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达乌里耳叶苔芽胞变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达乌里耳叶苔芽胞变型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学名:达乌里耳叶苔芽胞变型

二名法:Frullania davurica f.

dorsoblastos (Hatt.) Hatt. & Lin

界:植物界

门:苔藓植物门 Bryophyta

纲:苔纲 Hepaticae

目:叶苔目 Jungermanniales

科:耳叶苔科 Frullaniaceae

种:达乌里耳叶苔芽胞变型

达乌里耳叶苔芽胞变型(dá wū lǐ ěr yè tái yá bāo biàn xíng),拉丁名为 Frullania davurica f. dorsoblastos (Hatt.) Hatt. et Lin,异名:Frullania dorsoblastos ,是苔藓植物门苔纲的一种植物。它的植物体大,密集平铺垫状生长,棕黄色、深棕色或红棕色。侧叶紧密覆瓦状排列;背瓣阔卵形,腹瓣紧贴茎着生,常被腹叶全部覆盖或3/4被覆盖,不对称兜形,腹叶紧靠或稀疏覆瓦状排列,圆肾形,叶细胞卵形或长卵形,雌雄异株。雌苞生于侧短枝上。 [1]

形态特征

植物体大,密集平铺垫状生长,棕黄色、深棕色或红棕色。茎匍匐,不规则或规则羽状分枝,长3—6厘米,直径0.16—0.19毫米,连叶宽1.8—2.1毫米。

侧叶紧密覆瓦状排列;背瓣阔卵形,内凹,长1.3—1.4毫米,宽0.9—1.1毫米,顶端圆形,常内卷,全缘,基部两侧稍不对称,背侧下延裂片较大,腹侧下延较小;

腹瓣紧贴茎着生,常被腹叶全部覆盖或3/4被覆盖,不对称兜形,长0.3—0.4毫米,宽0.2—0.3毫米,口部向下斜倾,具短钝喙。

腹叶紧靠或稀疏覆瓦状排列,圆肾形,长0.7—1.0毫米,宽0.8—1.4毫米,全缘,平展,基部近横生或稍呈波状。

叶细胞卵形或长卵形,壁薄,渐向基部节状加厚明显,三角体变大,边缘细胞15—21×13—15微米,基部细胞31—44×31—36微米。雌雄异株。雌苞生于侧短枝上;

最内层雌苞叶背瓣长圆舌形,顶端急尖或钝,全缘或仅上部具细齿,腹瓣披针形,两侧边缘具齿,背卷,顶端渐尖,雌苞腹叶2裂达1/2—2/3,边缘背卷,每侧具2—5个粗锐齿。

蒴萼1/3陷生于苞叶中,长倒梨形,长2.3—2.5毫米,宽1.3—1.5毫米,表面密被瘤,具3个脊,腹脊较粗大。孢子球形,表面具颗粒状低瘤,直径58—65微米。弹丝1条螺纹,直径18—21微米。[2]

基本信息

达乌里耳叶苔芽胞 (变型),拉丁名为rullania davurica fo. dorsoblastos (Hatt.) Hatt. et Lin,是苔藓植物门苔纲的一种植物。

它的植物体大,密集平铺垫状生长,棕黄色、深棕色或红棕色。腹叶较远离着生;侧叶背瓣和腹叶边缘及背面着生多数2—多细胞芽胞,或叶状繁殖枝。

产地生境

达乌里耳叶苔芽胞 (变型)产于德钦、维西、丽江、西双版纳。生于2000—3500米林下腐木、树干、岩面上。分布于陕西、四川、甘肃、西藏等省区山地林区,中国西南地区特有。

标本鉴定信息

学名 Frullania davurica f. dorsoblastos (Hatt.) Hatt. & Lin 中文名 鉴定人 贾渝 鉴定时间 20140427

采集信息

采集人 汪楣芝 采集号 814131-a 采集时间 19810901 采集地 中国 四川省 海拔 2900~3500 生境 阔叶林下,石上 习性 物候期 无孢蒴

参考来源

  1. 达乌里耳叶苔芽胞变型, 植物智, 2020-01-18
  2. 达乌里耳叶苔 Frullania davurica 达乌里耳叶苔芽胞变型 Frullania davurica f. dorsoblastos 达乌里耳叶苔小叶变型 Frullania davurica f. microphylla 达乌里耳叶苔原亚种 Frullania davurica su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