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赵文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文津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1.2.1
北京市
国籍 中国
职业 矿产勘查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赵文津,(1931.2.1-) 北京市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曾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何梁何利奖专业评委。现任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委员会主任、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顾问组组长。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因完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深部探测并获得多项重大发现,荣获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1]。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

主要经历

赵文津(1931.2.1-) 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北京市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曾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3],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何梁何利奖专业评委。现任研究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委员会主任、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顾问组组长。因完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深部探测并获得多项重大发现,荣获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50年代先后在安徽南部找铜矿和四川西昌地区找矿有多项发现,特别是发现了钛、钒、铁矿多个巨型矿床,而获地矿部1980年评为《30年找矿功勋物探大队》称号(获集体奖)。因发展物探新技术有贡献,1998年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发的首届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先后发表论文80多篇,研究报告及专著5本。

赵文津院士曾于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首届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奖,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近20年主要从事深部调查和岩石圈研究,认为这是21世纪地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内容,要在新地学观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地球的问。因为地球的半径是6300公里,中国 的地壳厚度在30~80公里,矿产和地震都发生在地下深处,地表调查对了解地下深部情况是非常有限的。为了获得地下更可信的知识就必须加强对地下深部的调查研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研项目

(1)任地矿部深部调查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了中法合作的"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地壳和上地幔研究",以后并长期主管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2)任中国岩石圈委员会地学断面协调组组长,组织了四大部门联合编制全国11条地学大断面计划,召开了东亚地学大断面学术研讨会,组织和推动了亚东-格尔木地学大断面研究,完成地学大断面数字化开发等;

(3)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国际合作喜马拉雅与青藏高原深剖面调查与综合研究》(INDEPTH项目),此项工作持续了三个阶段十多年,取得的主要科学成果有10项。

作品发表

仅通过INDEPTH项目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就有10篇以上。

受聘情况

2016年5月受聘为河北省廊坊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2017年9月受聘担任石家庄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

视频

首都科学讲堂 | 赵文津院士:我们到火星去干什么?2020年11月28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