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生(张明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赵先生》是中国当代作家张明重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赵先生
民国年间,豫西南赊旗店有一医馆叫“广寿堂”,坐堂的郎中叫赵天福。
赵家累世行医,到赵天福已是第七代。赵天福深得祖传医方,又勤学好研,使得医术更加出神入化,往往能药到病除,很快在赊旗店方圆百里声名远播。再加上赵天福为人忠厚老实,菩萨心肠,穷苦百姓来看病往往施方舍药,分文不取,更让百姓感恩戴德,尊称其为“赵先生”。
一天晚上,赵先生关了店门,正准备休息。突然,门外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赵先生连忙问:“有什么事?”门外有人说:“家里人得了急症,想请赵先生医治。”
人命关天,赵先生不敢怠慢,他连忙打开店门。一群人抬着一个担架冲了进来,担架上一个人正捂着肚子痛苦地呻吟着。为首的一个大汉拍着桌子,大声嚷嚷:“快给我们二当家的瞧瞧。”
二当家的?赵先生一愣,仔细再看这群人,一个个凶神恶煞,身上不是背着长枪就是挎着大刀,活脱脱的就是一群土匪。
赵先生定了定神,说:“敢问诸位家住哪里?”
大汉眼一横,说:“不瞒你说,我是七峰山的大当家。”
赵先生一惊:早就知道赊旗店北八十里外七峰山上有一群土匪,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尤其是那个“二当家”,人称“活阎王”,更是坏事做尽,好事一件也不干。
见赵先生沉思不语,大当家嚷道:“啰嗦什么,快点看病,少不了你的大洋。如果敢耍花招,把你的脑袋砍下来当夜壶。”
赵先生微微一笑,说:“我是当郎中的,就是给人看病的。来的都是我的病人,我自会全力救治。各位大可放心。”说完,连忙拉过“活阎王”的胳膊把脉,又按压了“活阎王”的肚子几下,说:“二当家是酒肉吃得太多,淤积在肠内。无妨,一剂汤药服下便可全愈。”
说完,赵先生亲自抓药生火熬制。很快,一碗汤药熬成。赵先生亲自伺候“活阎王”服下。不一会儿,“活阎王”的肚子“咕咕”叫了几声,脸上痛苦的表情也消失了。他对两边的人说:“我要拉肚子,快扶我到外面去。”
过了一会儿,“活阎王”神采奕奕地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大当家说:“大哥,我全好了,没事了。”转身又对赵先生说:“你可真是个神医呀!谢谢啦。来人呀,打赏。”
赵先生接过一个土匪递过的一袋的大洋,放在柜台上,笑着说:“不用谢。二当家的,我再给你熬制一碗汤药,去去病根,你就全好了。”
赵先生又亲自配药,熬制了一碗汤药端给“活阎王”。“活阎王”满脸敬佩地看着赵先生,接过碗,一饮而尽。他向赵先生抱抱拳,转身要走,却突然面露痛苦,双手捂着肚子,大叫一声“好痛呀”。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就摔倒在地上,七窍流血,抽搐了几下,不动了。众土匪惊呆了,等反应过来慌忙去扶,“活阎王”已经去见真阎王了。大当家抽出手枪,指着赵先生,红着眼怒吼道:“你救了他,为啥又杀了他?”
赵先生气定神闲地坐到椅子上,说:“救他是我做郎中的本份,杀他也是我救人的本份。事已至此,要杀要剐,你们看着办吧。”说完,端起柜台上的一杯茶,轻轻啜了一口,笑眯眯地看着大当家。
大当家愣住了,他挥手制止了拿着刀枪想往前冲的土匪,直盯盯地看了赵先生一阵,然后低吼道:“抬上二当家,我们走。”
一群人七手八脚地抬起“活阎王”,放在门外的马车上,呼啸而去。
据说,从那以后,七峰山的土匪很少再欺压穷苦百姓。打劫时,遇到赊旗店的客商,也挥挥手放行了,偶尔还会问到赵先生。有胆大的客商向一个小土匪打听他们怎么知道赵先生的,小土匪一五一十地告诉客商那晚发生的事情。赊旗店的人们这才知道赵先生还做了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有人向赵先生问起这件事,赵先生闭口不语,只是低头把脉,细声向病人询问病情。人们更加敬重赵先生了。
赵先生活到九十六岁,无疾而终。出殡之日,赊旗店万人空巷,人们争相去送别这位济世良医。[1]
作者简介
张明重,河南省南阳市作协会员,社旗县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