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实证主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逻辑实证主义
|
|
|
逻辑实证主义 又称“逻辑经验主义”。现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潮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包括以石里克、卡尔纳普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以莱欣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塔斯基为代表的里沃夫—华沙学派以及艾耶尔等具有与维也纳学派相似理论的哲学家。基本特征是把数理逻辑方法与传统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结合起来,主要目标是取消“形而上学”和建立一种科学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命题只有两类:一类是经验科学命题,它可以由经验证实;一类是形式科学(数学和逻辑)命题,它们可以通过逻辑演算检验。经验证实原则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基石,它可表述为:除逻辑命题(分析命题)外,任何命题只有表述经验、能被证实或证伪才有意义。“形而上学”问题,既不是分析命题,也不是经验命题,因而是毫无意义可言的“虚假问题”,应当从科学中清洗出去。形而上学问题的产生是“乱用语言”所致,因此消除它的方法是语言逻辑分析方法。逻辑实证主义声称要把哲学从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把提供一种语言逻辑分析的方法,阐明概念和命题、特别是科学命题的意义,作为自己哲学的任务。
内容简介
逻辑实证主义是借助现代逻辑对语言进行形式分析并试图建立起一个形式化的人工语言以及系统理论,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科学概念和科学陈述的重新构造。它是经验主义的代表。
观点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它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前期)、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1929年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学派:科学的世界观》的发表,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于休谟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有很多联系和类似之处,最好不要将两者简单地混同起来。两者发展历程不同,代表人物不同。逻辑实证主义坚持反科学实在论、可证实性,主张用现象主义语言建立统一的科学,反对科学解释。逻辑经验主义坚持科学实在论、可检验性,主张用物理语言建立统一的科学,支持科学解释。
发展和消亡
20世纪30年代末,随着维也纳学派的解体,作为一个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也就分化瓦解了,该派所倡导的逻辑实证主义精神仍继续存在。二战后,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转到了美国,以蒯因为代表的逻辑实用主义就是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
但是上个世纪70年代, 逻辑实证主义运动消亡了(“Logical positivism, then, is dead”, 见《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1] 第五章开始)。奎因的论文 [3] 被认为是逻辑实证主义失败的标识。可证实原则的本身既不是分析命题,又不能被经验证实;那根据可证实原则,它就是没有意义的。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是自我挫败的[1]
参考文献
- ↑ 实证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价值及局限,搜狐2013年7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