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赵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林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
出生 1954年11月8日
北京
国籍 中国
母校 武汉大学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知名作品 《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西方文化概论》、《西方哲学史》

赵林,1954年11月8日出生,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1],国家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主要教学研究方向: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基督教思想史。

已出版《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西方文化概论》、《西方哲学史》等学术著作、演讲集和高校教材18部,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主讲的"西方哲学史"和"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课程于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首批上线课程;主讲的"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于2013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上网播出。

个人经历

1954年赵林出生于北京市,但自幼却在武汉外祖父、外祖母家长大。外祖父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1973年赵林与他的几十个同学来到鄂北襄阳县朱坡公社插队,在那里当了两年的"新式农民"。1975年,他被武汉市煤炭公司招工进了城,并被派驻山西省大同市当了一名煤炭采购员。

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时,赵林赶上了这趟以平等竞争上大学的头班车。

1978年初考入武汉大学,苦读十年,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导师刘绪贻)和哲学博士(导师杨祖陶)学位;

1981年,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武大哲学系的研究生,但该系却以"政治不合格"而拒绝录取,后在学校领导的协调下,转投历史系。

1985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任教;

1988年任讲师;

1993年任副教授;

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9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1999年8月,赵林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第四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七位评委之一;

2000年8月作为主教练率武汉大学辩论队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大专辩论会上夺取冠军;

2001年8月率武汉大学辩论队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并获亚军。

2002年、2003年、2005年赵林在央视百家讲坛做过5场讲座;有"中西文化比较"、"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奥林匹克竞技会"和"特洛伊"等专题。

社会职务

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

西方哲学、西方文化

所获荣誉

他的课被评为2001年武汉大学首批名牌课程,并获得2000年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3年被评为武汉大学首批"十大名师"之一[3]

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6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师"称号

2007年武汉大学"我最喜爱的十佳优秀教师"称号[4]

2007年全国高校教学名师

教学课程

《西方哲学史》、《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西方文化概论》、《古希腊文明的兴衰》、《古希腊哲学》

个人著作

1.《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21.6万字,独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初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再版。

赵林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2.《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30.2万字,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3.《文明形态论--文明发生与形态嬗变》(28万字,独著),台湾汉忠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4月版。

4.《黑格尔的宗教哲学》(23.4万字,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2005年5月再版。

5.《西方宗教文化》(32万字,独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再版。

6.《卢梭的忏悔--虚浮社会下的人生哲学》(17万字,独著),台湾汉扬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月版。

7.《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25万字,独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8月初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再版。

8.《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19万字,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初版;2005年5月再版。

9.《中西文化分野的历史反思》(29万字,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10.《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19万字,独著),东方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1.《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25万字,独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12.《在上帝与牛顿之间――赵林演讲集(1)》(19万字,独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5月版。

13.《在天国与尘世之间――赵林演讲集(2)》(19万字,独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5月版。

14.《暮色中的十字架――赵林随思录》(19万字,独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5月版。

15.《西方哲学史讲演录》(34万字,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16.《传统氤氲与现代转型--中西文化三人谈》(21万字,与郭齐勇、温伟耀教授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版。

17.《西方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

学术成就

最近新出版的有:《西方哲学史》(与邓晓芒合著)、《西方文化概论》、《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西方哲学史讲演录》、《在上帝与牛顿之间(赵林演讲集1)》《在天国与尘世之间:赵林演讲集(2)》、《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暮色中的十字架:赵林随思录》;与杨熙楠合著的有《人神之际》、《神秘与反思》、《比较神学与对话理论》、《历史的启示与转向》;与邓守成合著《启蒙与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历程》。

已在大陆和台湾出版《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文明形态论》、《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西方宗教文化》、《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中西文化分时的历史反思》等8部个人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各级科研课题6项,其中国家社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

人物轶事

"潘晓"大讨论

1980年前后,《中国青年》编辑马丽珍、马笑冬捕捉到青年中普遍存在的苦闷心态,于是定下"人生观讨论"这个选题,并在青年中展开思想调查。其间,她们结识了北京经济学院的大学生潘祎和北京市羊毛衫五厂的女工黄晓菊。编辑发现,潘祎和黄晓菊对于人生的悲观和困惑颇具代表性,于是向二人约稿,并把他们的稿件修改拼合成了《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一文。署名则是在二人姓名中各取一字,这就是"潘晓"的由来。

