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辟屬於常用字,本義指施加刑罰,引申指法律、法度,又指君主。讀作bì;又讀作pì,指開啟、開發,又指透徹、排除。

基本信息

拼音; bì/pì

部首; 辛

五筆; NKUH

倉頡; SRYTJ

統一碼; 8F9F

四角碼; 70241

字級; 一級(常用)

繁體; 辟

釋義

辟pì

⒈開,打開,開發:開~。開天~地。

⒉排除,駁斥:~謠。~邪說。~偽科學。

⒊透徹:精~。

⒋法度,法律:大~(死刑)。

辟bì

1.復辟;辟邪;徵辟

辟mǐ

1.停止;平息。

辟bò

1.(用刀﹑剪等)分開。 2.分別;區別

辟 pí

織物邊緣的裝飾。

辟 pi 讀第一聲

同"劈" ,組詞,辟頭。

辟 pī

辟頭:同"劈頭"。

字義解釋

辟 <名>

1.(會意。小篆字形,從卩,從辛,從口。"卩",音jie(2),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樣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種刀具。本義:法律,法度)

2.同本義

辟,法也。從卩、從辛,節制其罪也。從口,用法者也。――《說文》

"辟言不信"。(法度之言,而不聽信。)――《詩·小雅·雨無止》

3.君主 [monarch]

辟遏有德。――《漢書·五行志》。注:"天子也。"

皇王(指周武王)維(語氣詞)辟。――《詩經·大雅·文王有責》

4.又如:復辟

5.古稱官吏 [official]

厥辟不辟。--《禮記·坊記》

三卿一長曰辟。--《周書·武順》

正殿路寢,用朝群辟。--《文選》

6.罪,罪行 [crime]

言奇者見疑,行殊者得辟。--《漢書》

1.開,與"閉"相對。

例如:"語畢而宮門辟"。--唐 李朝威《柳毅傳》

"巫從旁望空代祝,唇吻翕(xī)辟,不知何詞"。--《聊齋志異 促織》

2.開墾,開闢。

例如:"前辟四窗"。

辟病梅之館以貯之。--《病梅館記》

3.屏除,排除。

例如:"是以辟耳目之欲"--《荀子 解蔽

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

4.駁斥

例如:"辟邪說,難(nàn)壬人,不為拒諫"。---《答司馬諫議書》

5.古稱官吏

例如:厥辟不辟。――《禮記·坊記》

三卿一長曰辟。――《周書·武順》

6.排除:~邪(避免或驅除邪惡)。

7.帝王召見並授與官職:~召。~引。~書。~除(徵召推舉授官)。~舉。

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後漢書·張衡傳》

8.通"避",避開。

不辟死傷。--《荀子·榮辱》

【辟易】因驚恐而控制不住退離原地。

【百辟】"列國諸侯,間亦稱百辟。《詩經·大雅·假樂》有'百辟卿士'。《烝民》有'式是百辟'。《小雅·桑扈》有'百闢為憲'之句。按辟字,有禁止、鎮壓之義。……概而言之,即專制統治農奴眾人,使其就範而不敢犯上作亂者,為辟。"(引自黃現璠著《中國殷代社會史》,1950年4月)

通假字

通"僻、擗、避、譬、噼、癖、甓----"

辟、僻、擗、避、譬---- 《左傳·昭公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

杜預注:"辟,邪也;衷,正也。"闢作"僻"解。

《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闢作"擗"解,即捶胸。

《詩經·邶風·柏舟》:"寤辟有票("票"加提手旁)。"闢作"避"解。

《禮記·儒行》:"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辭怨。"《札記·中庸》:"辟如行遠,必自邇。"

闢作"譬"解。(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71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ȳʸ《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必益切,音璧。《廣韻》君也。《爾雅·釋訓》皇王后辟,君也。天子諸侯通稱辟。《書·大甲》克左右厥辟。《詩·小雅》百闢為憲。《集韻》或作蘿。

又人稱天曰辟。《詩·大雅》蕩蕩上帝,下民之辟。

又妻稱夫亦曰辟。《禮·曲禮》妻祭夫曰皇辟。

又《說文》法也。《書·酒誥》越尹人只辟。《注》正身敬法也。

又明也。《禮·王制》天子曰辟廱。《注》辟,明也。廱,和也。使天下之人皆明達和諧也。

又《祭統》對揚以辟之。《注》對,遂也。辟,明也。言遂揚君命,以明我先祖之德也。

又徵辟也。《後漢·鍾皓傳》前後九辟公府,皆不就。《晉書·王褒傳》三徵七辟。

又星名,與璧同。《禮·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東辟中。

又姓。

又《廣韻》普擊切《集韻》《韻會》匹辟切《正韻》匹亦切,$音僻。與僻同。偏也,邪也。《禮·玉藻》非辟之心無自入也。《左傳·昭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注》辟,邪也。衷,正也。

又傾也,側也。《禮·曲禮》辟咡詔之。《注》謂傾頭與語也。

又威儀習孰少誠實曰辟。《論語》師也辟。《又》友便辟。

又辟名,空名也。《周禮·天官》凡失財、用物、辟名者。《注》辟名,詐為書,以空作見,文書與實不相應也。

又۬也。《書·君軰》辟以止辟。《周禮·秋官·小司ᨥ》以八辟麗邦法。

又與辟通。《孟子》闢土地。

又辟除行人也。《周禮·秋官》王燕出入,則前車而辟。《孟子》行辟人可也。

又眾人驚退也。《史記·項羽紀》人馬俱驚,辟易數里。《注》言人馬開張易舊處也。

又鞭辟,策勵也。程子曰:學要鞭辟近裏。朱子曰:辟如驅辟一般,大約要鞭督向裏去。

又與擗通。拊胷也。《詩·邶風》寤辟有摽。《禮·檀弓》辟踴

又與躄通。足病不能行也。《賈誼·治安策》非亶倒縣而已。

又類辟。

又辟歷,雷聲。別作霹靂。

又《集韻》《正韻》$毗義切。與避同。《詩·魏風》宛然左辟。《注》讓而避者必左。《禮·儒行》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又與睥同。《史記·灌夫傳》辟睨兩宮閒。《注》與睥睨同。邪視也。

又《集韻》《正韻》$匹智切,與譬同。《禮·坊記》君子之道,辟則坊與。《中庸》辟,如行遠。

又《廣韻》《集韻》《韻會》$博厄切,音百。《禮·內則》麕為辟雞。《注》聶而切之也。

又與擘同。析裂也。《禮·喪大記》絞一幅為三不辟。《疏》大斂之絞旣小,不復擘裂其末。

又《正韻》莫禮切,音米。與弭同。《禮·郊特牲》有由辟焉。《注》謂弭災兵也。

又《集韻》頻彌切《正韻》蒲麋切,$音皮。與紕同。帶之緣飾也。《禮·玉藻》天子素帶朱裏終辟。《注》辟,緣也。終,竟也。天子熟絹為帶,用朱於裏,終此帶盡緣之也。

又《集韻》必郢切,音丙。除也。《莊子·庚桑楚》至信辟金。[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