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转龙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转龙镇位于四川省金堂县城东南52公里,距成都市区76公里。东与中江毗邻,南西北分别与金堂县广兴镇、竹篙镇、隆盛镇接壤。幅员面积43.06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1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600人(2017)。转龙镇位于四川金堂县城东南,镇东与中江县妙丰乡相连,南接广兴、竹篙镇,西靠隆盛镇,北连中江县永兴镇、柑柏乡。海拔405.4-565米。镇人民政府驻资水河支流南岸转龙庵,距县城61公里。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都市调整龙泉驿区等15个县(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4号):撤销隆盛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转龙镇管辖,转龙镇人民政府驻黄桷桠大道140号。[1]

中文名称: 转龙镇

别 名: 转龙庵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

下辖地区: 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政府驻地; 转龙镇黄桷桠大道140号

电话区号: 028

邮政区码: 610406

地理位置: 中国西南

面 积: 43.06平方千米

人 口: 16600人(2017)

著名景点: 鲜花山谷

经济概况

1999年全镇粮食总产量11929吨。水稻面积4643亩,年产2461吨;玉米面积12788亩,年产2877吨;红苕面积11000亩,年产1974吨;小麦面积12316亩,年产4260吨;豌豆面积840亩,年产139吨;胡豆面积880亩,年产164吨;油菜面积3840亩,年产菜籽616吨;花生面积2771亩,年产361吨;年产蔬菜3368吨;栽培柑橘33万株,年产4688吨,其中:桠柑12万株,年产2100吨;脐橙13万株,年产1000吨;种植甘蔗146亩,年产438吨;养蚕1万张,产茧75吨;年产食用菌306吨。全镇已达小康标准。镇有拖拉机21台,抽水机18台,电动机36台,农机总动力825千瓦。有森林面积450亩,树木35万株。有耕牛544头,出栏生猪26501头,家禽55605只,年产禽蛋0.6吨,羊5816只,兔21211只。有淡水养鱼面积268亩,网箱养鱼60口,年总产鱼57吨。1999年全镇境内有柏油公路8.5公里,村道碎石公路66.5公里,有机动车270辆,其:公有汽车8辆、私有汽车25辆。投资18万元,新建金广碎石公路8公里;投资5万元,新建李家电力提灌站1座;投资5.5万元,完成5个村通中高音喇叭;投资12万元,改造田家村电网1处;投资17万元,改造镇敬老院;投资20万元,新建中心幼儿园1所。1999年镇有街道1200米,街道房屋面积3.55万平方米, 铺面280间,其中:投资8万元修建场镇水泥路500米。

城镇建设

转龙镇深度开发蚕桑优势资源,依托龙头企业,实现蚕桑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全力打造四川蚕桑第一镇,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培育壮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川金堂龙腾茧丝绸有限公司、市明星企业—转龙丝厂,大力发展以蚕桑、缫丝制绸为主的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完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扩大蚕桑规模,提高综合效益。2004年又成功引进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成都欧康植化有限责任公司。全镇大力推进畜牧、蔬菜、水果等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到2007年,城镇化率达到15%,GDP保持两位数增长,养蚕规模达到2.3万张,农民蚕业收入达到2500万元,蚕业行业收入上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于金堂县“下五区”乡镇的前列。争先升位,富民强镇,全力打造“四川蚕桑第一镇”。至2010年,GDP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翻两番;二、三产业总产值翻两番;农民人均增收幅度超过全县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基本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养蚕规模达4万张,农民养蚕收入达2500万元,蚕业企业产值上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于金堂县“下五区”乡镇的前列。


地理环境

全境地处浅丘,海拔405-565米。资水河横贯6个村,天然植被丰富,山清水秀,1991年被命为“成都市绿化之乡”。2007年,全镇大规模退耕还桑,新拓展良桑园近万亩。如今,一到春夏,满山遍野,桑园叠翠,蓊蓊郁郁,编织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交通

成达铁路贯穿转龙镇全境,成南高速公路将转龙镇纳入了成都市一小时经济圈内。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有公路通往竹篙镇、广兴镇、隆盛镇、中江县的永兴镇,村组道路通过5年的建设,交通状况大为改观。

特色产业

转龙镇改革开放以来,转龙镇经过多年的艰苦的实践和探索,结合宜桑宜蚕的土壤、气候、丰富的非耕地资源及充裕的劳动力等优势,走出了一条以蚕桑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全方位发展的新路子。1999年全镇栽桑360万株,2000年栽桑400万株,2001年栽桑350万株,2002年栽桑200万株,2003年栽桑300万株,2004年栽桑280万株,2005年栽桑150万株,7年共栽桑1300万株,新拓展良桑园9000亩。2008年,全镇养蚕规模都在万张以上,年产值均超过800万元,其规模和效益占全县50%以上,占成都市的四分之一,是成都市有名的蚕桑之乡。转龙镇已探索出了“协会公司+共育户农户”协调发展的路子,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为进一步壮大蚕桑产业经济,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翻新传统农业,挖掘优势资源,发挥土地效益最大化,建立了金堂县大桥蚕桑产业专业生产合作社,开辟了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迈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步。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将实现蚕桑基地规模、养蚕规模、蚕茧产量、农民养蚕收入、蚕业行业收入“五个第一”的目标,达到良桑过万亩、年产茧超万担、全行业收入上亿元,建成“四川省蚕桑第一镇”。

