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郑国渠」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郑国渠,中国战国时,韩国著名水利学家“郑国”(郑氏,名国),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为秦所筑河渠,长三百里,位于…”)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行 1: 行 1:
郑国渠 ,中国战国时,韩国著名水利学家“郑国”( 氏,名 ),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为秦所筑河 ,长三百里,位于今日 中国 陕西省泾阳县上然村泾出口一带。为纪念工程师郑 ,称“郑国渠”。
+
[[File: 郑国渠.jpg|350px|缩略图|右|<big> 郑国渠</big>[http://img0.dili360.com/ga/M01/00/47/wKgBy1Q2YK2AEvmeAAP5l91tD2E327.jpg@!rw9 原图链接][http://www.dili360.com/ch/article/p5350c3da5a5e063.htm 来自 中国国 家地理 的图片]]]
  
 +
'''郑国渠''',中国战国时,韩国著名水利学家“郑国”(郑氏,名国),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为秦所筑河渠,长三百里,位于今日中国[[陕西省]]泾阳县上然村泾出口一带。为纪念工程师[[郑国]],称“郑国渠”<ref>[http://www.sohu.com/a/246030888_223891 郑国是韩国的水利专家——别懵圈~几分钟给你说明白!],搜狐,2018-08-08 17:26</ref>。
  
 
==兴修目的==
 
==兴修目的==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
+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 秦王]] 采纳[[ 韩国]] 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 关中平原]] 。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
  
 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
+
 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ref>[http://fashion.163.com/16/1110/17/C5HDJH5P00264OPK.html 郑国渠:沿用2000多年的灌溉古渠],网易,2016-11-10 17:29:21</ref>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行 18: 行 19: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
 
 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当秦国国力蒸蒸日上,虎视眈眈,欲有事于东方时,首当其冲的韩国,却孱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并吞。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
 公元前246年,[[ 韩桓王]]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 洛水]] [[ 渭水]] 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
+
 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远见卓识的[[ 政治家]] ,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ref>[https://www.y5000.com/zgls/44882.html 郑国渠的历史故事],中国历史网,时间:2019-07-17 14:51:08编辑:梓岚</ref>
  
 
 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都说,它的渠首工程,东起中山,西到瓠[hù胡]口。中山、瓠口后来分别称为仲山、谷口,都在泾县西北,隔着泾水,东西向望。它是一座有坝引水工程,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对郑国渠渠首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经勘测和钻探,发现了当年拦截泾水的大坝残余。它东起距泾水东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泾水西岸100多米王里湾村南边的山头,全长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冲毁,已经无迹可寻,而其他残存部分,历历可见。经测定,这些残部,底宽尚有100多米,顶宽1-20米不等,残高六米。可以想见,当年这一工程是非常宏伟的。
 
 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都说,它的渠首工程,东起中山,西到瓠[hù胡]口。中山、瓠口后来分别称为仲山、谷口,都在泾县西北,隔着泾水,东西向望。它是一座有坝引水工程,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对郑国渠渠首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经勘测和钻探,发现了当年拦截泾水的大坝残余。它东起距泾水东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泾水西岸100多米王里湾村南边的山头,全长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冲毁,已经无迹可寻,而其他残存部分,历历可见。经测定,这些残部,底宽尚有100多米,顶宽1-20米不等,残高六米。可以想见,当年这一工程是非常宏伟的。
行 38: 行 39:
 
 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
 
 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
  
 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
 先后历经汉代的[[ 白公渠]] 、唐代的[[ 三白渠]] [[ 宋代]] [[ 丰利渠]] 、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又穿凿六辅渠,太始二年因应赵国中大夫白公之请,于郑国渠之南,穿渠引泾水,名白渠,统称郑白渠。
+
[[ 汉武帝]] 元鼎六年(前111年),又穿凿六辅渠,太始二年因应赵国中大夫[[ 白公]] 之请,于郑国渠之南,穿渠引泾水,名白渠,统称郑白渠。
  
 
 汉代有民谣:“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
 
 汉代有民谣:“田於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引泾灌溉,急若燃眉。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
+
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饿殍遍野。引泾灌溉,急若燃眉。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 李仪祉]] 先生临危受命,毅然决然地挑起在郑国渠遗址上修[[ 泾惠渠]] 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亲自主持下,此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民工辛劳苦干,历时近两年,终于修成了如今的泾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ref>[https://www.sohu.com/a/357608678_99939235 郑国渠和泾惠渠] ,搜狐</ref>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对新老渠系进行了3次规模较大的改善调整与挖潜扩灌。
  
