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跑龙套」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跑龙套</big> ''' |- | File: 跑龙套.jpg|缩略图|居中|[htt…”)
 
Cxy對話 | 貢獻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24: 行 24:
  
 
==成语释义==
 
==成语释义==
 “龙套”是传统戏曲角色行当,指跟班、随从、兵卒等小角色,因所穿的戏装为龙套衣而得名。“跑龙套”原指在戏曲中扮演配角,后比喻做无关紧要的事,起次要作用,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现在也指电影里面的群众演员。
+
 “龙套”是传统[[ 戏曲]] 角色行当,指跟班、随从、兵卒等小角色,因所穿的戏装为龙套衣而得名。“''' 跑龙套''' ”原指在戏曲中扮演配角,后比喻做无关紧要的事,起次要作用,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现在也指电影里面的群众演员。
  
 
==成语示例==
 
==成语示例==
行 35: 行 35:
 
 为什么叫龙套呢?众说纷纭而且似乎都有道理:有人认为,按戏曲的习惯,有些行当的角色是以穿戴服装名称来命名的。如旦角叫“青衣”就是因常穿青褶子而得名的。衙役因常穿青袍得名“青袍”。龙套也是如此龙套穿的虽有红、黄、绿、蓝、白黑各色,但都是绣龙的,所以叫“龙套”。有的老艺人说因为早年间在神话戏里有跳龙形的,如《金山寺·水斗》,这些跳龙形是龙套来演,是专业“龙套”。
 
 为什么叫龙套呢?众说纷纭而且似乎都有道理:有人认为,按戏曲的习惯,有些行当的角色是以穿戴服装名称来命名的。如旦角叫“青衣”就是因常穿青褶子而得名的。衙役因常穿青袍得名“青袍”。龙套也是如此龙套穿的虽有红、黄、绿、蓝、白黑各色,但都是绣龙的,所以叫“龙套”。有的老艺人说因为早年间在神话戏里有跳龙形的,如《金山寺·水斗》,这些跳龙形是龙套来演,是专业“龙套”。
  
 也有人认为在帝制时期,什么事情总是把皇帝放在第一位,由于有些演员在演皇帝侍从时,穿的绣龙的帔。虽说,出场时侍从是第一个,只能说是龙(指皇帝)前面的套子而已,“龙套”这个词就传下来了并无深奥意义。还有的说,从前并没有这一行,由于有了名角制,这些群众角色名演员不演,就形成有些人专门演群众角色,后来就发展成了专业龙套。这种专业龙套还有了组织,有时,他们不属于戏班,今天在这个班子,明天在那个班子流动性很大。貌似今天的群众演员。
+
 也有人认为在帝制时期,什么事情总是把[[ 皇帝]] 放在第一位,由于有些演员在演皇帝侍从时,穿的绣龙的帔。虽说,出场时侍从是第一个,只能说是[[ ]](指皇帝)前面的套子而已,“龙套”这个词就传下来了并无深奥意义。还有的说,从前并没有这一行,由于有了名角制,这些群众角色名演员不演,就形成有些人专门演群众角色,后来就发展成了专业龙套。这种专业龙套还有了组织,有时,他们不属于戏班,今天在这个班子,明天在那个班子流动性很大。貌似今天的群众演员。
  
 
 原来,龙套还讲究唱和表演,慢慢地就只在台上走和跑而已。关于这方面的说法还很多。总之,在戏曲舞台上演群众角色的,但又不是单独的演配角的演员就是“龙套”。具体的说,他们不是一个人演一个角色,而是演一个“集体”的角色。
 
 原来,龙套还讲究唱和表演,慢慢地就只在台上走和跑而已。关于这方面的说法还很多。总之,在戏曲舞台上演群众角色的,但又不是单独的演配角的演员就是“龙套”。具体的说,他们不是一个人演一个角色,而是演一个“集体”的角色。
  
