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达呼里黄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达呼里黄芪

中文学名:达呼里黄芪

拉丁学名:Astragalus dahuricu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大戟目

科:豆科

属:叶下珠属

中文名:达呼里黄芪[1]

杂草学名:Astragalus dahuricus (Pall.) DC.-Galega dahurica Pall.

别名:野豆角花、鸦食花、兴安黄芪、达乌尔种紫云英、驴干粮。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成株 株高30-60厘米。茎直立,单一,通常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长柔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1—21;托叶狭披针形、狭三角形至锥形,与叶柄离生,长4-8毫米;小叶长圆形、狭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10-25毫米,宽3-6毫米,基部圆形或近楔形,先端稍尖或圆钝,全缘,下面有白色柔毛,上面近无毛。

总状花序腋生,具10-20朵花,总花梗长2-5厘米。花冠紫红色,稀白色,长10-15毫米;萼钟状,被长柔毛,萼齿不相等,上唇2齿较短,三角形,下唇3齿较长,刚毛状;旗瓣的瓣片广椭圆形,顶端微缺,基部具短爪,龙骨瓣比翼瓣长;子房有毛,有极短的子房柄。子实 荚果圆筒状,成镰刀状弯曲,竖立于果序之上,每一荚果顶端生有尖喙背缝线凹入成深沟,纵隔为2室,顶端具直或稍弯的喙,长2-2.5厘米,宽2-3毫米,表面有横纹、被白短疏毛。种子短肾形,稍扁平,长1.2-1.5毫米,宽1-1.5毫米,厚约0.7毫米,淡黄色,上有褐色的斑点;脐极小,着生于种子侧面的凹陷内,种脐呈白色凹陷的小孔状,种子横剖面椭圆形。花期(6)7-9月,果期8-10月。种子繁殖。

生于向阳山坡、河岸砂砾地、草甸及路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朝鲜、蒙古及前苏联也有。常见于山坡草地、路旁及河滩地。

抗旱,抗寒性很强,是长白山区常见的优质牧草,盛花期采割全草晒干测定其营养成分(%):粗蛋白20.11,脂肪2.22,粗纤维30.98,可溶性碳水化合物5.07,钙1.04。青饲或放牧大牲畜和羊、兔等都喜欢吃。

参考资料

  1. 达呼里黄芪,植物智, 201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