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通桥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通桥镇街道(Tongqiao Subdistrict Office)是原重庆市双桥区(Shuangqiao District)下辖镇级基层行政单位 通桥镇(Tongqiao Town),现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ChongQing Shuangqiao Economic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District)境内,通桥镇位于东经105°45′47"~105°48′59.1",北纬29°29′34.1"~29°32′2.1",双桥区北端,距双桥区城区5公里。大足区南端,距大足行政区20公里,距重庆市中心80公里,辖区东连巴岳山永川区接壤,南接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心--双路镇,西与大足县邮亭镇相邻,北与大足县龙水镇、玉龙镇相连,自然地理结构单一。位于重庆市西部,拥有风光旖旎的龙水湖畔,1999年批准为重庆市试点小城镇,2003年列入全市"百镇工程"镇,享有试点小城镇、特色工业园区、小城镇商业群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双桥区经济发展"一区双线"布局和"五个组团"之一。[1]

历史沿革

1975年3月,根据国务院国发(1974)100文及四川省川革发(74)121号文件精神,将划归重庆市双桥区的大足县元通公社4个大队、土桥公社2个大队,建置双桥区通桥人民公社。1984年5月,改制为通桥乡。1996年4月,建制为通桥镇。2014年行政区划调整 渝府 〔2014〕 92号文件变更为通桥街道。

2011年10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请示,国务院批复同意原重庆市双桥区、大足县合并成立新的大足区,通桥镇并入大足新区,地处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位于大足区南部,双桥经开区北端,距大足行政区20公里,幅员面积18.5平方公里,下辖7个社区,目前有户籍人口1.31万人,流动人口0.2万人左右,随着辖区重大项目建成投用,预计3年后全镇人口将达到10万人左右。

1975年3月,根据国务院国发(1974)100文以及四川省川革发(74)121号文件精神,将大足县元通公社4个大队、土桥公社2个大队,划归至重庆市双桥区,建置重庆市双桥区通桥人民公社。1984年5月,又改制为重庆市双桥区通桥乡。1996年4月,建制为重庆市双桥区通桥镇。

2011年10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域划分的批复》 国函[2011]129号 文件以及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关于《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綦江区、大足区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通桥镇行政区划调整为重庆市大足区管辖,由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开发,通桥镇人民政府驻地:重庆市双桥区通桥镇茅店社区新街居委会。

行政区划

通桥镇位于风光旖旎的龙水湖畔,东迄巴岳山,南接双路镇,西与大足县邮亭镇连界,北与大足县龙水镇玉龙镇毗邻。全镇辖1个居委会,6个行政村,人口11835人,幅员面积18.5平方公里。大邮公路纵贯全境,另有通星等公路与各村相通,交通十分方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镇人民政府驻新街居委会。

下辖新街、青春、天星、新民、天桥、白鹤、茅店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

经济概况

重庆市双桥区通桥镇。该镇作为全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重点单位,2004年起以"科技兴镇,富民强镇"为目标,以抓好"青少年科普,机关干部职工科普,农业科技推广,企业技术革新"为重点,集全镇之力,努力创建区级科普示范镇,推动科普创建工作不断深入,进一步提高了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领导重视。把科普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机构落实。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细则,实行分工责任制,把科技工作纳入党政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内容丰富。创建工作以阵地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先后建成区级科普示范村一个,镇级科普示范村两个,区、镇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各一个,长达12米的镇级科普画廊一处,并正在借政府大楼改造之机新建镇级文化科普活动中心。科普活动以"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为主线,辅之以日常科普、重点人群科普,实现了科普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了"大科普"工作格局。科普教育工作从娃娃抓起,镇中心校、逸夫小学均配置电脑,开设电脑课,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科技意识。

保障得力。科普专项经费从2005年的人均1元到2007年的人均1.4元,每年保证了10%的增辐。并对大型科普活动、科普阵地建设实行专项财政拨款。镇科协到创建领导小组,再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辅之以各级科普志愿者、各基层科普站工作人员,形成了一支固定的科普工作队伍,为科普工作、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成效显著。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全镇上下科技意识得到普遍提高。辖区各企业科技实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双腾、勃煌等传统企业完成了全面技术改造,新世纪化纤等新建企业实现了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与生产,极大地提升了辖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镇综合实力也明显增强,全镇地区生产总值2006年突破2亿元,连续三年年均增长15%以上。