 他们扮演的角色很杂,又都是小人物,动作台词不多,但在演出中也很重要。如《十五贯》况钟在公案上提笔点不下去,怕冤枉好人,左右为难时,龙套的喊威声,加强了这场戏的紧张气氛。《斩马谡》孔明和马谡对话时,孔明为了严肃军纪要斩马谡,而马谡赴刑前泣别的话,使得孔明也很难过,这时龙套喊一声提醒了孔明,孔明猛醒,忍痛地下令斩掉马谡。所以龙套的表演也不容忽视的。
+
 他们扮演的角色很杂,又都是小人物,动作台词不多,但在演出中也很重要。如《十五贯》况钟在公案上提笔点不下去,怕冤枉好人,左右为难时,龙套的喊威声,加强了这场戏的紧张气氛。《[[ 斩马谡]] [[ 孔明]] [[ 马谡]] 对话时,孔明为了严肃军纪要斩马谡,而马谡赴刑前泣别的话,使得孔明也很难过,这时龙套喊一声提醒了孔明,孔明猛醒,忍痛地下令斩掉马谡。所以龙套的表演也不容忽视的。
  
 
 文堂龙套的表演除了“跑”,则以静为主。即便演武将的随从兵丁,也和武行的翻打不一样,他着重走阵式摆队形或站门助威。有时整出戏,龙套在官员后面一直站着不动,所以叫“文”堂。站的时候多,又叫“站文堂”。
 
 文堂龙套的表演除了“跑”,则以静为主。即便演武将的随从兵丁,也和武行的翻打不一样,他着重走阵式摆队形或站门助威。有时整出戏,龙套在官员后面一直站着不动,所以叫“文”堂。站的时候多,又叫“站文堂”。
行 45: 行 45:
 
 跑龙套龙套不仅有站脚助威“静”的表演,还要有“动”(跑)的表演。台上各种集体上下场的队形、各种舞台部位的变换,都得靠龙套“跑”出来。所谓“跑”,除在战场以外,常指快走的意思,因为他们的台词唱腔少,常常是无声的表演,所以变化要快,动作不能迟缓否则会使戏拖沓、松散。龙套表演讲究“站如钉、走如风”,龙套在站堂助威时要如坚石一般,伫立不动;一旦跑起来犹如燕子抄水一般敏捷而轻快,有些舞台气氛、环境变化都靠龙套“跑”出来的。“跑”和龙套分不开,所以又叫“跑龙套”。这个名称是各剧种普遍采用的。
 
 跑龙套龙套不仅有站脚助威“静”的表演,还要有“动”(跑)的表演。台上各种集体上下场的队形、各种舞台部位的变换,都得靠龙套“跑”出来。所谓“跑”,除在战场以外,常指快走的意思,因为他们的台词唱腔少,常常是无声的表演,所以变化要快,动作不能迟缓否则会使戏拖沓、松散。龙套表演讲究“站如钉、走如风”,龙套在站堂助威时要如坚石一般,伫立不动;一旦跑起来犹如燕子抄水一般敏捷而轻快,有些舞台气氛、环境变化都靠龙套“跑”出来的。“跑”和龙套分不开,所以又叫“跑龙套”。这个名称是各剧种普遍采用的。
  
 可以看出龙套在旧戏班里这一行是不被人重视的杂行。但在表演里还是很重要的。由于他们演得杂,能多方面锻炼演员的表演能力。所以在科班里,学员入科后,启蒙的舞台锻炼就是跑龙套。无论学什么角色,必须经过这个阶段,慢慢地再演配角、主角。
+
 可以看出龙套在旧[[ 戏班]] 里这一行是不被人重视的杂行。但在表演里还是很重要的。由于他们演得杂,能多方面锻炼演员的表演能力。所以在科班里,学员入科后,启蒙的舞台锻炼就是跑龙套。无论学什么角色,必须经过这个阶段,慢慢地再演配角、主角。
  
 
 其实不仅仅戏曲如此,有许多行业我们都是从”跑龙套“开始,逐渐熟悉并成为主角。
 
 其实不仅仅戏曲如此,有许多行业我们都是从”跑龙套“开始,逐渐熟悉并成为主角。

於 2020年4月28日 (二) 21:48 的最新修訂

 跑龍套

成語: 跑龍套

拼音: pǎo lóng tào

成語釋義

「龍套」是傳統戲曲角色行當,指跟班、隨從、兵卒等小角色,因所穿的戲裝為龍套衣而得名。「跑龍套」原指在戲曲中扮演配角,後比喻做無關緊要的事,起次要作用,或專做跑腿、服務性工作。現在也指電影裡面的群眾演員。

成語示例

剛開始我跑跑龍套,後來我演上了主角。[1]


