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赤色梅艳芳

增加 8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赤色梅艳芳 ''' 》是 [[ 香港 ]] 歌手 [[ 梅艳芳 ]] 的首张个人 [[ 粤语 ]] 专辑,共收录12首歌曲,黎小田担任制作人,华星唱片出品。
1983年,《赤色梅艳芳》获香港唱片协会颁发白金唱片,并在东京音乐节获得“第十二届 [[ 东京 ]] 音乐节亚洲特别奖”、“TBS奖”及“IFPI新人奖”。
==创作背景==
1982年,梅艳芳以一曲《风的季节》夺得第一届香港新秀歌唱大赛冠军,与当时的唱片业巨头华星唱片公司签下八年合约。公司对于梅艳芳的定位,一开始并不清晰,写什么她唱什么。直到TVB连续剧《香城浪子》的主题曲《 [[ 心债 ]] 》刚上电台宣传,就占据了冠军位置,华星公司这才决定给梅艳芳出唱片,投石问路。这张叫《心债》的同名大碟,只能算梅艳芳的“半张” [[ 唱片 ]] ,她只唱了其中6首歌。因为梅艳芳歌声如此沧桑,情感如此幽怨,又带着时代气息,唱片《心债》还是得到了市场认同,华星开始有底气给梅艳芳出真正的个人大碟,这就是《赤色梅艳芳》。
公司从《心债》确定,梅艳芳适合唱的类型,是那种情感很幽怨的 [[ 歌曲 ]] ,因此《赤色梅艳芳》走的是成熟幽怨女人的路线。公司找了很多适合梅艳芳声线的歌曲给她,主要以改编东洋音乐为主。这张专辑中有7首歌曲是日本音乐制作人创作的,《赤的疑惑》、《 [[ 千年女王 ]] 》都是后来大众较为熟悉的 [[ 歌曲 ]] ,尤其是《赤的疑惑》。《赤的疑惑》是日本电视剧《血疑》的主题曲,原唱是 [[ 山口百惠 ]] ,她的KEY比较高,梅艳芳要低一点,改编给梅艳芳的时候,降低了一点KEY。整张大牒包装设计独具心思,以六张 [[ 明信片 ]] 组合成一张歌词集。而设计师刘培基为梅艳芳精心打造的新造型亦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让她一举丢掉由于没有个人特色而顶了一年的“徐小凤第二”之名。[[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248,2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