1949年-1966 年为第一阶段,1966年-1983 年为第二阶段,80年代后至1995年为第三阶段。
+
1949年 ——1966 年为第一阶段,1966年 ——1983 年为第二阶段,80年代后至1995年为第三阶段。
  
 
 为继续解决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问题,1989年泾惠渠被列入关中三大灌区改造之一,开展了以更新改造、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灌区建设,共安排8项工程和方田38.7万亩。主要项目有:渠首加坝加闸和除险加固、总干渠险工段整治与石渠坡脚砌护,南干渠改善,干、支、斗渠衬砌与翻修,重点建筑物加固改造,排水干沟整修以及通讯线路更新改造等,完成工程投资1571万元,建成渠、井、电、路、树相配套的方田面积41.8万亩,至1993年完成项目任务,1995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1995年,渠首引水能力为50立方米每秒。
 
 为继续解决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问题,1989年泾惠渠被列入关中三大灌区改造之一,开展了以更新改造、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灌区建设,共安排8项工程和方田38.7万亩。主要项目有:渠首加坝加闸和除险加固、总干渠险工段整治与石渠坡脚砌护,南干渠改善,干、支、斗渠衬砌与翻修,重点建筑物加固改造,排水干沟整修以及通讯线路更新改造等,完成工程投资1571万元,建成渠、井、电、路、树相配套的方田面积41.8万亩,至1993年完成项目任务,1995年8月通过竣工验收。1995年,渠首引水能力为50立方米每秒。
行 56: 行 57: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关于郑国渠的渠道,《史记》、《汉书》都记得十分简略,《水经注·沮水注》比较详细一些。根据古书记载和今人实地考查,大体说,它位于北山南麓,在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白水等县二级阶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东,比降为0.64/00,沿线与冶峪、清峪、浊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将干渠布置在平原北缘较高的位置上,便于穿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农田。可见当时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测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不过泾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的说法,当代实测,为171公斤/立方米,郑国渠以多沙的泾水为水源,这样的比降又嫌偏小。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积,渠道易被堵塞。
+
 关于郑国渠的渠道,《[[ 史记]] 》、《[[ 汉书]] 》都记得十分简略,《水经注·沮水注》比较详细一些。根据古书记载和今人实地考查,大体说,它位于北山南麓,在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白水等县二级阶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东,比降为0.64/00,沿线与冶峪、清峪、浊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将干渠布置在平原北缘较高的位置上,便于穿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农田。可见当时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测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不过泾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的说法,当代实测,为171公斤/立方米,郑国渠以多沙的泾水为水源,这样的比降又嫌偏小。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积,渠道易被堵塞。
  
 
 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史记》、《汉书》都说:“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xì戏]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一钟为六石四斗,比当时黄河中游一般亩产一石半,要高许多倍。
 
 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史记》、《汉书》都说:“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xì戏]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一钟为六石四斗,比当时黄河中游一般亩产一石半,要高许多倍。
行 62: 行 63:
 
 战国末年,秦国的40000余顷,约合今天的28000余顷。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数字不实。他们从今天泾水年均流量约50多立方米/秒,而每个流量只能溉田200顷出发,说郑国渠最多只能溉田万顷上下,所谓40O00顷,当是郑国虚报。郑国因为欺骗,已经得罪秦国一次,看来他不会再有胆量进行第二次欺骗。郑渠溉田面积较大,疑与以下两种情况有关。一是历史上的雨量多有起伏,不能以今律古。
 
 战国末年,秦国的40000余顷,约合今天的28000余顷。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数字不实。他们从今天泾水年均流量约50多立方米/秒,而每个流量只能溉田200顷出发,说郑国渠最多只能溉田万顷上下,所谓40O00顷,当是郑国虚报。郑国因为欺骗,已经得罪秦国一次,看来他不会再有胆量进行第二次欺骗。郑渠溉田面积较大,疑与以下两种情况有关。一是历史上的雨量多有起伏,不能以今律古。
  
