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过岷江源(易水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过岷江源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过岷江源》中国当代作家易水寒的散文。

作品欣赏

过岷江源

去年8月,我随一个旅行团九寨沟黄龙旅游,在导游的催促中,在汽车的颠簸中,在身体的不适中,走马观花地在各个景点穿梭、游走,疲于奔波,无法在心仪的景点长久驻足,细细品味,相反在旅途中停留了短短十几分钟的岷江源,却成为这次旅行中我最难以忘怀的地方。

早晨八点,我们从九寨沟县出发,前往位于松潘县的黄龙,车行至松潘县境内,气温陡然下降,空气冷冽凄清,有高原特有的风吹来,窗外是高原特有的景致,这是一片平坦的土地,路两旁有稀疏青草、树木和星星点点散落在其间的房屋,天,是黝黑的,深邃苍凉放眼望去,天很低,与远处低矮的山峦相接,山上有隐隐约约的羊群在缓慢的移动,像流动的白云。

这是一个叫做弓杠岭的地方海拔3690米,是高原了,我想起了曾经去过的高原城市青海格尔木,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高原的风都是这样不呼啸、不张狂,冷冷的吹着,用那不动声色的寒冷侵袭着一切,不远处,那高耸入云的的大山背后,就是青海吧?

汽车停了下来,导游说岷江源到了,我随着人群下了车,立刻一阵冷风袭来,我打了个寒颤,在路边一个小小的沟渠中央,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岷江源。

啊!这就是岷江的发源地,岷江,川西的母亲河,都江堰的主水源,我见过和听说过许多江河,我对它们的印象很笼统和模糊,从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在一条大江的源头驻足,一直以来对事物追根溯源的那份好奇心,让我在此时激动不已,一想起那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岷江,竟是从这里流出的,它是从哪里来的一股溪流?为什么会从这里浸润出来?无数的疑问在瞬间充塞我的脑中。

我怀着敬畏和好奇,走到沟渠边,亮晶晶的清水在沟渠中涌动,流淌,如流动的水银,水,不断从青草茂盛处涌出,这涓涓的细流,汇聚的却是澎湃浩瀚的岷江啊!

一声稚嫩的童声,打断我的思绪:阿姨,买个手镯,让我开个张吧,一个8、9岁的男孩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我面前,黝黑的脸上有一抹高原红,那是高原上强烈的紫外线长年照射的结果,孩子穿着藏袍,眼睛里充满了渴望,我看了看他手中的东西,有藏族特有的转经筒、还有几串项链、几个手镯,男孩的手背也被晒得很黑,我看着他手中这些廉价粗糙的物品,却不忍拒绝他眼睛里巴望的神情。我想起了我的孩子,以及无数像这个年龄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以及他们的肯德基、高昂的玩具,公园里那些花样百出的娱乐,这些属于城市孩子的一切,这个孩子应该没有吧?他有的是与他小小年纪不相符的老成,他的家在哪?离这里有多远,这里一片荒凉,连飞鸟也不屑从这里飞过。

“阿姨,让我开个张吧”孩子执拗地重复了一遍,“你住在哪里?”我俯下身,问这个孩子,他用手指了指远处山脚下,树木掩映下有一座小小的房屋,“那里是我家”孩子很高兴能给我介绍自己的家,“放暑假了,我没有事就来卖这些东西”,我掏出十块钱,买了一个转经筒,转身上了车,“阿姨,找钱”,他追过来,手里拿着5元钱,我没有收那5元钱,孩子一个劲地谢谢。我在那一瞬感到了羞愧,我用5元钱就获得了一个孩子如此的感谢,其实我知道,这种有限的帮助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无济于事,他的生活并不会因为这一点帮助而有所改变,可是从孩子脸上的笑容里,我知道,他爱他的家,爱这里的一切,这是生他、养他的土地,他属于这块土地,即使这块土地在别人眼中是如此贫瘠和荒凉。

车子启动了,孩子在车窗外向我挥手,再见了,岷江源,再见了弓杠岭,但愿下一次来这里,你们都还如今日一样在高原的寒风中迎接我们。

这是公元2019年8月2日,一个寂寞凄清的上午,一个叫做弓杠岭的地方。

[1]

作者简介

易水寒,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