥、土桥到水泥与木结构结合的演变。南桥共5孔,长54米,宽12米,为桥楼似的民族建筑形式。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溶为一体,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览胜台”。 现存南桥是2009年改建完毕的,已断断续续改建过多次。桥头楼阁,飞檐刺空。现在看到的南桥是最近的一次改修,各种彩绘,雕梁画栋十分耀眼。屋顶还有《海瑞罢官》、《水漫金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民间的彩塑,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踩过南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经过近百名川西坝子的能工巧匠5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都江堰景区的主要景观之一、被誉为“天府源头第一桥”的都江堰市南桥全面完成了灾后重建工程。昨日上午,都江堰市在离堆公园大门旁的南桥广场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重建竣工及踩桥祈福仪式,庆祝灾后重建的这一重大喜事。
“这是我第四次见证南桥的重大改造和重建了,真是一次比一次好。”都江堰的老市民、81岁的张伯夫老人为了庆祝南桥重建竣工,特意穿上一身庄重的中山服前来观礼。在完成重建的南桥上走上几个来回,张伯夫的眼角不禁有些湿润。据张伯夫介绍,1933年军阀混战曾将南桥烧毁; 1958年特大水灾南桥再次摧毁;1979年,南桥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造,使其成为都江堰一道著名景点;南桥在地震中严重受损,而这次重建,则让南桥成为了历史上最漂亮、也是最安全的南桥。
据南桥重建工程的监理工程师、都江堰古建筑专家仰大兴介绍,南桥的重建共耗资490万元,全面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重建,被拆除的大部分木结构都被安装回原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建成本。此外,原来的88根混凝土柱子全部更换成厚度达1.2厘米的钢管,用掉90多吨钢材,达到8度抗震,并在4个桥墩的上、下游方向新修建了8个喷水大龙头,加装了50盏彩色射灯及超过2000米的LED彩灯等。此外,都江堰市还投资550万元对南桥旁边的南街进行了改造。
震后重建
南桥竣工,成为都江堰震后重建完成的第一个旅游景点。那么,长达半年的“隐身”,南桥经历了什么?
地震后,都江堰市城区的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均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都江堰市建设局于地震后第三天,就组织成都市桥梁专家对15座城市市政桥梁进行应急评估,发现南桥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第一时间对桥身进行排危,搭设硬防护通道和封闭打围。
2008年6月初,都江堰市建设局对南桥的安全鉴定结果为桥廊上部评为IV类建筑,处于危险状态,建议实施拆除及重建。经过省内桥梁、古建筑专家及相关部门三次研讨,都江堰市政府最终慎重决定对南桥实施保护性拆除及重建。
实施该项工程建设的一位现场负责人史建辉说:“工程预算投资490万元,2008年10月进场施工,在150天内完成重建任务。”史建辉介绍:在重建过程中,汇集川西能工巧匠,平时都有100多人在桥上工作,最多是几百人,主要是木工、石工、雕刻工、泥塑工。招进来的技术工人需要审查,看是否真材实料。其间,施工方还起用了原都江堰地毯厂的彩绘工,这些彩绘工,起码有二十年以上的经验、都是工艺美术师,擅长民俗彩绘。重建工程按原貌、原风格特征、原工艺技术并采用钢木结构建造桥头,加固维修桥身,更换梁柱,并尽量利用原有构件,既保原味,又节约造价。“施工中,注重每一个细节,每一块构件,全过程人工操作,重建后的南桥保持了浓烈的古建筑韵味,其抗震设计烈度达到8度设防,增强了桥梁的整体性、安全性。”史建辉说。历史记载中,属于都江堰的歇后语不多,但有一句却是:“灌县出南门没路”,七个字道出了过去都江堰人的交通是多么的不便。南桥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修建的。南桥位于都江堰市区南门外,横跨内江,建桥以前,行人受其阻隔,往来十分不便。清光绪四年(1878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大修都江堰,修缮完毕,丁宝桢打开钱库和粮仓看了看,钱粮均有积余,大约还有一万多两银子。这笔钱该怎样处置?丁宝桢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或许想过用来稿赏这次修缮有功的官兵,他或许也想过用来维修略显破败的官邸,但是他最后却选择了建桥,用一万两银子沟通了内江两岸的文明。
一年后,一座木结构,瓦盖房廊,飞檐翘角的“通济桥”在内江上建成了。通济桥“雁齿凌空,直指南道”,于是人们便称她为“南桥”。从此,南来北往的行人脚下有了一条平稳的道路,他们在过桥时总要在此深深的望一眼奔涌的江水,然后再轻轻地呼唤一个人的名字。1958年,眠江发生暴洪,漂木堵塞桥洞,撞毁桥身;随后由森工局由民江水运处重建,改木桥桩为混凝土桥墩,正式更名为“南桥“。文革期间破四旧,桥身受到损坏,1979年重建,建成之后成了今天这种钢筋混凝土骨架与木结构相结合的古廊桥式风景桥。今之南桥,5孔、长54米、宽12米、3层重叠翘飞檐,上盖琉璃瓦。桥头重檐彩塑珍禽奇兽和各种民间传说戏剧人物,情态各具,栩栩如生。两端桥亭的圆柱上有书法植联,左右两廊内壁上还有精工绘制的山水风景和神话传说壁画,以及书法楹联作品34幅。赤柱朱槛,画栋雕梁,整座桥就是诗书画合璧的艺术长廊,南桥的适用性与艺术性达到完美的统一。今天,都江堰的交通四通八达,南桥作为要道的作用已经淡化。每当夏日仍有很多人在南桥上小憩、纳凉,他们更多的是为了怀念一个父母官,将自己挺立的脊梁为我们弯成了一座桥。
震后天府第一桥——南桥维修后对外开放,南桥依然以她的美丽吸引着八方客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