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黄河故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古代黄河,经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曲周县、峰峰矿区等地在在今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流入渤海(3000年前在河北宁河入海,西汉在黄骅入海,北宋在天津南入海。)。南宋高宗建炎二年,黄河大改道夺淮入海,在邯郸境内流淌了数千年的黄河,自此脱离今邯郸境内。黄河故道现在大名县、曲周县、峰峰矿区都有遗存。[1] 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1947年国共黄河归故的谈判在邯郸市举行,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是今邯郸市馆陶人。这两件事都说明了邯郸与黄河有割不断的天然联系。
黄河故道遗存
邯郸黄河故道在今大名县、曲周县、峰峰矿区都有遗存。
历史事件
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1947年国共黄河归故的谈判在邯郸市举行,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是今邯郸市馆陶人。这两件事都说明了黄河与邯郸有割不断的天然联系。
黄河流经邯郸的历史
从黄河进入历史时期起.也就是说从今天能够推测出的时间或有史料记载以来,黄河从公元前二千年前流经太行山东麓,以后逐渐向东、向南摆动,到13世纪流经黄淮海平原的西缘,至此时,三千多年的时间里,黄河在黄淮海平原上扫了一遍,海河以南的黄淮海平原,到处都受到过黄河水沙的灌注与淤淀,对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自然包括流经邯郸市东部平原的曲周县。与曲周有关的黄河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传说时期
史前的黄河今无考,仅知包括太行山在内的邯郸地带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地球物理变化(见沈括《梦溪笔谈》)。谈黄河只能从传说时期说起。
《邱县志》(张敏主编,方志出版社出版,2001年)戴杨风奎先生文章说,《通鉴纲目》记有"帝尧六十一载(公元前2297年),洪水",《中国历史科教书》把邱县境列为尧时洪水泛滥地,认为尧时黄泛至境。
又说,帝尧七十二载(公元前2286年),大禹开始治水导河,至帝尧八十五载(公元前2273年),治水成功。其间,至于衡漳(今成安县漳河店至今邱县南境一线衡漳故道),疏导了徒骇、太史、马颊(今大名东境有马颊河)等黄河下游九条支流,使黄河之水最后入于海。
<<禹贡>>所谓"北播为九河",就是这个意思。据《三皇五帝时代》(王大有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出版)称:"大禹治水,从冀州帝尧首都平阳周围开始。 … … 使黄河河道南河自潼关向东畅道,经过孟津、洛水入河处,至大伓,向东经过辉县共水、淇水、浊漳水(降水)的入黄河处(今河北肥乡与曲周间),流入大陆泽(在今河北隆尧、巨鹿、任县三县之间),向北分为九条支流,共同承受黄河的大水,把它顺利地导入海(河北武强为入海口)。"还说:"却说自距今4200年时(公元前2208年)...... 黄河入海口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今滏阳河就是当时的黄河。"
《山经》大河
时间为春秋中叶公元前623年左右)以前。山经大河是指《山海经·山经》(疑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山岳地理专著)里记载的大河。这时的黄河还没有定名,仅称"大河"或"河"。
其基本流向是大致从今河南广武山北麓起,经过新乡、浚县,沿着南北走向的太行山东麓,向北微偏东的方向流经河北平原,从南至北流经的县份依次是今邯郸市的魏县、成安、广平、曲周、鸡泽、邱县等县,今邢台市的广宗、南宫、新河,今衡水市的衡水、深县,今沧州市的河间,今保定市的雄县,今廊坊市的霸州市,至永定河冲积扇南缘,东折今天津南而入渤海;从深县以下分岔流向东北,经今沧州市青县入海的这一段大河,因载于《尚书·禹贡》(旧传为夏禹所作,疑是战国后期即公元前3世纪作品)书中,所以这一段河道称禹贡大河。
春秋中叶
(公元前623年左右)至战国中叶(公元前348年左右)时期。春秋中叶的黄河下游河道还处在一种自然散漫的状态,河道两旁没有修筑堤防,河床被泥沙淤高了,到了一定时期遇到讯期,免不了漫溢泛滥,有时还可能同时分成多股分流入海。
史书上说过,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于今宿胥(淇河、卫河合流处)决口,酿成改道,经濮阳、清丰、南乐、大名、馆陶,东北流向天津入海。据《邱县志》载杨凤奎先生文章说:"至东周贞定王六年(公元前463年),黄河东徙"。沿岸居民为了防御洪水,在自己的聚落或耕地的外围开始修筑堤防以自卫。
