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诗人李白在公元736年-751年间,寄家于东鲁(据考证今山东省济宁市)时所创作。

作品原文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1] 鲁国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仲尼且不敬,况乃寻常人。

白玉换斗粟,黄金买尺薪。闭门木叶下,始觉秋非春。

闻君向西迁,地即鼎湖邻。宝镜匣苍藓,丹经埋素尘。

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及此留惠爱,庶几风化淳。

鲁缟如白烟,五缣不成束。临行赠贫交,一尺重山岳。

相国齐晏子,赠行不及言。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

作品译文

鲁国官人胸怀如一杯水那幺小器,难以容纳横海而渡的鲸鱼。

孔仲尼都受不到他们的尊敬,何况一般人呢?

白玉才换一斗粟米,黄金之才只值一尺薪木的价钱。

在树叶纷纷凋落的时候闭门而思,开始感觉秋天的萧条真比不上春天。

听说你要调往西边弘农郡,那是邻近鼎湖的地方。

黄帝曾经在那里埋下宝镜和丹经,估计现在已经是匣生厚厚的苍藓,白尘茫茫。

黄帝骑龙上天的时候,那些小臣们也想攀龙须而去,结果纷纷落地。

那地方素有黄帝遗爱,风俗淳厚,百姓善良。

鲁国的丝绸白如云雾,虽然五匹不是一整包装。

你临行把它赠送与我这个贫穷的朋友,一尺就重于泰山,何况五匹。

相国齐晏子,给曾子送行,赠言不赠物,我也给你赠送几句话:

种桃树李树可以夏天乘凉,种植萱草可以忘忧,交朋友要交有德行有才华的。

如果有朝一日我发达了,一定会象秦朝宰相张禄一样不忘你的送衣袍之恩。[2]

注释

1、弘农:虢州,天宝元年改为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南。

2、横海鳞:巨鲸。

3、"白玉"四句:言己历抵诸侯,却极不树意。

4、宝镜:黄帝所用之镜。相传黄帝铸十五镜。丹经:传说黄帝曾登王屋山授丹经。

5、轩后,即黄帝。

6、鲁缟:鲁地生产的白绢。缣:细绢。不成束:唐制,帛以十端为束,今只五匹,故云"不成束"

7、"相国"二句:《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乎,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

8、"他日"二句:《史记·范睢列传》载:魏中大夫须贾使齐,范睢从。贾疑范睢通齐,魏相使人答之,几死。后逃入秦国,为秦相,号曰张禄,而魏不知。魏闻秦将东伐韩魏,遣须贾使秦。范唯闻之,敝衣微行见须贾,须贾怜之,取一娣(厚缯)袍赐睢。后知张禄即范睢,大恐。范睢数其罪当死,然"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赦之。

作者简介

李白[2](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出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3]

视频

康震:大诗人李白的气韵与风采

大诗人李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