文明、和谐、求实的科普氛围正在通桥这片沃土上形成,全镇上下,已经形成了机关、团体、企事业等各方社会力量共谋科普"一盘棋",共唱科普"一台戏"的局面,科普宣传走进全镇的千家万户。[3]

旅游资源

巴月庄马会位于重庆市双桥花样龙水湖畔的巴月庄马术公园,是重庆的第一个马术公园,作为双桥区、大足区屈指可数的高端旅游地,巴月庄洋房湖山间拥有最纯粹的自然风景--最美花样龙水湖风景和巴岳山风景。巴月庄尊献给客户的奢华配套巴月庄马术公园的建成,让客户不出项目便能饕餮一场顶级的马上贵族生活。

巴月庄正平山地高尔夫公园"品质人生,一挥而就"位于重庆市双桥区通桥镇龙水湖畔的巴月庄正平山地高尔夫公园(BAYE GOLF GLUB)于2013年5月19日开馆,只是巴月庄2000亩旅游度假项目中的亮点之一,作为龙水湖风景区的首个别墅项目,巴月庄还拥有重庆的首个马术会所、君华国际度假酒店、鸟巢酒店、高档温泉SPA、万商会馆等,利用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优势所赋予的深厚底蕴,巴月庄打造出有别于重庆别墅市场的新东方风格庭院别墅,不仅提升了龙水湖风景区的旅游档次,也弘扬新东方文化。重庆巴月庄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志国表示,将致力为城市精英提供"非去不可"的第二居所,为区域发展打造中国旅游地产的标杆之作。

龙水湖白鹤湖度假休闲山庄

龙水湖白鹤湖度假休闲山庄坐落于风景如画的龙水湖畔,因栖息大量白鹤而得名,山庄依托双桥区龙水湖景区开发,毗邻世界遗产-大足石刻.山庄占地面积200余亩,集休闲度假、开会研讨、旅游观光、湖边垂钓、野营烧烤、观荷赏月、清泉游泳、摄影写生及体验田园生活等于一体.承接旅游团体及各种散客前来休闲、度假、娱乐。观赏世界遗产-大足石刻,游玩湖光山水-龙水湖,夜宿独特木屋-白鹤山庄,品尝山庄特色药膳墨鱼土鸡汤、荷水豆花,农家饭菜。如果意尤未尽,点燃篝火,烤上一只全羊,将给你一个全新的体验。 巴岳山下、碧水兰天,果树葱绿、房舍掩映、鱼池纵横,构成独特的湖光、山色、田园美景。漫步荷塘,倾听鸟语,眺望烟雾笼罩的山岭,呼吸着纯净的空气,那潺潺的流水流泻着度假的感觉与气氛。

重庆国际鲜花港

重庆(双桥)国际鲜花港项目是继北京、上海后中国第三个国际鲜花港,位于重庆市双桥区通桥镇龙水湖景区,总投资15亿元,占地5600亩,将引进玫瑰、郁金香、牡丹、兰花等1000多种鲜花品种。重庆本地产的玫瑰、郁金香等鲜花将直接供应到全市各大花市,打造出"重庆造"玫瑰花。

花漾龙水湖

花漾龙水湖景区位于重庆西部,处于重庆市双桥区(Shuangqiao Disrict)通桥镇(Tongqiao Town)和大足县(Dazu County)龙水镇(Longshui Town)境内,为两地共有,距离双桥区城区6公里,距离重庆市区93公里,双桥区管辖龙水湖上游,是双桥区的重要水源地。由于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湖水水质较好,景区环境优美。龙水湖景区面积4500多亩,水量1200多万立方,相当于4个杭州西湖。岛上松林蔽日,水禽群集,桃花如火,梨花似雪,百花争艳,花果飘香,山水掩映,幽静秀美,又因处于巴岳山西边,故被誉为"西湖"。

龙水湖延绵约10公里,其自然特色是:水面宽阔,湖水清澈,湖内岛屿星罗棋布,大大小小形态特殊的108个自然小岛点缀其中,环湖游览一周,达36.5公里。龙水湖和巴岳山相互辉映,加上各种植物水鸟的点缀衬托,景色迷人,景观效果极佳,具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是一个旅游胜地。

