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車輪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車輪餅亦稱紅豆餅,是一種常見於台灣街頭的車輪狀點心,在大街小巷都很常見的一種小吃。雖然「紅豆餅」裡面不一定包紅豆?,也沒有知道人何時開始為何要管它叫做紅豆餅,也有人叫它「車輪餅」。不過也聽過另一個有趣的名字,或許比紅豆餅更適合,那就是「銅共啊餅」(請用台語唸,意思是被打扁的罐頭)。

車輪餅是一種在日據時代從日本引進的傳統美食,原名為今川燒,在台灣一般來說稱為紅豆餅或車輪餅。[1]

美食由來

在日本,車輪餅隨著地域而有不同的稱呼。在關東主要被稱為「今川燒」或「二重燒」,在關西與九州地區則常稱之為「回轉燒」。另外還有「大判燒」、「太鼓燒」、「太鼓饅頭」等不同的稱呼。 日本的「今川燒」有三種不同的來源說法。  

  • 第一種是在江戶時代中期安永年間的今川橋(今為神田橋)附近的小店所出售的一種烤和果子,隨後便以附近的橋名命名。
  •  第二種被認為是在戰國時代武士家族今川氏的大名。
  •  第三種則是更稀少的說法。傳說古日本源義經的大將弁慶在一次受傷後至一戶民家療傷,隨後弁慶為了感恩那戶民家的舉動,便把自己隨身的軍樂器銅鑼送給他們。不料這戶人家突發奇想,把銅鑼當模型、烤麩拿出來賣。後來幾經改良,到江戶時代後期,逐漸出現用蛋、麵粉、砂糖做外皮、中間夾紅豆餡,類似今天的銅鑼燒。 這就是銅鑼燒的前身。

食譜

  • 外皮:

蛋2個、細砂糖35g、味醂25g、醬油5g、牛奶85g、低筋麵粉170g、泡打粉3g、奶油25g

  • 內餡:

紅豆、細砂糖35g、水適量 近年來除了最初的紅豆及奶油的傳統口味外,日本及台灣也發展出許多新式的口味,如巧克力、芋頭、芝麻、抹茶等等。

用點心做點心-DIY紅豆餅
售完為止!網友們最愛的車輪餅大公開

參考文獻

  1. 車輪餅,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