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辫状河沉积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辫状河沉积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1]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2]

目录

名词解释

辫状河沉积又称游荡性河沉积,是指弯度指数小于1.3,河床不稳定,凸岸坝(边滩)不发育,滨河床沙坝(心滩)发育,宽深比大(>40)的河流的沉积。

辫状河流通常是指弯曲度小于1.5的低弯度河流。这类河流的特点是在整个河流的宽度范围(或河谷)内发育有许多被沙坝分开的河道,河道宽而浅,时分时合,频繁迁移,游荡不定,也称作游荡性河道。如前所述,辫状河流多发生在坡度较大的地带。河道坡降大,流速急,对河岸侵蚀快,一般不发育边滩和河漫滩,而发育心滩(河道砂体及砾石坝)。

辫状河流多出现在潮湿或较潮湿的季节性变化明显的气候带,或冰水平原。河流的径流量随季节更替而变化,流量不稳定。在春夏季节降雨或融雪水供给充足,流量增大,常发生洪泛,可以将河道沙坝淹没;而在旱季,流量减小,河道沙坝露出水面,河水被局限在河道沙坝之间的狭窄河道中流动。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每次交替,都将改变河道沙坝与河道相互间的形态和布局。所以,河道与河道沙坝的频繁迁移是辫状河流的最重要特点。

辫状河流的负载大,也有学者将其被称作“超负载(over—loaded)”型河流。根据河道沙坝的沉积物组成及粒度粗细,可将辫状河流区分为两种类型:

①砾质辫状河流;

②砂质沉积为主的砂质辫状河流。

它们无论在沉积特征还是垂向沉积序列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辫状河的环境类型

由于辫状河的河床宽浅,多个河道反复分叉、反复汇合,河道既容易被废弃,也容易再复活,其地貌单元频繁地被改造所致。从宏观上,可以将辫状河的环境类型粗略地分为河道和河漫滩两大部分,然后可再根据河道和河漫滩内的更次一级地貌单元进行详细划分。

心滩是辫状河河道中的标志性地貌单元。狭义的心滩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平水季节)露出水面的河心洲(滩、岛);广义的心滩则是泛指辫状河河道内的所有一定规模的正向地貌单元,即包括河心洲在内的各类砂坝:纵向砂坝(Longitudinal bar)、横向砂坝(Transverse bar)、斜列砂坝(Diagonal bar)。

一般来讲,河道沙坝主要由粗粒物质组成。但是,有时在河流的中下游,由于河流中负载含量高,沉积物虽细,但亦可表现为辫状河流性质,如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及我国黄河中下游河段即属此例。这时,其沉积特征也就不易与曲流沙坝相区别;因此,有学者将这种河流定义为“混合效应”的河流(Walker和Cant,1984),主要是指垂向加积与侧向加积的共同作用。

辫状河沉积中,堤岸和决口扇一般不发育。由于辫状河具有的强烈侵蚀性和快速迁移性,使堤岸沉积和决口扇沉积很难保存下来。多数情况下,辫状河一旦发生决口,河道便直接改道。因此,辫状河的决口意味着新河道的形成和旧河道的废弃,一般不会留下决口扇沉积。辫状河中有时也发育边滩,但与曲流河相比,规模及发育程度均小得多,并且常受到较强烈的改造。这里重点讨论辫状河各类砂坝的形成与特点。

河道沙坝通常有两种分类,一是依据沉积作用或者说是沙坝是否有迁移来进行分类;二是依据形态和沙坝与河岸的关系来分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