战国开始以后,黄河两岸的赵国、魏国,东岸的齐国,各自为了防护自己的疆土都修筑了防河大堤,各距河床二十五里,两堤相距五十里。左堤起自今武陟,右堤起自今原阳,均入今大名境,逶迤北去,绵亘数百里,至战国中叶修成。这样,洪水来时大流可以在堤内游荡,泥沙落淤在堤内。从此黄河有了固定的单一河道,诸岔流也渐为消失,结束了多股分流、决改频繁的局面。
故而从公元前4世纪至前2世纪中叶的二百多年内,黄河没有发生大的灾情。使人们得以在这片土地上进行较大规模的劳作生息,逐渐形成聚邑,发展成为城邑。这期间,有"以水为兵"、"以邻为壑"的事件发生,不过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史书记载,周显王三十七年、赵肃侯十九年(公元前332年),齐、魏攻赵,赵决放黄河水灌之,齐、魏乃退。
孟轲(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在《孟子·告子下》中批评自夸善于治水的白圭(魏国人)说:"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指出了战国中叶列国当权者人为地互相制造水害的X弊。
西汉大河
亦即后来的王莽河。因为这条河在《汉书·地理志》中有载,故称西汉大河。它实际上是战国中叶以来由于河道两侧修筑堤防以后而形成的大河。其流经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古宿胥口以上与"山经大河"和"禹贡大河"相同,自古宿胥口以下,东北流经今濮阳西南,折北经今大名东、馆陶东北,又东经今山东高唐,北经东光西,又东北流经今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东入海。
这期间的大河,也是流徙不定,有时走"山经大河"或"禹贡大河",有时也出现二股并存的局面。
公元前2世纪中叶以后(约西汉景帝以后),河堤内逐渐淤出大片肥沃的滩地,吸引了许多农民垦种,日久形成聚落,还在滩地前修土堤,以防洪水。经魏县、大名,至馆陶的一段黄河大堤内,这种土堤有数重,抬高了水位,又形成了险工段,黄河主流不断冲刷下游堤防,开始出现大幅度改徙的局面。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和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两次冲毁东岸大堤,决口东南流入淮,由淮河道入海。不过,这两次改道并未对河北造成水害,故今河北南部一带历史上无灾害记录。至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朝廷组织人力堵塞瓠子黄河决口(在濮阳北)以后,黄河才复归故道。
不久,河水又在魏郡(治今大名东北)馆陶境内北决,冲出一条名叫屯氏河的岔流,"深与大河等",流经魏郡、清河、信都、渤海等郡入海,成为黄河的天然排洪道,故而有意不加堵塞,河水和屯氏河两股分流,水流畅通,这种局面维持了六七十年,便出现了下游的鸣犊河和大河分流的局面。
此后六七年便发生淤塞,也使以后三四十年内不断在魏郡、东郡、平原、清河、信都、渤海等沿河诸郡境内决口。如公元前29年黄河决馆陶及东郡金堤,造成洪灾,次年修成河堤,堵了决口。
最后终于在王莽建国三年(公元11年)从魏郡元城(今大名东北)以南,洪水决向清河以东数郡。执政者王莽起先怕洪水淹没他在元城的祖坟,后因洪水东决口,元城的祖坟并未受到威胁,于是就不主张堵塞决,使河水在兖、豫境内造成一场特大的洪灾,也造成黄河一次大的改道。
东汉大河时期
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也就是河决魏郡元城以南六十年之后,东汉政府堵住了决口。主持治河者王景在西汉大河以南以东的地方根据地形高低,开辟了一条新的黄河水道,这条河道从今河南濮阳南开始与西汉大河别流,东流今范县南、莘县东、茌平南,东阿北,又东北流经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入海。
由于有两条河道,故从此至9世纪末的唐朝晚期,黄河出现了大约八百年相对稳定的时期。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没有水患,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三年,东郡阳平(今馆陶一带)、清河,都发生过水涝,可能有黄河水患的因素。各县地方史志,对唐时的水患也有记载。
不管怎么说,这八百年内也是1949年以前黄淮海平原上水系最稳定的时期。河北因此也形成了不少重镇,出现了经济繁荣景象。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因魏州(今大名东北)为河北重镇,故设河北道于魏州,领二十六州。唐开元年间,河北中、南部桑树遍野,户户机杼,生产力发展到一个高峰时期。
北宋二股河时期
从7世纪中叶(唐高宗以后)开始.黄河下游河患又开始增多。五代时,河南、山东,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河患频发,不过,对河北的影响不大。北宋建立后,虽然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但河患更甚于前。