 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载,东周秦汉为我国气候的偏暖期,南方温湿气流北移,北方雨量增多。《史记·货殖列传》有“渭川千亩竹”的记载,竹性喜温湿,也证明了秦汉时关中平原雨量比今为多。二是古今作物不同。古代关中主要作物为耗水量少、耐干旱的粟和黍,而唐以后以耗水量较多的小麦棉花等为主。秦汉时,以较多的水量来灌省水的作物,溉田面积当然会大大超过今天。
+
 据著名气象学家[[ 竺可桢]]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载,东周秦汉为我国气候的偏暖期,南方温湿气流北移,北方雨量增多。《史记·货殖列传》有“渭川千亩竹”的记载,竹性喜温湿,也证明了秦汉时关中平原雨量比今为多。二是古今作物不同。古代关中主要作物为耗水量少、耐干旱的粟和黍,而唐以后以耗水量较多的[[ 小麦]][[ 棉花]] 等为主。秦汉时,以较多的水量来灌省水的作物,溉田面积当然会大大超过今天。
  
 
==景区价值==
 
==景区价值==
  
富平郑国渠遗址:流经富平的郑国渠,全长约150公里,可灌溉18万余公顷。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宽15~20米,高3~5米,长达6公里的引水渠堤。现存郑国渠口、郑国渠古道和郑国渠拦河坝,附近有秦以后历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遗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遗存。郑国渠修成后,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准备。
+
[[ 富平郑国渠遗址]] :流经富平的郑国渠,全长约150公里,可灌溉18万余公顷。其引水口至干渠段,修有宽15~20米,高3~5米,长达6公里的引水渠堤。现存郑国渠口、郑国渠古道和郑国渠拦河坝,附近有秦以后历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干道遗址,并有大量的[[ 碑石]] 遗存。郑国渠修成后,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使秦国从经济上完成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准备。
  
 郑国渠遗址,目前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郑国渠引泾进水口。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井渠”。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
+
 郑国渠遗址,目前发现有三个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郑国渠引泾进水口。每个暗洞宽3米,深2米,南边洞口外还有白灰砌石的明显痕迹。地面上开始出现由西北向东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个大土坑,土坑之间原有地下干渠相通,故称“[[ 井渠]] ”。郑国渠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实效之显著,在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ref>[http://www.sohu.com/a/112516515_362004 千年水利,郑国渠有戏? 陕西申遗观察之二] ,搜狐,2016-08-29 07:38</ref>
 +
 
 +
==视频==
 +
 
 +
===<center>郑国渠相关视频</center>===
 +
 
 +
<center>郑国渠纪录片</center>
 +
 
 +
<center>{{#iDisplay:j0346z104oq|650|480|qq}}</center>
 +
 
 +
<center>国渠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却源起于一桩著名的间谍案</center>
 +
 
 +
<center>{{#iDisplay:p0785m8tt2k|650|480|qq}}</center>
 +
<center>郑国渠——世界遗产</center>
 +
 
 +
<center>{{#iDisplay:d08318lytc8|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
[[Category:440 工程學總論]]

於 2020年1月15日 (三) 06:04 的最新修訂

鄭國渠,中國戰國時,韓國著名水利學家「鄭國」(鄭氏,名國),於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為秦所築河渠,長三百里,位於今日中國陝西省涇陽縣上然村涇出口一帶。為紀念工程師鄭國,稱「鄭國渠」[1]

興修目的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秦王採納韓國人鄭國的建議,並由鄭國主持興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300餘里。涇河從陝西北部群山中衝出,流至禮泉就進入關中平原。平原東西數百里,南北數十里。平原地形特點是西北略高,東南略低。

鄭國渠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地形,在禮泉縣東北的谷口開始修乾渠,使乾渠沿北面山腳向東伸展,很自然地把乾渠分布在灌溉區最高地帶,不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積,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統,可灌田四萬餘頃。鄭國渠開鑿以來,由於泥沙淤積,乾渠首部逐漸填高,水流不能入渠,歷代以來在谷口地方不斷改變河水入渠處,但谷口以下的乾渠渠道始終不變[2]

歷史沿革

歷史背景

最早在關中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的,是戰國末年秦國穿鑿的鄭國渠。當時所以要興建這一工程,除上面所說的自然條件因素外,另一個因素是政治軍事的需要。

戰國時,我國歷史朝着建立統一國家的方向發展,一些強大的諸侯國,都想以自己為中心,統一全國。兼併戰爭十分劇烈。關中是秦國的基地,它為了增強自己的經濟力量,以便在兼併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很需要發展關中的農田水利,以提高秦國的糧食產量。