对于潘晓来信,编辑马丽珍这样评价:"它实际上是一份思想典型材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青年思潮,而且基本是取材于黄晓菊的来稿,吸收了潘袆的一些语言,还吸收了座谈会听来的东西,说它是'编'出来的不符合事实。但也不能因此说黄晓菊、潘袆就是'潘晓'。'潘晓'是个思想典型人物,不是一个真人,不能个性化。"

尽管潘晓其人并不存在,但潘晓来信确实道出了黄晓菊、潘袆等一大批青年人的真实心声。

"潘晓"之一的黄晓菊就曾亲眼看到下乡知青为争取回城机会不惜吞玻璃自残;她向好友谈起男友参与"四五"运动却被好友向组织告发,导致初恋告终;为了工友的利益她向领导提意见,却成了出头鸟,被工友讥笑。那时,主流意识形态仍然宣传着忘我精神和大公无私,现实生活中人人却都为自己想。面对社会价值观出现的巨大断层,人们充满怀疑,无所适从。潘晓来信就在此时诞生了,反响之强烈超出任何人的预想。文章发表后,杂志社电话不断,读者来信铺天盖地,还有很多读者自费从不同省份来到杂志社诉说感想。

在那场为期半年的"潘晓"讨论中,全国上下数百万人读到了这思想交锋的片断,多达六万人写信热情参与其中。讨论结束后,所有的信件被集中销毁,绝大多数参加讨论的人都在此时各揣想法,再奔前程。

但是赵林不同。

赵林

来自 喜马拉雅网 的图片

"我当时在武大历史系读书,但是我喜欢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些问题。文革造就了很多人最早对于世界的看法和思考。高考的时候,我的一二三志愿全部填的是哲学,第四志愿才是历史。不过后来招生的时候,阴差阳错,偏偏就被招进了历史系。"

大学生赵林和那个时代多数的年轻人一样,下乡、招工的经历使得他并不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但是时代的扭转太快,却总让这一代人提前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事艰辛。那是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饱含着人生经历的痛苦和创伤,末尾写着:"我相信青年们的心是相通的……"

"我刚看到5月份的杂志就写了信。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很多人觉得这封信的观点比潘晓的原信更加'异端',所以编辑部掂量了两个月,才发出来。那封信是写给'潘晓'的回信,并没有主题。发表的时候,编辑把信中的一句话提出来作为主题,这句话就是--'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直到今天,我也相信,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

这篇"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落笔于仲夏,直到80年的8月份才发表出来。但是迟到并没有影响它的震撼力--它的出现,很快把"潘晓讨论"带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只不过,这次讨论风暴的中心,由那个被编辑拼凑出来的人物"潘晓",变成了武汉大学历史系的青年学生赵林。

"不是每一个人都赞同我的观点。武大里边最方便,各单位、各院系搞讨论会,就把我'邀请'去参加讨论--其实就是接受批判。但是我忍不住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就开始和他们辩论。我喜欢辩论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最开始去参加讨论,手里可能还拿着纸条,记着要点,后来渐渐就不用了。可能第一次登台演说还有点紧张,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快就练出来了。"

赵林在82年的春天毕业,报考了哲学系的研究生。但是一年前的讨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他在考分领先的情况下,依然梦想破灭。

"考虑到我的'自由化','主观唯心主义',人家没有同意让我上哲学系的研究生,最后被调剂到历史系,读美国史。在我毕业的时候,刘道玉校长找我谈话,对我没读成哲学系表示歉意,但是这时候三年已经过去了。"

85年研究生毕业后,赵林选择了留校--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做不了别的,愿意留在学校里做学问。"

诗云"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但是此诗并不适用于赵林。尽管两次与自己喜欢的专业擦肩而过,但是他并没有"忘归"。1993年,他终于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并在三年后,顺利拿到西方哲学博士学位。

"当初我那封信里的观点是,外部环境再恶劣,也是可以通过个人奋斗改变的。我自己的经历也在不断印证我当初的观点:本科,没读成哲学;硕士研究生,没读成哲学,可是最后博士研究生,终于读成了--通过个人奋斗而改变命运--还是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

