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趣說黃山(楊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趣說黃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趣說黃山》中國當代作家楊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趣說黃山

黃山美,美不勝收,美的勾魂攝魄,美的教人不忍離去。

說起黃山,詩者、學士、畫家、旅人,幾乎都是這般眾口一詞。不多說,就說唐代詩人李白遊覽黃山後留下的「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這詩句,人們不是至今還在傳誦嗎?

天地造化,鬼斧神工,面積1200平方公里的黃山,自然風光確是如此這般,讓人嘆為觀止!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又有傳說,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遂改名「黃山」。

黃山共有72座山峰。36座大山峰中的蓮花峰、光明頂、天都峰,並稱黃山三大主峰。

據說黃山的形成集八億年地質史於一身,融峰林地貌、冰川遺蹟於一體,兼有花崗岩的造型石、洞室、泉潭、溪瀑等豐富而典型的地質景觀,形成了「前山雄偉、後山秀麗」的地貌特徵。

黃山前山的雄偉,主要體現在山峰的崔嵬雄渾,後山的秀麗則山岩峻峭、林木秀逸。其中的三大峰七十二小峰錯落有致:有的劈天摩地,有的雲凝崢嶸,兼具了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峨眉之清秀、衡岳之煙雲。

幾乎黃山著名的山峰,都有神奇的傳說。

比如天都峰,原稱「天子都」,據說因它雄偉秀麗、神秘莫測,傳說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

比如蓬萊三島,傳說是唐代玄宗皇帝和愛妃楊玉環魂魄聚會的地方。

比如仙人曬鞋,因排雲亭前右側有二石,如一雙鞋整齊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曬,傳說這是太清和妙真兩仙在山門前曬靴,以曬鞋為號前來幽會,神仙也有不了情。

比如夢筆生花,傳說是詩人李白來到黃山,見山峰競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詩興大發,高聲吟誦。李白吟詩驚動了獅子林禪院的長老,長老米酒款待並筆墨伺候李白,李白趁酒興奮筆題詩,寫畢將毛筆順手一擲,毛筆翻翻搖搖從空中落下插入土中,而後告辭長老雲遊而去。長老送走李白回過頭來不禁大吃一驚:剛才李白擲下的毛筆這時已化成一座筆峰,筆尖化成了一棵松樹,矗立在散花塢中。

說到猴子觀海,就更神奇了。傳說原太平縣城仙源村有一戶姓趙的書香人家,有個女兒名叫賞珠,生得聰明美麗。離仙源村不遠的黃山北海山中深處有一個洞,洞裡有個靈猴在山中修煉了3600年,會36變。一天,靈猴見賞珠生得俊俏頓生愛慕之心,變成一個白面書生,自稱是黃山寨主孫廣文的公子孫俊武,於傍晚來到趙家門前,以天色已晚為由要求借宿一晚。趙家老夫婦見他長得俊秀,衣着華貴,斯文有禮,便信以為真,高興地留他住宿並設宴招待。酒飲三杯後孫公子便向老夫婦陳述對賞珠的愛慕之情,央求納他為婿,發誓侍奉二老頤養天年。老夫婦聽他甜言蜜語,非常喜悅,賞珠也對才貌雙全的孫公子極其歡喜。次日一早,趙家夫婦回孫公子話,他聽了歡喜若狂,差點露出原形。靈猴回洞後,急忙把大小猴子變成人,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去仙源村趙家迎親。賞珠被抬到洞府,

只見陳設富麗,賓客滿座。夜深宴席散後,孫公子被賓客擁入了洞房。一覺醒來,賞珠發現孫公子長了一身絨毛,大吃一驚。原來,孫公子酒醉後現出了猴子原形。

賞珠非常惱恨,乘靈猴爛醉熟睡之機逃走,直奔家中。靈猴酒醒後,知道自己露出原形驚逃了賞珠,便喝令眾猴出洞尋找,但追到山下芙蓉嶺,也不見新娘的影子。靈猴自從失去賞珠後天天朝思暮想,每天攀上洞後邊的懸岩,坐在石板上朝着東北方向的仙源村呆呆地眺望,長年累月便變成了石猴,這就成了人們說的猴子觀海的黃山景觀。