韓國是秦國的東鄰。戰國末期,在秦、齊、楚、燕、趙、魏、韓七國中,當秦國國力蒸蒸日上,虎視眈眈,欲有事於東方時,首當其衝的韓國,卻孱弱到不堪一擊的地步,隨時都有可能被秦併吞。

公元前246年,韓桓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採取了一個非常拙劣的所謂「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員鄭國為間諜,派其入秦,遊說秦國在涇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說是可以發展秦國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實力。

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本來就想發展水利的秦國,很快地採納這一誘人的建議。並立即徵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鄭國主持,興建這一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韓國「疲秦」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鄭國。鄭國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漢書·溝洫志》秦王政是位很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認為鄭國說得很有道理,同時,秦國的水工技術還比較落後,在技術上也需要鄭國,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稱鄭國渠[3]

鄭國渠是以涇水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農田的水利工程。《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都說,它的渠首工程,東起中山,西到瓠[hù胡]口。中山、瓠口後來分別稱為仲山、谷口,都在涇縣西北,隔着涇水,東西向望。它是一座有壩引水工程,1985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秦建明等,對鄭國渠渠首工程進行實地調查,經勘測和鑽探,發現了當年攔截涇水的大壩殘餘。它東起距涇水東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涇水西岸100多米王里灣村南邊的山頭,全長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沖毀,已經無跡可尋,而其他殘存部分,歷歷可見。經測定,這些殘部,底寬尚有100多米,頂寬1-20米不等,殘高六米。可以想見,當年這一工程是非常宏偉的。

歷史意義

鄭國渠是一個規模宏大的灌溉工程。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剛即位,韓桓惠王為了誘使秦國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設上,無力進行東伐,派水工鄭國到秦國執行「疲秦」之計。鄭國給秦國設計興修引涇水入洛陽的灌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韓王的計謀暴露,秦要殺鄭國,鄭國說:當初韓王是叫我來作間諜的,但是,水渠修成,不過為韓延數歲之命,為秦卻建萬世之功(《漢書·溝恤志》)。秦王政認為鄭國的話有道理,讓他繼續主持這項工程。大約花了十年時間這項工程才告竣工。由於是鄭國設計和主持施工的,因而人們稱為鄭國渠。

鄭國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陝西涇陽西北王橋鄉船頭村西北),鄭國在谷作石堰壩,抬高水位,攔截涇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東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幹線沿北山南麓自西向東伸展,流經今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等縣,最後在蒲城縣晉城村南注入洛河。乾渠總長近300華里。沿途攔腰截斷沿山河流,將冶水、清水、濁水、石川水等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在關中平原北部,涇、洛、渭之間構成密如蛛網的灌溉系統,使高旱缺雨的關中平原得到灌溉。

鄭國渠修成後,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面貌,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增加土質肥力,改造了鹽鹼地4萬餘頃(相當於現在280萬畝)。一向落後的關中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得富庶甲天下(《史記·河渠書》)。

歷史功績

鄭國渠的作用不僅僅在於它發揮灌溉效益的100餘年,而且還在於首開了引涇灌溉之先河,對後世引涇灌溉發生着深遠的影響。

秦以後,歷代繼續在這裡完善其水利設施:

先後歷經漢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豐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廣惠渠和通濟渠、清代的龍洞渠等歷代渠道。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又穿鑿六輔渠,太始二年因應趙國中大夫白公之請,於鄭國渠之南,穿渠引涇水,名白渠,統稱鄭白渠。

漢代有民謠:「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稱頌的就是引涇工程。

1929年陝西關中發生大旱,三年六料不收,餓殍遍野。引涇灌溉,急若燃眉。中國近代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先生臨危受命,毅然決然地挑起在鄭國渠遺址上修涇惠渠的千秋重任。在他本人的親自主持下,此渠於1930年12月破土動工,數千民工辛勞苦幹,歷時近兩年,終於修成了如今的涇惠渠。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萬畝土地。至此開始繼續造福百姓[4]

新中國成立以來,按照邊運用、邊改善、邊發展的原則,對新老渠系進行了3次規模較大的改善調整與挖潛擴灌。

1949年——1966年為第一階段,1966年——1983年為第二階段,80年代後至1995年為第三階段。

為繼續解決灌區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減問題,1989年涇惠渠被列入關中三大灌區改造之一,開展了以更新改造、完善配套和方田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灌區建設,共安排8項工程和方田38.7萬畝。主要項目有:渠首加壩加閘和除險加固、總乾渠險工段整治與石渠坡腳砌護,南乾渠改善,干、支、斗渠襯砌與翻修,重點建築物加固改造,排水乾溝整修以及通訊線路更新改造等,完成工程投資1571萬元,建成渠、井、電、路、樹相配套的方田面積41.8萬畝,至1993年完成項目任務,1995年8月通過竣工驗收。1995年,渠首引水能力為50立方米每秒。

