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杜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辽西杜鹃 |
中文名:辽西杜鹃 拼 音:liáo xī dù juān 学 名:Rhododendron liaoxigense S. L. Tung & Z. Lu (1988) 界:植物界 亚 界:绿色植物亚界 总 门:轮藻总门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 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亚 纲:蔷薇亚纲 超 目:菊超目 目:杜鹃花目 科:杜鹃花科 属:杜鹃花属 种:辽西杜鹃 |
辽西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liaoxiense)为杜鹃花科杜鹃属下的一个种。灌木,小枝黄色,叶近革质,倒卵状椭圆形,顶端钝圆或钝尖,基部下延呈楔形,叶柄长2-8毫米。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及花梗被疏柔毛,花梗长1.6-1.8厘米;萼片5,披针形;花冠黄色,倒卵形;。蒴果短圆柱形,花期6月,果期7-8月。 [1]
辽西杜鹃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小枝黄色,密被白色短柔毛和肉色腺状疣。叶近革质,倒卵状椭圆形, 长2.5-5.5厘米,宽1.1-1.8厘米,顶端钝圆或钝尖,基部下延呈楔形,上面绿色,疏被黄褐色腺点,下面黄白色,密被黄褐色腺鳞;叶柄长2-8毫米。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及花梗被疏柔毛,具花13朵以上;花梗长1.6-1.8厘米;萼片5,披针形;花冠黄色,裂片5,倒卵形;雄蕊10,略长于花冠,花柱明显长于花冠。蒴果短圆柱形,长4-5毫米,宽1.5-2.5毫米,被腺鳞,宿存的花柱长于蒴果2倍以上。花期6月,果期7-8月。
辽西杜鹃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海拔500米左右。
辽西杜鹃分布范围
产辽宁。模式标本采自北票。
辽西杜鹃相关类群
Rhododendron brevicaudatum R. C. Fang et S. S. Chang 常绿灌木,高2-3米。幼枝密被鳞片。叶披针状长圆形,长9-12.5厘米,宽2.5-3.5厘米,顶端短尾状渐尖,基部近圆形,上面疏被不久脱落的鳞片,下面密被鳞片,鳞片小,相接近或相距几为其直径,并有不明显的蛛丝状毛被,中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突起,侧脉约15对,稍突起;叶柄长0.8-1.4厘米,密被鳞片。花序顶生,总状,多花,花序轴长6-8毫米,花期后伸长至2厘米,密被鳞片;花梗长5-8毫米,密被鳞片;花萼5裂,裂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5-3毫米,外面密被鳞片,被缘毛;花冠管状钟形,长1.2厘米,白色,外面密被鳞片,内面达管部被柔毛,花管较裂片长2倍,裂片长圆形;雄蕊10,不等长,几与花冠等长或较短,花丝达中部被毛;子房5室,密被鳞片,花柱无毛,较雄蕊短。蒴果长圆形,长0.6-1.1厘米,密被鳞片。花期4-6月,果期9-10月。 产贵州南部、东部。生于林中或谷地,海拔1450-1950米。 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 常绿灌木,高可达2.5米,茎灰棕褐色;枝条细瘦。幼枝被鳞片及细柔毛。叶近革质,倒披针形、长圆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3-4(-6)厘米,宽0.4-1.2(-2.5)厘米,顶端钝,急尖或圆,具小突尖,基部狭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常被疏鳞片,下面黄绿色,被淡或深棕色有宽边的鳞片,鳞片相互重叠、邻接或相距为其直径的角状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外面被鳞片,被缘毛;花冠钟状,长4-8(-10)毫米,外面被鳞片,内面无毛,花裂片5,较花管稍长;雄蕊10,花丝无毛;子房长1-3毫米,5-6室,密被鳞片,花柱与雄蕊等长或较短,无鳞片。蒴果长圆形,长(4-)5-6(-8)毫米,被疏鳞片。花期5-6月,果期8-11月。 广布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及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生于山坡灌丛、山谷、峭壁及石岩上,海拔1 000-3 000米。朝鲜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北京(北部山区)。 本种有剧毒,幼叶更毒,牲畜误食,易中毒死亡。
辽西杜鹃主要价值
杜鹃花(Rhododendron)又名映山红,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有“花中西施”之美誉。其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极其丰富。由于它枝叶稠密、四季苍翠、花色繁多、鲜艳夺目,以之布置园林无处不可,用作盆栽随处相宜,极具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白居易赞誉:“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是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