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刘觉之皈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送刘觉之皈蜀

作品名称: 送刘觉之皈蜀

创作年代:南宋朝代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杨万里

送刘觉之皈蜀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作的一首诗词。

杨万里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1]

正文

大江东西湖南北,鹄袍学子森如竹。 何人开口不伊川,阿谁初道此水源。 清纯先生刘夫子,冷笑俗儒钻故纸。 梦中亲见大小程,为渠剌船入洙泗。 唴我结发从先生,日日看子趋鲤庭。 先生命子却从我,小窗短檠共灯火。 陋巷柴扉共寒饿,安知头上天几大。 子今行李寄大宁,翩然束书游帝城。 袖中一卷经济策,天关九虎叫不应。 朝来忽见毛生剌,看来看去惊且喜。 风花聚散二十年,何许飞堕老眼前。 相逢几日又相别,珍重两字不忍说。 我有故山江之西,秪遣思皈不遣皈。 赠行聊借退之诗,石头城下一杯酒, 便是此生长别离。[2]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3]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4]

主要作品

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20000余首,现存诗4200首,诗文全集133卷,名《诚斋集》(包括10种诗集及各体文章),今存。并有《杨文节公诗集》42卷。另著有《诚斋诗话》1卷,不专论诗,也有一些文论。所作赋以《浯溪赋》《海赋》为有名;所作词今存仅15首。

杨万里又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20卷,以史证《易》。主张以人事说《易》,反对“空谈性命”。提出“兴国在人”的社会政治思想[5]

参考资料

  1. 杨万里 诗词名句网
  2. 杨万里的诗词全集 送刘觉之皈蜀 古诗词名句网
  3. 杨万里 古诗文网
  4. 杨万里 诗词名句网
  5. 杨万里 中国历史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