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遏蓝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遏蓝菜(学名:Thlaspi arvense L)是十字花科菥蓂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各地,危害较重,为麦田主要杂草之一,也危害蔬菜、果树和幼龄林木。幼苗全株光滑无毛。子叶阔卵形,一边常有缺陷,初生叶全缘。茎直立,高10-60厘米,有棱。单叶互生,基生叶有柄,倒卵状长圆形,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钝圆,基部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瓣4,白色。短角果倒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凹陷,边缘有狭翅。为田间主要杂草之一。[1]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高15~4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或稍分枝,无毛。茎生叶倒披针形,先端圆钝,基部箭形,抱茎,边缘具疏齿或近全缘,两面无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白色;花梗纤细;萼片近椭圆形,具膜质边缘;花瓣矩圆形,下部渐狭成爪。短角果近圆形扁平,周围有宽翅,顶端深凹缺,开裂;种子宽卵形,稍扁平,棕褐色,表面有果粒状环纹。花果期5~7月。[2]

幼苗特征

种子出土萌发。子叶阔椭圆形一边常有缺失,先端钝圆,叶基圆形,无明显叶脉,具长柄。下胚轴很发达,上胚轴不发育。初生叶2片,对生,单叶,近圆形,先端微凹,全缘,叶基阔楔形,有明显叶脉,有长柄。后生叶与初生叶相似,幼苗全株光滑无毛。

成株特征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木,高10-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有棱。基生叶有柄,叶片倒卵状长圆形,全缘,茎生叶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顶端钝圆,边缘有疏齿或全缘,基部两侧箭形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瓣4,白色。短角果扁平,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凹陷,边缘有狭翅;种子近倒卵形,黄褐色,粗糙,有近V型的棱,枝顶具瘤状突起。

识别要点

全株无毛,茎生叶基部箭形抱茎;花白色;短角果倒卵形、扁平,顶端凹、边缘有翅。

主要价值

宜丛植于花坛、花镜及岩石园中,林缘或疏林下,也可用作地被材料。

分布范围

兴安北部、兴安南部、燕山北部、阴山、贺兰山。我国几乎各地都有;亚洲、欧洲、北非。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栽培技术

农田杂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学防治、机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态防治等方法。(一)人工防治1.控制杂草种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尽量勿使杂草种子或繁殖器官进入作物田,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严格杂草检疫制度,精选播种材料,特别注意国内没有或尚末广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禁止输入或严加控制,防止扩散,以减少田间杂草来源。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的肥料经过用薄膜覆盖,高温堆沤2-4周,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芽力后再用。2.人工除草结合农事活动,如在杂草萌发后或生长时期直接进行人工拔除或铲除,或结合中耕施肥等农耕措施剔除杂草。(二)机械防治结合农事活动,利用农机具或大天型农业机械进行各种耕翻、耙、中耕松土等措施进行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直接杀死、刈割或铲除杂草,(三)化学防除主要特点是高效、省工,免去繁重的田间除草劳动。国内外已有300多种化学除草剂,并加工不同剂型的制剂,可用于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地的除草。(四)替代控制利用覆盖、遮光等原理,用塑料薄膜覆盖或播种其它作物(或草种)等方法进行除草。

发生与危害:一或二年生草本。苗期冬季或迟至翌年春季,花期3~4月份,果期5~6月份,为夏收作物田主要杂草之一,以华北及西北、东北为其重发区,部分地区危害较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