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走进碎读时代(刘文波)

走进碎读时代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走进碎读时代》中国当代作家刘文波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走进碎读时代

读书,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的文化素养。古代文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佳句,把读书喻为卧读。讲的是有一卷在握,山川犹如在胸,大海好似藏心,天装一指间,地盛一脑里。

读书,一能涵养性情,亦可修练道德。人静风清的黄昏,一张舒适的楠竹靠椅,一杯浓浓的富硒绿茶,手捧一本内容精彩的佳书,心静气和的阅读起来,指尖轻轻摩挲书页,会发出猎猎沙韵声,你会感到何等的陿意。

读书是一种生活的享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心情枯燥烦闷时,读书能心情愉悦。意向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心情,看清前进方向。心情愉快开心时,读书能发现快乐,充实精神生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人生中一种最美好的享受。

读书是人生一门不可缺少的必修课,阅读书籍能够让人更加透彻的感悟人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有人说书是灯能照亮了前方的路,书是桥能读接通彼岸的天,书是帆能推动人生的船。生活有读书而充实,人生有读书更精彩。

读书也是一种人生情趣的修养,素质的升华。没有读过书的人的人生,犹如山间竹子一样空洞无物,就象空心莲花白一样华而不实,没有深厚的底蕴可言。读书一种感悟人生的快乐,读杜甫的诗会使人感悟民间的辛酸人生,读李白的诗会使人领悟山川江河的秀丽,读鲁迅的范文会使人认清呐喊的意义,读巴金的佳章会使人感怀未来的希望。一本书都是一面镜子,透照着大千世界的沉浮和变迁。

读书更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进化,“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一种自我进化的过程。一本书会描写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会使人聪明,读诗会使人幽雅,读史会使人睿智。“悬梁刺股”,“萤窗映雪”,勤奋读书从来就是中华儿女毕生追求。读书造就一种优雅素质,读书塑造一种可贵精神,读书升华一种向上思想。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络的悄然介入,不经意间,人们细读深研的读书习惯,已经发生彻底的改变。

当今的中国,国强民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网络文化普及千家万户,互联网络不仅分解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也进一步溶合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彻底地颠覆了人们书籍的阅读习惯。

过去人们读一本厚厚的书,只要专心至致聚精会神,就很容易被书中的情节内容所吸引,书与人很快融为一体,能达到神移默化的效果。现在阅读要的是知识面,讲的是宽领域,求的是多层次全方位。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许许多多的新事物、新学科、新观点、新词汇、新东西象雨后春笋般的暴发开来,铺天盖地的展现出来,现在仍然用过去传统细嚼慢研的阅读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如今科学文化大发展,经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大变化的需要,再也无法长时间去阅读一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再也无法对作品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而忽视了许多需要了解的新东西。

网络时代的到来,似乎已经粉碎了人们过去那种专注沉思的阅读习惯,似乎已经改变了人们过去那种如痴如醉的阅读风格。因而,人们不得不慎时度势,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容不迫地走进了碎读时代。

快捷高效的网络时代,网络阅读使传统阅读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也一同改变了人们大脑的工作习惯,同样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变得越来越零散破碎,越来越跳跃化收索化。

在当今日常阅读中,网络具有的视听效果,特有的图片传递;网络快捷的文字传输,集成互动综合递补的特性,都反映得淋沥尽致,方便快速可靠安全,极大地拓展了阅读空间。

电子书籍的阅读,比传统书籍的阅读更为方便更为快捷,电子网络的强大收索功能,为人们的阅读提供了海量的阅读信息,使阅

读的知识面更加的广泛,阅读的领域更加的宽广,阅读的涉及度更加的深厚。

网络时代的阅读,面对新知识的层出不穷,面对电子文化的日新月异,面对新事物新观点的不断丰富,自然而然地使阅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碎读时代

如今的电子网络阅读,几乎就是大量的搜索浏览,鼠标游动式的一扫而过,蜻蜓点水式的一掠而过,只求快速搜索海量浏览,不作细致品赏,不作深度阅读。

从某种角度来讲,人们已经失去了传统纸质阅读的特性,已经失去了传统纸质阅读深入解析的能力,已经失去了传统纸质阅读剖析文本的想象力。

这种网络上快速浏览碎读方式,出现在互联网时期形成的新型阅读习惯,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从电子网络多媒体渗透到传统纸质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书籍的表现形式,书籍是语言文字的载体,语言文字又是知识的源泉。人的一生,都和书籍分不开,都和阅读分不开。从上幼儿园直到大学毕业,都是阅读学习的好时光。

过去习惯于传统纸质阅读方式,茶前饭后捧一本名著在手,拈来即读手不释卷,读得废寝忘食,读得津津有味,总觉得有一种特美的享受。可是现在不同了,电子网络阅读普及之快,前所未有。小学生都会网络上搜索浏览,网络上选择性的阅读,也进入了碎读时代。

在这个国家强盛,人民富足的新时期,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巨大的变化,家家台式电脑普及,人人档次手机备有,网络阅读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碎读成为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在广大的农村,大多数农家都有电脑,手机基本也是成人皆有,年轻人成为了网络阅读搜索浏览的生力军,成为了电子网络碎读的带头人。

文海茫茫,书山浩浩,互联网电子传媒新阅读方式,丰富了人们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内涵。在如今电子网络时代,人们不仅要面对每天数以万计多如牛毛的纸质书籍,还要面对网络传媒无穷无尽的海量信息。

面对如此庞大海量的知识面,人们仍以过去那种慢条斯理的阅读方式,难以应对如今暴发式的知识传播速度,难以获取了解掌握如今井喷式的知识量,就要求人们不得不改变过去的阅读习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碎读这种快捷高效的阅读方式,才能适应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

人们面对浩如瀚海的知识量,就看能否具有一双识珠慧眼,能否在网络眼花缭乱的文山字海中,去弊吸真拮取精华,这将大大地考验着人们的阅读能力。

碎读这种新的阅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被人们所适应,被人们所喜爱,尤其年轻人情有独憧,它将为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掀开崭新的一页,它将会作出不可估量的历史性贡献。[1]

作者简介

刘文波,中华辞赋社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