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逆城市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逆城市化是中國的一個學術名詞。

為什麼漢字是方塊字,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明確的考證,但從古人觀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窺見一斑。《淮南子·覽冥訓[1]》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在古人心目中,「天圓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這四方形地的盡頭,還有撐着的柱子。

名詞解釋

城市人口向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回流的現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範圍內城市化發展的總趨勢是不斷地集中化、大型化。但同時在少數經濟高度發達、城市化趨於飽和的國家,投資方向從大城市轉向小城鎮與鄉村地區,出現了城市中人口減少、經濟衰落的現象,這種衰退在城市的「內城區」(inner city)顯得特別明顯,而鄉村地區人口卻比以前增加。

逆城市化即由於交通擁擠、犯罪增長、污染嚴重等城市問題的壓力日見增大,城市人口開始向郊區乃至農村流動,在那裡形成一個綠色的生態環境。市區出現「空心化」,人口呈現負增長,以人口集中為主要特徵的城市化由此發生逆轉。進入二十一世紀,在城市化的同時,我國的一些中心城市,「逆城市化」的趨勢也開始愈加明顯,越來越多的城裡人開始嚮往着去郊區生活、居住。據北京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人中,有54.5%的人近期有意到郊區投資,70%的人有意到郊區購買第二居所。在上海,越來越多的年輕白領人士,希望能過上周一到周五在市中心寫字樓里上班,周六、周日在農村田園風光里休閒的「五加二」式的生活。在東南沿海為數不少的城裡人相中了那些無人居住的無名海島,盤算着怎樣在那裡投資,重新開創一番自己的事業。

什麼是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是相對於「城市化」而言的。「城市化」是一定區域的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社會功能以及居住和消費功能向城市聚集。在這些聚集過程中,一個突出的現象是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大城市化」的必然結果是愈來愈強大的聚集效應,同時也帶來了聚集空間趨近極限和難以持續的種種「城市病」。當城市的發展到了一定極限,就得調整和優化城市的功能結構和空間結構,由此,中心城市的各種功能,比如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居住和休閒娛樂等功能紛紛向有條件的中小城鎮及鄉村分解。這些功能分解就是「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起源和發展 起源 100多年前,英國城市規劃的邊緣人士霍華德曾竭盡全力想創建一個人類理想的「田園城市」。即在不影響英國社會既得利益集團利益的情況下,開創一個集農村和城市各自優點長處的人居環境。這可以算是逆城市化的思想起源。逆城市化在西方發達國家很普遍。二戰後尤其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美國加快了城市郊區化的進程。大都市內部的郊區人口增長速度遠遠快於中心城市人口增長速度。這是美國近期城市發展的主要趨勢。

發展階段

逆城市化本身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一般要經歷以下4個階段:

萌芽階段———首先搬入郊區的都是富有階層;

形成階段———大量中產階級開始搬入新的郊外開發區居住,但仍要每天到市中心工作,購物和娛樂;

發展階段———居住郊區化和工業郊區化;

成熟階段———郊區的自立程度越來越高,由單一的居住功能變成具有各種城市功能的就業中心。郊區人口是都市區人口的一部分,郊區化的出現導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帶的興起。

形成

真正意義的「逆城市化」是在1970年以後在發達國家發生的。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經歷快速發展之後進入城市化進程的第三個階段,其主要特徵是大城市人口停止增長甚至減少,人口和其他資源的流向開始轉向中小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周圍的郊區小城鎮。這種現象在70年代首先在美國出現並被命名為逆城市化,然後在歐洲的發達國家出現。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逆城市化不意味着國家城市化水平的下降,它只導致城市發展新的區域再分配,它是人們對居住環境偏好變化、交通通訊高度發達、生產地理格局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事實上,逆城市化正在推動城市化更廣泛地傳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