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超短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超短波是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

汉字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1]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像磁铁般地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因为那中国人的情思已经浓缩为那最简单的横竖撇捺[2]

名词解释

超短波(ultra-short wave)亦称甚高频(VHF)波、米波(波长范围为1米至10米),频率从30兆赫至300M赫的无线电波,传插频带宽,短距离传播依靠电磁的辐射特性,用于电视广播和无线话筒传送音频信号,采用锐方向性的天线可补偿传输过程的衰减。

在专业音响领域,V段无线话筒的频率稳定度稍差,价格相对较低,但容易出现频率漂移现象,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可以使频率稳定度达到满足需要的水平。

超短波也称“米波”。指波长从1米到10米(相应的频率从300兆赫到30兆赫)的无线电波段。与短波传播不同,无电离层反射,而是依靠电离层散射来实现远距离传播。用于导航、电视、调频广播、雷达、电离层散射通信、固定和移动通信业务等。

传播

超短波传播(ultra-short wave propagation),波长为1~10米(相应频率为30~300兆赫)的电波经电离层的传播。超短波电离层传播有散射传播和透射传播两种主要形式。 [2] 自1950年H.G.布克和W.E.戈登提出超短波对流层散射传播理论以后,D.K.贝利等人使用大功率发射机和高灵敏接收机进行电离层超短波散射传播,建立了超短波、超视距、低电离层散射通信电路,通信频率约为30~60兆赫。这种散射机理是利用85~100千米高度的电离层不均匀体的散射作用,通信距离为1000~2000千米,适于跨地区或岛间通信。这种通信方式最大特点是不受电离层扰动的影响,尤其适合高纬度地区和跨极光区使用。但通信容量低,一般只能通一路电话或四路移频电报,而且与短波设备相比体积庞大,费用昂贵。1957年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它能用超短波电离层透射传播方式作为空间飞行体与地面通信联系的重要通道。这一传播方式具有空间飞行体遥测遥控系统所需要的理想的频率窗口。同时,又为电离层探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在透射传播方式中,为了保证对空间飞行体的高精度定位跟踪,须对跟踪系统所测的距离、距离变化率、仰角和方位角等参数的电离层折射误差进行修正。另外,超短波导航卫星使用两个相干的频率以消除电离层介质的不均匀性所造成的多普勒频移,从而提高导航精度。

通信

利用30~300 兆赫波段的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通信。由于超短波的波长在 1~10米之间,所以也称米波通信。整个超短波的频带宽度有 270兆赫,是短波频带宽度的10倍。由于频带较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传送电视、调频广播、雷达、导航、移动通信等业务。

超短波在传输特性上与短波有很大差别。由于频率较高,发射的天波一般将穿透电离层射向太空,而不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所以主要依靠空间直射波传播(只有有限的绕射能力)。像光线一样,传播距离不仅受视距的限制,还要受高山和高大建筑物的影响。如架设几百米高的电视塔,服务半径最大也只能达 150公里。要想传播得更远,就必须依靠中断站转发。

超短波的波长较短。因而收发天线尺寸可以较小。在短距离通信时,只需要配备很小的通信设备,因此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电话交换技术相结合,移动电台可以通过电话交换机以拨号方式与其他移动电台构成双向通信电路,称作无线电话 (或移动电话),并可与市话网互通,形成方便灵活的通信网。最小型的移动电台为手持式,重量不足1000克。记者随身携带进入现场采访,在几十公里范围内随时可与编辑部保持联系。如果带有文字传真、图像传真或用便携式计算机编写稿件的设备,则可将采访到的稿件或照片当场发回编辑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