龙水湖大体分为五个功能区,分别是商务接待服务区、温泉度假区、汽车文化休闲区、西南时尚城(包括女儿湾休闲园、哲思园、度假山庄)和中高档休闲公寓区等五个主要功能区。

中国约会之都

在中国约会之都--重庆市双桥区,花样龙水湖景区的爱河谷里,你既可以体验爱的天梯、滑索、鬼屋等爱的大冒险,又可以在爱的街区借助爱情加油站说出爱的真心话,还可以在爱的动物园举行草泥马合影、大象婚礼等,同时还有东南亚养生温泉、水下餐厅、花语温泉……

爱河谷项目,着力打造爱情主题公园、7.5万平米风情商业街以及7.5万平米住宅等。其初步策划呈现出6大亮点,即从"爱的街区、爱的洗礼、爱的大冒险、礼宴天下国际宴会厅、爱的动物园、爱的秀场"这几方面充分展示"爱情"主题。不论是新婚、银婚、金婚,还是钻石婚,都能通过爱情斑马线、求爱小城堡、爱情魔镜、爱的手牵手等得到最好的展现。

"爱河谷沿用了'中国约会之都'理念,充分诠释'爱情'主题,这种策划思路比较好。着力打造独具"爱河谷"特色的旅游项目;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结合现有资源实际,注重生态环保理念、不搞重复建设;与邻近的自驾车营地、国际马术场、正平高尔夫公园等旅游项目融为一体开发建设,不断提升双桥经开区的名气、旅游档次。

巴岳山森林度假区

巴岳山森林旅游度假区,面积约8.8平方公里,距双桥城区约5公里,距重庆主城约80公里。度假区整体定位为"动感绿脉,城市阳台",分为森林游憩区、汽车运动区、茶田休闲区等三大功能区,以步游道、车行道两条游览环线,串联以激情运动类项目为主,监狱体验类、茶田休闲类项目为辅的各精华景点。[4]

自然资源

概况

通桥镇地质结构属川东褶皱构造单元。地形地貌为川中丘陵,山脉为条形背斜低山,盖层为川中平缓褶皱带。河流分属沱江和嘉陵江两个水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伏旱较多。境内物产丰富,有煤炭、铁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巴岳山、龙水湖风景区。

巴岳山

巴岳山纵跨重庆市双桥区、重庆市永川区、重庆市大足区、重庆市铜梁区境内,由耸立山巅三十五峰组成,群峰峻秀,层峦叠嶂,幽深静远,喀斯特地貌造景极其丰富,洞壑幽美,泉水清澈,林木青翠,云封雾锁,鸣泉飞泻,怪石嶙峋,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奇景画卷,置身其境油然而生清幽之感。是一处正待开发的,具有广阔前景的旅游胜地,巴岳山为"重庆小十景"之一。主要景观有茶园、古树名木、巴岳寺、玄天宫、三丰洞、慧光寺、天灯石、棋盘石、飞来石、黄桷门等景观。巴岳山脉婉婉蜒蜒,形似一条游动地巨龙,于是巴岳美景便被誉为"巴岳游龙",成为"重庆小十景"之一。山上松竹常年青翠。郁郁葱葱,每天吸附尘埃,制造着大量清新的空气,是巴川城区的肺。

巴岳山古称奴昆山,也叫炉峰山。宋代,因其峰峦奇秀,林青竹茂,又地处巴川县近郊,遂改名巴岳山,巴岳山由耸立山巅三十五峰组成,主峰香炉峰高780米,为县境内的第二大高峰。群峰峻秀,层峦叠嶂,幽深静远,地貌造景极其丰富。

广义的大巴山系指绵延。长1000千米。为四川盆地、汉中盆地的界山。属褶皱山。东端与神农架、巫山相连;西大巴山为界。西北-东南走向。[5]

