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藻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轮藻属(Chara)轮藻门轮藻科最常见的一属。茎或小枝多具皮层;小枝不分叉,但节上生有苞片细胞;茎节上具有1~2轮托叶。雌雄同株、雌雄配子囊混生者,藏精器生于藏卵器的下方。该属共约180种。中国已知有27种,其中9种为特有种。植物体上往往有钙质沉积。
- 中文学名 轮藻属
- 拉丁学名 Chara
- 门 轮藻门
- 纲 轮藻纲
- 目 轮藻目
- 科 轮藻科
- 分布区域 广布于世界各地,但主要产于北温带
轮藻属简介
轮藻属Chara属轮藻目,轮藻科。本属植物雌雄同株或异株,茎和短枝有或无皮层,小枝不分叉,短枝的节上轮生具单细胞的刺状突起。雌雄同株者卵囊位于刺状突起的上方,精子囊位于下方。多生于含钙或硅质较多的浅水湖泊、池塘或稻田中。
轮藻属广布于世界各地,但主要产于北温带 ,共约180种。中国已知有27种,其中9种为特有种。多生于钙质丰富、有机质较少、呈微碱性的淡水或半咸水中,特别是在透明度大,少浮叶植物生长的浅水湖、池塘、沼泽中,常大量生长。[1]
轮藻属分布范围
中国轮藻科植物有丽藻属(Nitella)、鸟巢藻属(Tolypel-la)、拟丽藻属(Nitellopsis)、丽枝藻属(Lamprothamnium)、灯枝藻属(Lychnothamnus)及轮藻属(Chara)6个属,其中丽藻属有87种及21变种,鸟巢藻属有6种,拟丽藻属有1种,丽枝藻属有1种、灯枝藻属有2种,轮藻属有58种及21变种[2,3],可见中国轮藻科植物以丽藻属和轮藻属植物为主。
轮藻属植物分布于中国各省区,分布范围比丽藻属植物广,从分布地点及轮藻属种数(包括变种)来看,南、北方轮藻属植物差不多,数量较多的轮藻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东部,处于亚热带、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可见轮藻属植物更适生于亚热带、温带地区,适应能力比丽藻属植物更强。
中国的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轮藻属植物较少,主要为布氏轮藻(Charabraunii)、对枝轮藻(C1 contraria)、普生轮藻(C1 vulgaris)、球状轮藻(C1 globularis)等广布性种类,其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纬度高,青藏地区海拔高,这些地区的气温较低,不利于大多数轮藻植物生长。
轮藻属以下分类单位组、亚组、系的轮藻植物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单轮托叶组无皮亚组的植物除中国的青藏地区外均有分布,常见种类为布氏轮藻(Charabraunii);有皮亚组裸枝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只有班氏轮藻(Charabenthamii)、裸枝轮藻(C1gymnopitys)分布较广,可遍布中国的南、北方,有皮亚组裸足系的植物仅分布在中国的南方,有皮亚组被足系的植物分布在华中地区的江苏和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其中拟球状轮藻(Charapseudoglobularis)可分布于江苏、新疆、甘肃、宁夏。 双轮托叶组被茎亚组单列系的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的华北地区、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在这些地区广泛分布的种类是灰色轮藻(Characanescens)、丛
刺轮藻(C1 evoluta),在我国的南方只有松状轮藻(C1 piniformis),分布于广西;二列系、三列系的植物分布很广,几乎遍布于我国南、北方各省区,其主要原因是有许多广布性种类,如二列系的对枝轮藻(Characontraria)、普生轮藻(C1 vulgaris)、三列系的球状轮藻(C1 globularis)。
轮藻门Charophyta
藻体大型,高约10—60cm,基部以单列细胞分枝的假根固着于水底淤泥中。植物体有主枝和侧枝之分,主枝和侧枝均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的四周轮生短枝,不同属的短枝结构不同。植物体的生长是由于半球型顶端细胞的不断分裂。生殖方式为卵式生殖,雌雄生殖器官分别称为卵囊和精子囊。轮藻多生于淡水中,在不大流动或静水的底部大片生长,尤以含钙丰富的硬水和透明度较高的水体中最为常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