成語來歷

在戲曲舞台上,許多角色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人物就得一個演員扮演,哪怕就是個一言不發的配角也是如此。唯獨戲曲舞台上的龍套演員不僅僅扮演一個角色,而是扮演「大家」,「千軍」、「眾將官」、「嘍囉們」、「小子們」、」校尉們「……。龍套不同於戲曲舞台上演配角的演員,凡是有名有姓或有具體身份的都是以一個演員演一個角色出現的,如:家人、報子老軍、更夫等都不在龍套之列。龍套在台上出現不是個體,而是整體,以「堂」為單位(四人為一堂)。雖然,有時頭旗(四人中的第一人)要為將帥帶馬遞鞭、應差回話,但出場主要還是以整體一堂出現的。

為什麼叫龍套呢?眾說紛紜而且似乎都有道理:有人認為,按戲曲的習慣,有些行當的角色是以穿戴服裝名稱來命名的。如旦角叫「青衣」就是因常穿青褶子而得名的。衙役因常穿青袍得名「青袍」。龍套也是如此龍套穿的雖有紅、黃、綠、藍、白黑各色,但都是繡龍的,所以叫「龍套」。有的老藝人說因為早年間在神話戲裡有跳龍形的,如《金山寺·水斗》,這些跳龍形是龍套來演,是專業「龍套」。

也有人認為在帝制時期,什麼事情總是把皇帝放在第一位,由於有些演員在演皇帝侍從時,穿的繡龍的帔。雖說,出場時侍從是第一個,只能說是(指皇帝)前面的套子而已,「龍套」這個詞就傳下來了並無深奧意義。還有的說,從前並沒有這一行,由於有了名角制,這些群眾角色名演員不演,就形成有些人專門演群眾角色,後來就發展成了專業龍套。這種專業龍套還有了組織,有時,他們不屬於戲班,今天在這個班子,明天在那個班子流動性很大。貌似今天的群眾演員。

原來,龍套還講究唱和表演,慢慢地就只在台上走和跑而已。關於這方面的說法還很多。總之,在戲曲舞台上演群眾角色的,但又不是單獨的演配角的演員就是「龍套」。具體的說,他們不是一個人演一個角色,而是演一個「集體」的角色。

他們扮演的角色很雜,又都是小人物,動作台詞不多,但在演出中也很重要。如《十五貫》況鍾在公案上提筆點不下去,怕冤枉好人,左右為難時,龍套的喊威聲,加強了這場戲的緊張氣氛。《斬馬謖孔明馬謖對話時,孔明為了嚴肅軍紀要斬馬謖,而馬謖赴刑前泣別的話,使得孔明也很難過,這時龍套喊一聲提醒了孔明,孔明猛醒,忍痛地下令斬掉馬謖。所以龍套的表演也不容忽視的。

文堂龍套的表演除了「跑」,則以靜為主。即便演武將的隨從兵丁,也和武行的翻打不一樣,他着重走陣式擺隊形或站門助威。有時整齣戲,龍套在官員後面一直站着不動,所以叫「文」堂。站的時候多,又叫「站文堂」。

跑龍套龍套不僅有站腳助威「靜」的表演,還要有「動」(跑)的表演。台上各種集體上下場的隊形、各種舞台部位的變換,都得靠龍套「跑」出來。所謂「跑」,除在戰場以外,常指快走的意思,因為他們的台詞唱腔少,常常是無聲的表演,所以變化要快,動作不能遲緩否則會使戲拖沓、鬆散。龍套表演講究「站如釘、走如風」,龍套在站堂助威時要如堅石一般,佇立不動;一旦跑起來猶如燕子抄水一般敏捷而輕快,有些舞台氣氛、環境變化都靠龍套「跑」出來的。「跑」和龍套分不開,所以又叫「跑龍套」。這個名稱是各劇種普遍採用的。

可以看出龍套在舊戲班里這一行是不被人重視的雜行。但在表演里還是很重要的。由於他們演得雜,能多方面鍛煉演員的表演能力。所以在科班裡,學員入科後,啟蒙的舞台鍛煉就是跑龍套。無論學什麼角色,必須經過這個階段,慢慢地再演配角、主角。

其實不僅僅戲曲如此,有許多行業我們都是從」跑龍套「開始,逐漸熟悉並成為主角。 [2]


參考文獻

  1. 每日一詞:跑龍套,百家號中國日報網
  2. 經常說的「跑龍套」出處原來在這裡,百家號秦聲戲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