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过十丈山·惯向长安事朝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过十丈山·惯向长安事朝谒》是北宋文学家郑獬的作品之一。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历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1]、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朝出知荆南(今湖北荆州),还判三班院。神宗即位,拜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

因不肯以新法按狱,为王安石所恶,出知杭州,徙青州。时方散青苗钱,獬以“但见其害,不忍民无罪而陷宪纲”(《宋史》卷三二一)引疾乞闲,提举南京鸿庆宫,熙宁五年(1072)卒。

过十丈山·惯向长安事朝谒

后世评价

郑獬一生为人直言敢谏、俊迈不群、豪放不羁,以直臣名于当时。獬有杜甫忧国爱民之心[2],有李白潇洒豪放之举,有阮籍洒脱不羁之风,或云“少负俊材,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宋史》)。郑獬诗豪放粗旷、刚健奔放,亦有清绝可爱之作,文豪伟峭整,或平易通畅,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上承欧阳修下接苏东坡

秦煜序云“其气节高迈,议论精确,可考不诬,于论绥州见其计深虑远;于论毁誉见其居宠思危,若夫辩杨绘救祖无择则特立不诡随”(四库全书本《郧溪集·原序》)。郑獬的诗文及其人品在当时较著名,对南方文人影响较大,有不少人从其学。他的人品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视频

过十丈山·惯向长安事朝谒 相关视频

30分钟了解宋朝(北宋篇)
考古发现古墓纪录片明裕陵 英宗正统皇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