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郫筒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郫筒镇一般指郫筒街道,郫筒街道是郫都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接成都高新西区,南接德源镇,北邻红光、新民场镇,西与安德、友爱镇接壤,幅员面积35.09平方公里,城市规划面积27.2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88平方公里。郫筒街道办事处驻郫都区望丛中路398号,辖9个行政村,15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0余万人,外籍人口200余人。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区域,地势平坦,民丰物饶,风光绮丽,有沱江河、望丛祠之美景,有蓉2号线有轨电车、地铁6号线之便捷,杜鹃化宇落地于此,望丛赛歌蜚声中外。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一部分,郫筒街道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现代服务业发达,国际化社区建设卓有成效,正在全力打造服务业发展的主阵地、社区治理的示范地、中心城区建设的领头雁,加快建设产业聚集、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风尚文明的高品质宜居宜业“望丛天府名城 现代服务新区”。[1]

中文名称: 郫筒街道

外文名称: Pitong sub-district

行政区类别: 街道

下辖地区: 伏龙社区、石牛社区、菠萝社区、凉水井社区等

电话区号: 028

邮政区码: 611730

地理位置: 成都市西北郊

面 积: 35.09平方公里

人 口: 22万人(户籍人口10万人,外来居住人口12万人)

方 言: 西南官话-灌赤片-岷江小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望丛祠(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机 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火车站: 郫县东站,郫县站、郫县西站

车牌代码: 川A

行政代码: 510124

史话典故

郫筒历史文化悠久,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3000多年前,望帝教民务农,丛帝治水兴蜀,定都郫邑(今郫筒街道),缔造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设蜀郡,郫邑始称郫县。源于望帝杜宇化鹃的美丽传说,郫筒街道又称“鹃城”,受到历代文人墨客青睐。李商隐之“望帝春心托杜鹃”,李白之“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俱与此相关。杜甫诗云“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诗人念念不忘的郫筒酒乃是郫筒特产。《华阳风俗录》说:“郫县(今郫都区)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於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於竹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这也是郫筒之名的由来。

行政区划

奎星楼社区,成灌西路社区,成灌东路社区,菠萝社区,石牛社区,一里桥社区,岷阳社区,凉水井社区,伏龙社区,宋公桥社区,双柏社区,望丛社区,书院社区,晨光社区,蜀都新邨社区,文星村,景岗村,中心村,鹃城村,洪石村,太平村,梨园村,濂溪村,长乐村。

街道优势

郫筒街道地处川西平原的腹心区域,东距成都市中心14公里并与高新西区接壤,西距都江堰市30公里。域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沱江河穿城而过,沟渠纵横灌溉,农业和种养殖业发达。域内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国道317线和成灌高速贯穿全境,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南北大道、郫温路、郫彭路、郫花路、中信大道等十余条道路与市、区、县路路相通,构成现代交通网络。郫筒街道地处川西平原的腹心区域,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和郫都区定位成都西部健康休闲中心,三条大道——317国道、成灌快铁、成灌高速,便捷的轨道交通(地铁6号线、有轨电车)使郫筒街道和成都的联系愈发紧密,城市功能更加显现,发展潜力不可同日而语。

人文特色

曾为古蜀国都城的郫筒街道,镇域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的祀祠望丛祠,有市级保护单位杜鹃遗址、何公墓、郫筒井等名胜古迹。汉代政治家何武、北宋著名诗人张俞、现代著名书法家余中英、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英、美术家邓欤、郭汝愚等均为郫筒街道人。

特色美食

城内遍布各色小吃,沱江肥肠粉、胖哥面、芙蓉蹄花、酥肉豆粉、红糖锅盔、卤肉肘子、黄老二牛脑壳、眼镜麻辣烫、红烧兔、叶儿粑、艾蒿馍馍、碗碗饭,还有各色串串、冒菜、干锅、烧烤、汤锅、火锅、冷淡杯……数不胜数;泰和园、铜壶苑、锦宴等乡村酒店和新一代农家乐,环境优美,菜品丰富,味道“巴适”;蒋排骨、杨鸡肉、蔡二哥大排档等特色餐馆,声名远播,食客如云。除了极具特色的本土美食,还汇聚了中餐、西餐、泰餐、日韩料理,川味、湘味、广味……,甚至能品尝到日本友人现场制作的咖喱饭和尼日利亚、孟买等各国留学生带来的异国美味。

