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过伊仆射旧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过伊仆射旧宅》

作品名称: 《过伊仆射旧宅》

创作年代: 晚唐

文学体裁:诗

作者:李商隐

《过伊仆射旧宅》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1]

这首诗首联即写伊慎的一身,暗隐李德裕的一生,深为其惋;颔联具写旧邸的荒废;颈联继续以庭院的荒凉;尾联更进一层表现诗人追随贤人遗踪缅怀之情。此诗借景寓意,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写出了无限深情。

诗词正文

词句注释

1.伊仆射:即伊慎。《新唐书·伊慎传》:伊慎,兖州人。曾先后参与讨哥舒晃、梁崇义、李希烈、吴少诚,封南兖郡王,拜安黄节度使。宪宗即位,迁尚书右仆射。元和六年卒。其旧宅在朱雀门街之东光福坊。

2.朱邸:指伊慎在京师的华美府邸。

3.逝波穷:喻去世。

4.败荷:衰败的荷花。

5.泷(lóng)江:泛指江水,与下句"楚宫"相应。

白话译文

朝廷给予伊慎高官厚禄,谢其力战之功,可是盛筵好景转即逝,伊慎已经谢世。

如今伊慎旧宅荒废殆尽,楼阁廨檐巳破损,巢倾燕飞,宾客奴仆皆已星散。

宅旁残菊尚留很少的露水,如同欲干之泪,枯荷的余香因风传送,也隐约可闻。

何堪更远涉泷江至荆楚旧地,独立寒流之畔而吊楚宫。

整体赏析

这是诗人路过伊慎旧居而写的一首凭吊历史人物的咏怀诗。此诗从表面上看,是作者过伊慎旧宅而引起对这位故将军的怀念,实际是借伊慎致慨李德裕。张采田最早持此观点。因为从诗的旨意看,无论是对伊慎还是对李德裕,都是表现诗人对为国立功的人物的崇赞和抒发其忧国伤时的情怀。

此诗首联即充溢无尽的感慨,慨叹在这座红楼中庆功宴似乎依稀可见,但席散人空只留下无穷无尽的叹息,正是流年似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颔联具写旧邸的荒废。看得见只是瓦塌檐断,满屋尘灰,再也听不到鸟语人喧,一片寥落凄凉,不能不激起人满怀惆怅,无限伤感。颈联继续以庭院的荒凉。以拟人的写法,借残菊倾吐无限深情。残菊有情,眼泪快要哭干,但犹有清香随风飘散,这也是借景寓意,赞颂贤德之人菊泽仍然余香不断,永远让人感念。结联是更进一层表现诗人追随贤人遗踪缅怀之情。诗人希望还要度过边远的泷江到伊慎曾立战功的地方去凭吊,也即是表示要去李德裕贬死地崖州去凭吊的意思,赞仰缅怀之深情溢于言表。李商隐对卓具丰功伟业的人物始终尊崇向往,对他们的不幸充满激愤和同情。这种对理想人物的缅怀赞颂正是他对现实政治忧心关注的反映,是他忧国忧伤时的情怀的深切表现。

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2]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3] 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4]

视频

李商隐的无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