說到黃山景觀,當然得說「四絕」:奇松、雲海、怪石、溫泉。

黃山奇松,與山峰依勢而長,剛毅挺拔,蒼鬱枝虬:有的破石而出,向天爭雄;有的以云為乳,臨危不懼。黃山松大都長腰不長身,幾乎棵棵長臂向陽,如迎客松、黑虎松、臥龍松、連理松、蒲團松、蒲團松、探海松、接引松、龍爪松、豎琴松等十大名松最具代表性。

黃山雲海,如煙如雪,如海如濤,常年在千峰萬壑之間翻飛涌動,把黃山變成了東、西、南、北四個「海」。

黃山怪石,形態各異,似乎每座山峰上都有怪石,而且從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天氣觀看,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常言道,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黃山處處飛瀑鳴泉,溫泉噴涌。著名的瀑布有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溫泉更是數不勝數。因此,黃山的「四絕」、「三瀑」和溫泉,千百年來引得無數人物擊掌讚嘆,使得關於黃山的詩賦畫作,層出不窮。明代傑出旅行家徐霞客曾感嘆說:「薄海內外無如微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我這次到黃山療養,正值梅雨時節。上山那天,風不斷,雨不斷,雲不斷,霧不斷。我在煙雨朦朧中穿越松風林濤,登爬山峰崖脊,覺得水彩畫一般迷迷漓漓的黃山,似乎更有萬種風情。

黃山是美的。上山下山,卻是很辛苦的。不用說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就是中國當代那位偉大的老人,他在1979年復天復出後,也曾前來遊覽黃山。他游罷黃山下山時說了一句如他坦蕩胸懷的話:「我看黃山多雄偉,黃山看我多狼狽。」

然而,也有不怕辛苦長年累月在黃山山道爬上跑下的人,就是那些黃山挑夫。

那天,我們正氣喘吁吁地爬登曙光亭,突然感到身後砰砰的腳步聲緊跟而上,「讓、讓、讓」的吆喝聲呼喝而來。我們閃在一旁,便見一列光着身子、挑着擔子、揮着拐子的黃山挑夫,在夾窄的山道上健步而上又健步而去。他們手中的那根拐子,登山時點地支撐腳力,感到肩上沉重支持不住了,便橫支在扁擔底下平衡擔子;休息時則用來支撐擔子使擔子不放地下,人悠然地在一旁扶着擔子抹汗、交談、唱小調----我採訪過這些黃山挑夫,他們大多數人是山下湯口一帶的農民,也有從安慶等地來的民工;他們每天從山下挑一百多斤重的諸如水泥、磚塊之類的物品上山,爬登五六十里險要的登高山道,才掙20元的辛苦錢。然而,山上修建樓台亭閣的沙石杉木,就是他們這樣一擔擔、一條條、一塊塊地挑上山,槓上山,背上山來的!當然,也有專抬竹轎子抬遊客上下山的黃山挑夫,這雖是一種兩得其便的服務,卻多少讓我看出其中有人「黃世仁」和「楊白勞」的影子----黃山挑夫雖然生活艱苦一些,但他們都很樂觀,也很敬業,讓我感覺到他們就象是破石而出的黃山松,在艱苦的磨練中展現着一種咬緊山峰不放鬆,也敢與群山爭雄的氣概!

我在山道上回望黃山挑夫的身影,乍一看,覺得黃山的雄偉峻美與黃山挑夫的艱苦奔波,似乎構成一幅不怎麼協調也不怎麼般配的風景。但我仔細琢磨,深層次地想想就感到,黃山松的不凡氣概和黃山挑夫的獨特人生,不都體現了一種頑強不屈的拼搏精神嗎?而這種世代相傳的拼搏精神,是黃山的靈魂,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創造美好生活的源泉啊!

因此我要說,黃山是美的,黃山挑夫也是值得我們敬仰和讚美的![1]

作者簡介

楊 宇,中國旅遊散文創作金牌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