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这座城那些年(高莉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这座城那些年
图片来自创意悠悠花园

《这座城那些年》中国当代作家高莉玲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这座城那些年

夕阳挂在江南维多利亚湾背后的山巅,一抹余辉洒在江北岸大撤退纪念园的树丛间。

几只风筝在天空中不知疲倦地飞着、江面上停泊着的客船上的灯,渐次亮了起来,几只小鸟立在树上,叽叽喳喳地正在争论着什么,花坛里的杜鹃花努力扬起头想听个究竟。三三两两的行人在园里散步,几位游客在大撤退纪念园的雕像下拍照。

纪念园里那只硕大的船锚雕像,对着大江的方向,下面是1938 10 11这样一组数字。

我们把时间拨回到那年那月。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攻占了南京,无数抗日将士在抗战前线浴血奋战,无奈战事吃紧。从南京等地转移的科研装备、工业设备,和工作人员、政府人员、逃难的人流,潮水般的涌向宜昌这个江边小城。

一时间,宜昌城的江边、码头、空地上,堆满了需要从这里转运到重庆等地的物资。故宫的珍贵文物、科研教学设备,更多的是军工厂的装备、机械,这些可是抗击日军的重要物资。

大街小巷也都是辗转去重庆的人员,其中还有一些抗战孤儿。这座江边小城比平常忙碌和热闹了许多。

武汉沦陷,战事愈发吃紧,侵略日军步步紧逼,却还有8万多吨的物资积压在宜昌。

民生实业公司经理卢作孚先生来到了宜昌,主持物资转运工作。一边是堆积成山的货物、潮水般的难民、一边是长江枯水转运的吃力、运力的紧张,还有头顶上日本军机疯狂的轰炸和步步紧逼的脚步。

1938年10月开始的那40天里,宜昌城长江两岸灯火彻夜通明,码头劳工们不分白天黑夜地搬运物资,为了节省时间,船还没到码头,货物就已经转运到驳船上,只等装船启程。秋意渐沉、江风凛凛的驳岸上,码头工人一边吃力地抬着货物,一边唱起船工号子,那激昂的曲调响彻在小城的上空。满天的繁星和一轮皎月也来了,只为能在此刻送上一丝光亮。

就这样,40天的努力,无数船员、船工冒着生命危险,从宜昌出发,逆行川江,冒着日军的轰炸,将抗战物资和逃难的民众,艰难送到重庆,日军占领宜昌时,面对的是一座空城。

峡江两岸的山谷间,从那一年开始,深秋时节,红叶如火、似血。

那几年,很多爱国人士来到宜昌,对这座小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叶圣陶先生来了,他住在一间用江轮改造的酒店里,宜昌城的淳朴民风和秀美景致,让他暂时忘却家国烦忧,留下《宜昌杂诗》三首:

(一)

宜昌日日啖川橘,聊作椒盘献岁新。

战讯忽传收杭富,悲欣交并愿他真。

(二)

对岸山如金字塔,泊江轮作旅人家。

故宫古物兵工城,并逐迁流顿水涯。

(三)

下游到客日盈千,逆旅麇居待入川。

种种方音如鼎沸,俱言上水苦无船。

在叶老先生的文集里,还可以读到有关宜昌的文字。点点滴滴,满是对那段行程和这座小城的温暖记忆。

张大千先生的二哥,画家张善子先生,面对这破碎的山河,满腔悲愤。他作了一幅群虎图,希望我中华如猛虎般生威。这幅未完成的画作跟着他一路辗转来到宜昌,在宜昌的日子,住在他三弟开的布店里,聚精会神的完成了这幅作品。这幅群虎图中,28只老虎扑向一轮暗淡无光的落日,象征着当时的28个行省完胜日寇,收复河山。

这幅在战火离乱中完成的画作,与宜昌城结下了一份割舍不断的情份。

那些年,在涌向这座小城如潮的人流中,有多少熟悉的面孔,老舍、陶行知、徐悲鸿、梁实秋……他们一路风尘仆仆,在这里稍稍安顿下疲惫的身心,又一路西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座平静的小城,留下了他们放慢下来的脚步、刻画下他们的身影、保存着他们在这里的时光……

最后一抹余晖也不见了,天色完全暗淡下来,璀璨的灯光点燃了这座城市的夜色,江对面磨基山的灯光和城市的万家灯火照亮了江面,缓缓流动的江水在灯光的映射下,泛着冷冷的光,像烛光下的一帛绸缎,冷艳、魅惑。不远处跨江而立的夷陵长江大桥,两排灯光宛若一条悬垂在水面上的珍珠项链,温暖又有些迷离。

那轮明月依旧挂在山顶,温柔地注视着这一城灯火。

纪念园里的雕像一如既往地安静着,远眺着群峰逶迤、大江东去,是否也在眺望着那段渐渐远去的时光?

对这段宜昌往事认真的关注,是从读张永久老师的《黄金水道》和李沂老师的《老宜昌 往事并不如烟》开始。

这些优秀的老师,在故纸堆中寻踪索迹、抽丝剥茧,将这段往事细细梳理,娓娓道来,让我有机会了解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在民族危亡时刻的坚守与坚强、悲情与悲壮。

这座城、那些年,一段不能忘怀的往事![1]

作者简介

高莉玲(海棠心语)宜昌市人,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