产业规划

突出抓好蚕桑产业化工程

以蚕桑产业为支撑,统筹产业布局加快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围绕建“四川蚕桑第一镇”这个品牌项目,加快土地流转,加强培育大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桑叶的使用率,壮大养蚕规模;在农民自愿的情况下逐步把土地向懂技术、会管理的能手集中,实现规模效益;积极探索“反租倒包”的有效形式,把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加强新技术推广,以龙腾公司为依托,走“公司园区农户”的体制,以科技推广为支撑,在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上做文章,建“蚕桑产业化科技示范园”,实现企业支持力度最大、农民积极性最高、劳动面最广、见效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目的;全镇现有桑树17000万株,11000亩,到2010年,全镇新栽桑树10000亩,栽桑2000万株,使养蚕规模达到4万张,农民蚕业收入过4500万元,蚕业行业收入达到1.5亿元。努力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加强政策扶贫和资金支持,积极探索蚕桑产业化的发展资金;蚕桑产业走好“公司园区农户”的路子,建立企业和农民更加紧密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达到以蚕养企,以企业促进蚕桑业全面发展的效果。充分利用转龙镇农产品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营销业,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的比例达到60%以上。积极推进“支部协会”工作,充分利用党支部的政治影响力,建立“干部长期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壮大产业,达到合理相加、互动共振、加快发展、增收富民的目的。转龙镇重点抓好支部加蚕桑产业协会,到2010年,覆盖面达到100%。积极发展蚕桑观光农业。充分利用打造“四川蚕桑第一镇”的知名度和桑园的特有的自然风光,发展蚕桑休闲旅游业。

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积极走好“桑—草—牧”的路子,做好“绿色”文章,唱好主“畜牧”大戏,充分利用桑园地空隙种草养畜,带动畜牧业的结构调整,发挥出联动的最好效应;同时每年举办养牛、养羊、养猪专项培训,优化品种和技术。二是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利用资水河丰富的水资源和丘陵地区地形特征,积极发展层次农业和种养业,在优势区域相对集中布局,加快发展,把优质产品和优势区域做大做强,形成红豆、神仙桥村的黑山羊基地,社区的蔬菜基地,神仙桥、大桥村的食用菌基地,高光水库、资水河的水产养殖基地等四大基地。三是在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千方百计提高单产、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到2007年,粮经比例达到3:7,形成“田里饱肚子,土里出票子”的发展格局。到2010年果、蔬、菌、畜牧业产值达到1亿元。走科技兴农之路,全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建好蚕桑产业科技示范园,强化养蚕技术的培训,力争每年培训农民达到8000人次以上。大力实施无公害行动计划,到2010年,完成黑山羊、蔬菜、水果等产业的标准建设。

大力发展林业

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以全力打造“四川蚕桑第一镇”为奋斗目标,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为根本目的,形成二台地以上栽桑建园,力争在2010年新建万亩桑园。依靠当地群众,尊重农民意愿,推行土地流转与林场流转的模式,全方位消灭光秃山,统一规划适地植树(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多树种,乔灌草相结合,大力推广林业科技成果,引进新的造林技术和树种推广环境技术。到2010年实现引进200个业主,绿化率达到65%。

机构设置

党委行政办公室

工作职责:负责镇机关及直属单位组织、纪检、人事、保密、宣传、人民团体、精神文明建设、档案管理、会议、文秘、提案议案、政务服务及机关事务等管理协调工作。负责辖区的财政、农村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管理工作;监督检查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工商、税务、物价等检查、监督工作;负责辖区的统计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群众工作办公室

工作职责:负责辖区统战、民族宗教、群众来信来访、各类应急事件处理、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负责辖区安全协调处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公室

工作职责:负责辖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经济发展、商业流通、规划;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汛管理;城乡建设规划;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环保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负责辖区防火、防灾、防震等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社会事务办(挂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

工作职责:负责辖区教育、公共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民政、救灾、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事业管理服务中心

工作职责:负责辖区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负责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宣传、组织、培训工作;搜集整理民间文化遗产;协助上级部门管理辖区文化市场;负责辖区广播电视宣传事业建设工作、播放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劳动保障服务、统计调查工作;负责下岗失业人员管理和再就业项目工作,组织实施劳动力预备培训、富余劳动力的转岗培训、劳务输出工作;做好实用人才资源统计、管理工作;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视频

转龙镇宣传短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