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逛巴扎(高东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逛巴扎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逛巴扎》中国当代作家高东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逛巴扎

巴扎是新疆的叫法,也是我们平常俗称的大集,逛巴扎和赶大集是一个意思,新疆的巴扎天大都是每周一次,固定在星期的一天,每个乡镇都有自己巴扎天,每逢巴扎天,附近七里八乡的大人小孩穿戴一新,从上午开始就喜气洋洋满面笑容的赶往巴扎的地方,当然上课的学生是去不了的,但是放学后还是期盼着大人从巴扎买回来的各种零食瓜果玩具和新衣服。新疆的巴扎规模一般都很大,功能划分也齐全,有布巴扎区、牛羊巴扎区、美食巴扎区、日用品巴扎区、瓜果巴扎区等,甚至有家俱巴扎区,最热闹的时间是中午到下午天气最热的时候,你看卖烤肉、烤包子、抓饭的巴郎子在大声的招呼着顾客,巴扎的厨师大都把灶台和烤架搭在房子外面,你能现场看到整个烹饪的过程,师傅啪啪的拉面声、招揽顾客的吆喝声、买卖商品讨价还价的声音,伴随烤肉的香味,使你不由自主的想去品尝一下,米肠子、面肺子、烤全羊、馕坑烤肉、酸奶粽子、烤鱼、炸鱼块、黄面、凉粉、凉皮、各种小菜、各种香甜水果,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让你不得不停下脚步一品为快,直到把自己的肚子装满才舍得去找寻需要的商品,当然巴扎和大集的共性就是老百姓家中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用具,都能在巴扎上买得到,大到农机具、小到针头线脑都一应俱全,每个赶巴扎的人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满载尔归。

喜欢逛巴扎大概缘于小时候对赶集的喜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物资比较贫乏交通也不甚发达的年代,在陕北黄土高原农村赶集大概是每个家庭的一件重要的事情,陕北的大集大多是五天一次,也是每个乡镇交错进行,我生活的乡镇是有着“走过三省六州县,夜夜歇在圪针店”美称的陕北古镇,由于距离附近的几个县城都在百里以上,所以来赶集的除了本镇所辖十几个村庄外还有附近几个其他县的村镇居民也纷至沓来,在素有十里不同音的地方,你看大集上人群熙熙攘攘,大家都穿着最时新的衣裳,甚至爱美的姑娘们穿着时髦的高跟鞋,整个集市的街道花花绿绿的甚是赏心悦目,由于那时大家平时都忙着地里的农活和家务劳动,在靠天吃饭的黄土高坡上辛勤劳作,那时机耕田很少,主要生产还是靠人力和牲畜,所以除了少数做生意和外出务工人员外,大多数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再加上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和以写信为主要通讯手段的年代,赶集就成了人们的交流的重要渠道,老人们能看到自己的老友亲戚,大人们能交流最新的生产生活新闻,年轻人们忙着在集市上寻找自己心仪的对象再想方设法打听对方住址,好让媒人早点上门,孩子们则手中握着父母给的三五毛零花钱,四处寻找期待了好久的零食,当然我们那时最快乐的就是和其他小朋友们把零钱一凑,一起买五毛一个一元三个的零食,再平分就能得到较手中零钱购买力多的美食,大有占了好大便宜的快乐,这种好心情能持续好几天也能炫耀好几天。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陕北乡镇的大集大多也没有了原来的热闹,人群拥挤的现象也很少发生,随着青壮年带着孩子进城务工生活,每逢赶集街道上大多是三三两两的老年人,集市也失去了以往的繁华,这大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吧。本世纪初我来新疆工作后,在同事和朋友的带领下,赶了几次巴扎后,一下被巴扎的热闹和烟火气吸引,同时也勾起了许多童年时美好的回忆,因此逛巴扎成了和工作之余逛商场同样必不可少的项目,也倒不是为买什么东西,相比较农村的生活,现在城市商场超市商品齐全、物资丰富,加上网购,生活所需早就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但逛巴扎带来的喜悦感是多少商场也满足不了的,所以你看抖音、快手网红主播在巴扎做直播,都会带来很大的流量和围观,也成了新疆巴扎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朋友们,如果你来新疆旅游或是走亲访友,千万不要忘了在打卡名山大川旅游景点之余,来逛逛城市周边的巴扎,这里的热闹景象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的。[1]

作者简介

高东伟,汉族,新疆克州地震监测中心职工,多年从事文书写作工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