全灌區共有乾渠5條,長80.42公里,已襯砌67公里,支渠20條,長297.49公里,已襯砌78公里;斗渠527條,長1206公里,已襯砌630公里;配套機井1.4萬眼;抽水站22處,裝機1824千瓦;設施、有效灌溉面積分別為134.04萬畝(其中抽水灌溉面積37.2萬畝)和125.99萬畝。

地理環境

關於鄭國渠的渠道,《史記》、《漢書》都記得十分簡略,《水經注·沮水注》比較詳細一些。根據古書記載和今人實地考查,大體說,它位於北山南麓,在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白水等縣二級階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東,比降為0.64/00,沿線與冶峪、清峪、濁峪、沮漆(今石川河)等水相交。將乾渠布置在平原北緣較高的位置上,便於穿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農田。可見當時的設計是比較合理的,測量的水平也已很高了。不過涇水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古代有「涇水一石,其泥數斗」的說法,當代實測,為171公斤/立方米,鄭國渠以多沙的涇水為水源,這樣的比降又嫌偏小。比降小,流速慢,泥沙容易沉積,渠道易被堵塞。

渠建成後,經濟、政治效益顯著,《史記》、《漢書》都說:「渠就,用注填閼(淤)之水,溉舄[xì戲]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名曰鄭國渠。」一鍾為六石四斗,比當時黃河中游一般畝產一石半,要高許多倍。

戰國末年,秦國的40000餘頃,約合今天的28000餘頃。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數字不實。他們從今天涇水年均流量約50多立方米/秒,而每個流量只能溉田200頃出發,說鄭國渠最多只能溉田萬頃上下,所謂40O00頃,當是鄭國虛報。鄭國因為欺騙,已經得罪秦國一次,看來他不會再有膽量進行第二次欺騙。鄭渠溉田面積較大,疑與以下兩種情況有關。一是歷史上的雨量多有起伏,不能以今律古。

據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中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文載,東周秦漢為我國氣候的偏暖期,南方溫濕氣流北移,北方雨量增多。《史記·貨殖列傳》有「渭川千畝竹」的記載,竹性喜溫濕,也證明了秦漢時關中平原雨量比今為多。二是古今作物不同。古代關中主要作物為耗水量少、耐乾旱的粟和黍,而唐以後以耗水量較多的小麥棉花等為主。秦漢時,以較多的水量來灌省水的作物,溉田面積當然會大大超過今天。

景區價值

富平鄭國渠遺址:流經富平的鄭國渠,全長約150公里,可灌溉18萬餘公頃。其引水口至乾渠段,修有寬15~20米,高3~5米,長達6公里的引水渠堤。現存鄭國渠口、鄭國渠古道和鄭國渠攔河壩,附近有秦以後歷代重修、增修的渠首、幹道遺址,並有大量的碑石遺存。鄭國渠修成後,灌溉面積達280萬畝,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條灌溉渠道,使秦國從經濟上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戰爭準備。

鄭國渠遺址,目前發現有三個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鄭國渠引涇進水口。每個暗洞寬3米,深2米,南邊洞口外還有白灰砌石的明顯痕跡。地面上開始出現由西北向東南斜行一字排列的七個大土坑,土坑之間原有地下乾渠相通,故稱「井渠」。鄭國渠工程之浩大、設計之合理、技術之先進、實效之顯著,在我國古代水利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世界水利史上所少有的[5]

視頻

鄭國渠相關視頻

鄭國渠紀錄片
國渠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卻源起於一樁著名的間諜案
鄭國渠——世界遺產

參考文獻

  1. 鄭國是韓國的水利專家——別懵圈~幾分鐘給你說明白!,搜狐,2018-08-08 17:26
  2. 鄭國渠:沿用2000多年的灌溉古渠,網易,2016-11-10 17:29:21
  3. 鄭國渠的歷史故事,中國歷史網,時間:2019-07-17 14:51:08編輯:梓嵐
  4. 鄭國渠和涇惠渠 ,搜狐
  5. 千年水利,鄭國渠有戲? 陝西申遺觀察之二 ,搜狐,2016-08-29 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