特色建设

女儿国

重庆现代版"女儿国"--"中国第一女镇"将在双桥境内的龙水湖畔揭开神秘面纱,男游客到了"女镇"如果不听老婆或女友的话将会受罚。中国第一女镇"的规划已通过审批。整个新民村被规划为"女镇"的集镇,环绕龙水湖而建,占地达2.3平方公里,已开工建设,3年后将初步建成。房屋建筑为统一格调的仿古建筑。游客到了"中国第一女镇",如果以家庭进入,则是以女性为主导,家庭中以母亲为尊,掌管家庭财产的分配,主导一切家中事务,进入"女镇",男游客想买什么东西要由女性说了算,夫妻以妻子为重,恋人则以女友说了算。"中国第一女镇"还将请法律专家为集镇专门制作一部"法律",男子犯了哪一条,就跪搓衣板、洗碗之类的,全是休闲性质的游戏规则。游客来玩耍时,可开展这样的活动。

"四步走"打好党风廉政建设特色牌

猛刮"廉政风"。从严控数量、精简内容、创新方法等三方面降"虚"火,清新文风会风;开展"清风伴我行"卡拉OK比赛,唱响"政企共廉,同兴大足"系列活动的主旋律,严禁玩乐风、遏制人情风、狠刹吃喝风、纠正行业风,努力营造廉荣贪耻的良好氛围。

广签"廉政书"。领导干部签署《廉洁从政承诺书》6份,并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与辖区企业签订《政企共廉承诺书》20份,着力规范政企双方廉洁从政言行;与社区签订《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7份,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奉公守法的意识。

常念"廉政经"。充分利用月例会、中心组(扩大)会议等形式,组织镇机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代表学习廉洁从政文件10余份,做到人人熟知;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风廉政知识测试、参观永川监狱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反腐电教片、纠风教育片等活动,给党员干部戴牢反腐倡廉"紧箍咒",筑牢防腐拒变思想防线。

严把"廉政关"。镇纪委负责人同社区书记、主任廉政谈话25人次,诫勉谈话3人次,领导干部述职述廉7人次,函询1人次,全面落实"三谈两述"等党内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公车管理、公务接待和值班值守等23项机关管理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畅通监督渠道,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6]

教育

教育情况

辖区内有幼儿园5所,小学1所重庆市双桥区通桥镇小学,高校2所重庆电信职业学院、重庆工程学院,为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了高技术人才。

特色教育

通桥镇茅店村举行村(社区)"法制学校"正式举行挂牌仪式。"村(社区)法制学校",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双桥"为主题;以《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继承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与村(居)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教育内容;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即设置一个法制宣传栏(橱窗)、建立一套法律图书、公示一部预约法律服务联系电话、完善一套学法制度、每季度至少上一堂法制课、配强一支法制宣讲员队伍,使村(社区)"法制学校"活动成为"五五"普法期间,引导和促进村(居)民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形式。 在双桥区通桥镇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小院,胸佩党旗徽章的共产党员正成为通桥镇的一道亮丽风景。为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通桥镇深入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奉献在通桥"活动。镇党委要求全镇各条战线的每位共产党员,在日常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在胸前佩戴党徽,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时刻接受群众监督,以高于普通群众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一流的工作业绩感召人、鼓舞人、影响人、带动人,为推动通桥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同时,将进一步探索完善"一个党员一面旗"制度,形成党员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历史名人

余栋臣墓地

清末民初大足县人。余出生贫寒,自幼习武,曾两次参与打龙水镇法国教堂,并为两次反洋教斗争首领。光绪十六年(1890年),第三次捣毁法国教堂,还发布檄文,声讨洋教,并攻占龙水镇。其后,清军前往围剿,余部因力量悬殊,起义失败。光绪二十四年,余被捕获救后招募兵士,制造武器,再次发动起义,义军很快发展到6000余人,余被选为首领。义军发布檄文,提出"扶清灭洋"、"除教安民"等口号。8月上旬,余下令出兵。义军北攻铜(梁)安(岳),南击永(川)江(津),东略重庆,西指内江。所到之处,教堂一律捣毁,得到群众普遍拥护,一时间,余威名远扬,成为反洋教英雄。同年12月,在清军镇压下,起义失败,余请降,被长期监禁于成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余被释还大足。不久,被川军第一师师长周俊捕杀于永川南门。死后埋葬于通桥镇。余栋臣故居及墓地被列入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