折叠百家讲坛 赵林曾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但最终选择了离开。他认为《百家讲坛》的致命弊端是:让学者为了讲故事而牺牲学术,这种短、平、快的方式,会让观众丧失理性的反思能力,丧失阅读和思考的功能。

从2003年的几次录制开始,CCTV百家讲坛就已经开始了和武汉大学的合作。校内几位以"嘴"闻名的教授分别登台讲座。赵林在这一年的年中和年末,两次登上生科院的讲台,作了题为"中西文化精神差异"和"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的讲座。

这两次自由选题的讲座顺利地通过了层层筛选,最终在"百家讲坛"顺利播出。就在大家都以为事情会顺利进行下去的时候,情况却起了变化。

2004年的冬天,赵林赴京录制后续的节目。就是在此时,他第一次知道"百家讲坛"改版的要求。

"希望我讲西方文化,但是电视台节目有要求,不要讲基督教。西方文化一旦离开了基督教,就很难讲下去了。所以最后想了个折衷的办法--'那我就讲基督教出现以前的西方文化吧',这才有了后来关于希腊文化的讲座。"

而题材的限制远非这么简单,"最初定下的是四期节目,我和节目组商量着定下了前两期的题目,奥林匹克竞技会和特洛伊"。早在那时开始,节目组的选题就已经初步显露了他们在市场上的倾向--这两次的选题恰好符合了当年的雅典奥运会和引进大片《特洛伊》的市场热点。

这两期的讲座在一年以后经剪辑播出了,但打乱主讲人原本思路的剪辑,却很难使赵林满意。节目播出的2005年底,赵林正在香港访问,并未能看见这次节目播出的情况,而早在几个月前,他和"百家讲坛"的合作,就因为出现不可弥合的分裂而无限期搁置了。

"'奥林匹克竞技会'和'特洛伊'之后的两个选题,是关于希腊悲剧和命运的。这两个命题原定于在春节后录制,但是由于时间和我腿部受伤的缘故,却一再延宕。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在节目的形式上出现了分歧,他们希望我列出讲座的提纲供节目组审阅。"

"我从来没有用过讲座提纲,就算有,也不会照着念。既然他们要,我就写给他们了,第一次写了几百字,节目组说太简单,我又扩充到一千多字--还是不行,他们希望我把讲座中的方方面面都写下来,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典故,每一个笑话……"

赵林的语速很快,即使考虑到讲座时为照顾效果而故意放慢,一场1个小时的讲座下来,整理发言稿,总能有16000字上下--赵林最终提交的提纲,始终没有超过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

"我在全国各大学讲座几百场,从来没有一场用过讲稿和提纲,也很难按照提纲一点不差地读下去--即使是一场主题相似的演讲,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我也会讲得不尽相同。"

"搬家风波"

首先,赵林老师一直是武汉大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之一,是学生心中的"明星"。

2007年3月,武汉大学BBS珞珈山水上就有关于赵林要离开武大到厦大的众多帖子,武汉大学的不少学生甚至认为,这么好的老师要离开,是武大个性之殇,很多人还提出了大学人才流失的问题。而厦大在此事上则表现低调。如果赵林来厦大,他将是继易中天之后第二位到厦大的"武大四大名嘴"之一。

4月5日,赵林发给学生的一封邮件在"珞珈山水"上公布,邮件中说:"我确实准备去厦门大学,至于原因,我会在临走之前公开向同学们表白。"

2007年, 5月中旬,厦大相关部门证实,厦大已经礼聘赵林为教授,相关手续已经寄到武汉大学。

顾海良与赵林之间的这次交谈直至凌晨。顾海良说,愉快交谈之后,赵林痛快地说:"不走了!"赵林表示,只有不走了,他才不会有任何的顾虑,对得起学校,对得起同学们,也有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

人物评价

向全校学生开设"西方哲学史"、"西方文化概论"等公选课,深受学生欢迎,在武汉大学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四年上学期间没听过赵林老师的课,就等于没上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校内的一次辩论赛,赵林老师做的评委和总结。可赛后他也被别人给评价了一番:一副文者不羁的大将之风,说话如行云流水,娓娓道来,最后的一席话,几乎比整个辩论赛都精彩。

视频

友朋会导师赵林教授:大航海时代(一) 2019年1月31日发布

友朋会导师赵林教授:大航海时代(二) 2019年1月31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