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黄河于今濮阳决口,水入大名府,冲毁民舍。到了嘉佑五年又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南乐西)决出一条分流,经魏(即大名)、恩(今清河)、博、德等州境,名四界首河,下接西汉笃马河(今马颊河),又经沧州乐陵、无棣一带入海。此为宋代黄河的东流。因黄河原有北流,故东流又称二股河。
宋代自黄河第一次北流之后,又发生了第二、第三次北流,都是在濮阳以西或以东决而北流,经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北流至天津以东入海。黄河就在这块东西高、中间低的平原上来回游荡,处于紊乱的时代,大名、馆陶等地多有洪灾。
宋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澶州河溃,复行魏店(在今大名南),北流因淤断绝。宋哲宗元符二年,河决内黄,东流断绝,全河北流。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东京留守司杜充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县人为决堤,使黄河向东流经滑县以南,由泗入淮,而后入黄海。此举并未挽回北宋灭亡的命运,却使黄河从此离开了历时数千年东北流向渤海的河道,摆动于豫东北至鲁西南地区。
在邯郸境内流淌了数千年的黄河,自此脱离今邯郸境内。屈指算来,今邯郸境内无黄河的历史,至今(2007年)已有八百七十九年了。不过,邯郸境内还有黄河(或许是余脉)流过的记载,《邱县志》说,黄河从公元1048年北流徙至,至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又南徙。说明这一段历史时期,河北境内还有黄河。为便于今后进一步考订。所以将其附录于此。
八百多年前,邯郸东部平原是黄河下游地区。在黄河离开邯郸境内的日子里,黄河有那些变化、变迁,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大名县遗存
大名县城北有一溜带"堤"字的村庄,由南向北坐落着刘堤口村、康堤口村、万堤村(古称万家堤)、黄金堤村,其侧有沙堤村、闫沙岸村。这些村庄的形成与黄河堤防、故道有关。
据《史记》记载,西汉以前黄河流经大名,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兴筑堤防。但各诸侯国以邻为壑,堤防不规则不合理。秦朝统一中国后,"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对堤防进行了全面整治。
汉代进一步修成系统堤防,并不断增修石工,加高增厚,称黄河下游大堤为金堤,寄寓了人们对黄河堤防坚固不溃的美好愿望。据《大名县志》(民国本)记载:"金堤为汉时旧堤,势如冈陵、绕古黄河历开州(今濮阳)、清丰、南乐入县境,东北趋山东馆陶(今河北馆陶)计长二百余里。"大名县境内这一段残断连绵20公里的长堤,就是汉代金堤遗址。
王莽深知黄河洪水泛滥的厉害,建立新朝后加大对黄河堤防的治理,多次对金堤进行加筑,使百姓鲜受灾害。为纪念王莽筑堤之功,加上大名县(当时称元城)是王莽家乡的缘故,民间称之为王莽堤。
《汉书)记载,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河北魏郡(濮阳境)泛清河以东数郡",黄河再次改道。王莽认为河水东流,从此元城老家祖莹不再受黄河之害,所以不予堵塞(实际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根本无法堵塞决口),以致"北渎遂空"(史称濮阳以下的黄河为"大河故渎")。
从此,河南濮阳以下的黄河成了枯河,两岸人民不再有水患之忧,不再受水灾之害,人们便把河南濮阳至河北东光县这一段枯河称为王莽河。东汉史学家班固记载:"禹酾二渠以引河,一则漯川,今河所经;一则北渎,王莽时绝,故世俗名是流为王莽故河。"
据有关资料考证,西汉以前黄河流经大名县境长达613年。黄河改道后,人们开始在堤防、故道上生产生活,后来形成村落。刘堤口村、康堤口村、万堤村、黄金堤村等村庄都因坐落在汉金堤遗址上且以始居者姓氏而得名。
沙堤系黄河泥沙淤积而成的一条沙质堤埝,人居其上植树种麻插桑养蚕,变沙堤为一道绿色长堤,极具诗情画意,于是沙堤晓障成为当时一大名胜,引得文人墨客为之咏叹。明朝大学士成基命有《沙堤晓障》诗描绘这里的美好田园景色:"四野低平楚,亭亭此望赊。
蜿蜒层阜起,迤逦抱村斜。树色迎初照,风烟散暮鸦。直看屏是锦,不道堤为沙。"清朝康熙年间大名县知县顾咸泰亦作《沙堤晓障》诗:"迤逦长堤径,苍茫带郭斜。列图开宿雾,崇阜晃朝霞。沙篆双凫印,村连一县花。老农入画里,到处乐桑麻。"
闫沙岸村处在当时黄河水道旁的沙滩地带。据村中老人讲,以前有"一溜十八沙岸"之说,即有18个相连的沙岸村。除闫沙岸村外,以前还有王沙岸、董沙岸、薛沙岸等17个村,现都先后更名为王村、董村、薛村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