特色产业

在城市片区,大力发展生产生活服务业。依托地铁6号线重点发展“地铁经济”,整合沿线站点的土地、商业、通讯、房地产等资源形成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形成商业辐射区, 由点及面,带动沿线商业发展,已形成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中心、蜀都万达、百伦广场、恒创广场、海骏达城等多个区域的城市综合体和购物中心。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进商业、金融、总部、研发、酒店等“一芯一屏”相关企业和互联网相关产业入驻;与成都工业学院共同打造出成工新邨社区双创空间;依托望丛文化产业园,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延伸望丛祠旅游文化内涵;融合中外文化交流,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培育社区文化品牌,推出鹃宝、双小柏、十八匠等文创产品。

在乡村片区,充分发挥生态和区位优势,对太清路沿线乡村酒店和农家乐进行提档升级,打造集娱乐观光、餐饮接待等服务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旅游产业示范带,实现一三产业互动互融。在现代都市农业上,大力发展特色花卉产业和近郊“家庭农场”,鼓励和发展经纪人队伍和专业合作社,引导鼓励农户开展同城市社区结对认、养、种活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国道317线郫彭路以东,集中发展汽车销售、服务、维修、保养等生产型服务项目,打造形成汽车销售服务特色产业区域。

文化氛围

街道内有:

小学:郫筒一小、郫筒二小华西校区、郫筒二小金花桥校区、嘉祥外国语学校

初中:郫都区实验学校、郫都区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

中学:郫都一中、郫都二中

高等学校: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水产学校

公园:创智公园、知识公园、石牛公园

宜居环境

国际化社区:围绕书院社区、双柏社区、蜀都新邨社区为核心,打造出开放共融、活力创新、美丽和谐的产业服务型国际化社区。通过城市微更新和国际化氛围营造,创智北环路Block街区新消费场景、创智公园国际化景观等成为新地标,休闲、开放、亲和的步行街区、海骏达商业综合体、国际友邻中心,涵盖网红店、无人店、快闪店、智慧店等系列特色商业体验,加上人脸识别技术、24小时无人值守店面、导赏团等时尚、科技元素,是具有郫都特色的国际化消费新场景,集聚大量人气。围绕环成都工业学院知识经济圈建成3000平米“成工新邨众创空间”,搭建校企社合作平台。中外交流频繁,社会力量参与广泛,形成了詹叔、立夏姐姐、青木先生等国际化社区IP,每周开办“詹叔英语沙龙”“双柏对外汉语培训”“日语课堂”,拥有“双语志愿者库”成员50余人,建立了来自高新区企业的30余名外籍员工在内的国际志愿者智囊团。

望丛祠:望丛祠,是纪念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帝王望帝杜宇、丛帝鳖灵的祀祠,早为丛帝新庙,南北朝齐明帝建武(494-498)时,益州刺史刘季连将原在灌县(今都江堰市)的望帝祠迁至郫县合为望丛祠。北宋时期曾大加扩建,明末毁于战火,现存古建筑为清乾隆十二(1747)年重修的二进四合院型,附近有望帝、丛帝二陵墓,冢高约8米。199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望丛祠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扩建维修,占地面积已达100余亩,内有花木盆景、水榭亭台,古柏森森,郁郁葱葱,环境幽静雅致,舒爽宜人。望丛祠内有郫都区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约3000件,以战国铜兵器和汉代画像砖、石棺、说唱陶俑最具特色,曾在国内外展览中引起轰动,书画碑帖藏品也比较丰富。现基本陈列有《石刻馆》。《石刻馆》设在祠内晚清建筑听鹊楼下,面积约120平方米,展出汉代至清的各类碑刻、石雕人像及动物、石棺、墓门等石刻文物30余件。

沱江河绿道:沱江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全长6.5公里,荣获“201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按照“防洪、治污、造景、休闲”四位一体的理念,通过拓宽河面、重建水毁桥梁、截污治污、改造城中村和棚户区、建设绿化景观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改造工程,在生态系统修复、河道防洪治污、生物多样性恢复、水质净化、群众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沿河15万居民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公共设施配套完善的优美环境。

望丛赛歌会:望丛赛歌会是郫筒的特色民俗,郫都人民的文化盛事。望帝兴农业,丛帝治水患,历代蜀人在每年端午节举行盛大的赛歌会,俗称“吼山歌”,参与者数以万计。90年代以后,望丛赛歌会功能得到拓展,升级为民间文化艺术节,将内涵延伸到整个古蜀文化领域,并同时举办物资交流会、美食节等,邀请来自国内外歌手、舞者参与,廖昌永等知名歌唱家都曾在这里一展歌喉,是郫都人民和游客的文化盛宴。

视频

郫筒街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