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秋月(李景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赏秋月》是中国当代作家李彦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赏秋月
孩提时期对中秋节十分看重,节前有盼头,过后可回味。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八月十五的中午可以吃一顿好饭,还有成堆的焖玉米熘倭瓜煮毛豆蒸红薯,还有诱人的苹果梨桃大红枣,特别是能够吃上香香甜甜,里面包着青红丝核桃仁的月饼。当然拜月才是正儿八经的大事,那种让小孩子感到神秘好奇,洋溢着浓烈的地域传统和乡土气息的仪式,让我一辈子难忘。
天一黑,邻家的孩子们就凑到一起,东一家西一家地跑着看谁家拜月的贡品多,到了谁家家长们也都会给孩子们些水果吃,很是开心。谁家先迎到月亮,孩子们就先到谁家拜月。我家住在阳坡面的高处,爹和妈早早就把贡品堆放到院子里磨顶上的大盘子里了,盘子下面还压着黄表纸,当圆圆的月亮一露头,爹就让我把柏叶香燃着,带着孩子们给月亮烧纸磕头了。来我家的孩子们多,多半原因是喜欢听我爹叨昔(瞎)话,就是讲故事。
爹给我们讲:“月亮是世间万物的老祖奶奶,太阳是世间万物的老祖爷爷。老祖爷爷每天升起落下,忙着打理世间万物的秩序,老祖奶奶在月宫里做家务,每到月中十五的晚上,才顾上到世间走走照照。阴历八月,秋高气爽,老祖奶奶在这天晚上的主要任务是走出月宫专门察看庄稼的长势和判断当年的收成,然后给玉皇大帝做汇报。她老人家行善,不爱吃肉。所以给她贡些地里长就的瓜桃李枣就可以了。”还说:“其实呀,老祖奶奶的月宫里什么都有,还养着一只长着红眼睛长耳朵的大白兔,由嫦娥专门替她管理。又一次老祖奶奶忙得离不开月宫,就打发兔子下凡到人间替她察看庄稼来了。没有想到兔子一下到凡间,闻见五谷很香,看见瓜果好吃,就钻到地里自顾自偷吃起来了,并没有完成好老祖奶奶托付给它的任务。所以在它回到月宫时,老祖奶奶生了气,一巴掌就把兔子的嘴打成了三瓣瓣了。多亏吴刚出面说情,老祖奶奶才没有继续教训兔子。不过兔子挨打后也认识和检讨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以后再也不敢偷吃了。八月十五晚上的贡品,老祖奶奶本也吃不了多少,其实还是她养的兔子吃的最多。只不过从兔子挨了打后就得等到夜深人静时,老祖奶奶才放馋嘴的兔子下凡来吃。”
于是,孩子们都计划着睡到夜半时,起来看月宫里下来的大白兔是如何吃贡品的。但是八月十五的晚上,孩子们往往是在皎洁的月光下闹啊闹,等睡下就不早了,一觉睡个大天老明,第二天起来,太阳已经升得比旗杆高了,吃贡品的兔子早已回到月宫里了。我也一样,总也看不到夜半下凡的兔子。小心眼里傻傻地想,今年没有看上,还有明年呢!
长大后,每每回想起自己小时候过中秋等夜半看兔子吃贡品的想法和期盼的故事来,就觉得糗。但爹编的那离奇可笑的故事却让我终生难忘,就是他那随意编造的小故事让我从小就懂得偷吃很不光彩,是要受惩戒的。让我记住了无论什么时候也不敢像兔子一样偷着吃好吃的东西。
上学后的中秋节就比小时候过得有意思多了。刚升到高小那一年的中秋,印象特别深。那时候的小学学制也在“大跃进”,六年缩短为五年。东冶头小学成了东冶头中学的附属小学。教我们的单仲青老师学问好,不只教我们小孩子,还教中学生了。那年八月十五晚上,他就组织老师们和中小学的大小孩子们,还有一些爱凑热闹的村民们一起赏月。地点是在我们读书的“校部院”的院子里,老师们在台阶上出谜语,让坐在台阶下的学生们猜,猜着了有奖。引得孩子欢呼雀跃,跃跃欲试。记得一个老师出了个谜面:“月初生下背如弓,十五长大比镜明,团团圆圆没几天,二十大几命归阴。”我在小学时听老师讲过,就喊“月亮”,没有想到,大家都跟着喊:“月亮!”“月亮!”结果我也没有得了奖,很后悔自己的冒失。单仲青老师马上维持秩序,告诉大家不要一起喊,只能够一个人一个人地举手回答。一个老师出字谜:“王家山疙溜道,四个疙蚤往下跳”,让大家打一个字。一个大些的男同学立马说是“马”字,那时候的马字没有简化,下面有四个点,他自然得奖了。一个老师接着说:“篮球里面点灯,打一个同学的名字”。只听中学的一个女同学说:“是李(里)明。”大家听了都鼓掌。但我并不知道同学中有叫“李明”的,可谜底一旦被点明,就感到老师编的谜面确实有意思。还有很多很多有创意的谜面,当时还用心记着,可如今已经老了的我,实在回想不起来了。
猜罢谜语,就讲故事。先让一个中学毕业后当过兵的年轻人讲他当兵的经历。他讲:有一次夜行军,前面传口令“不许打手电”,不知道从谁开始传成了“不许大小便”,大家听着听着就笑起来了。他接着说,到了第二天,就有战士给上级提出了意见,说“行军不让大小便不对”。领导才知道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战士的口音不统一是个大问题,于是就让大家都学说普通话。我们知道老师选这个人讲故事,是教育我们应当学好普通话,更要学习革命军人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的精神。
然后是单老师给我们讲故事。“东挂东,西挂西,葫芦架高倭瓜低”和“文在东,武在西,我主在上,臣在低”的句子,就是那天晚上进入我的记忆中的。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物的什么事?我当时年龄小,听不大明白。只记得大家的掌声和笑声不断。后来读了书,也就知道单老师讲的是清代纪晓岚和和珅的故事了。
还有一个老师讲了一溜串的笑话:“爹十七,娘十八,哥哥十九,我二十,娶下媳妇二十三,生下娃娃二十八,三十考童生,四十当进士,花甲殿试中了举,胡子白了把官做……”
学生们都明白那是在取笑旧时代的考试制度的。
单老师还讲了"打油诗"的来历和韩非编诗回应路人取笑他跌倒的故事。"天地一笼统,井是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和"春雨贵如油,下的满街流。跌到韩非子,笑煞一群牛"就是从那个中秋节的赏月晚会上记住的。
正儿八经的内容没有记住多少,可那些似乎杂七杂八,但有韵律的一言半句或者笑话俚语却深深地埋藏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如是植根田间路边的荒草年年发岁岁长,在我生命的历程中至今还滋润着我的诗心和文笔,成了我写作的土脉根基。该记的记不住,想忘的却忘不了。尽管小时候的中秋节一去不复返了,但那烙印却根深蒂固。于是悟到,童年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太大了。从小得父母关爱,上学遇良师益友,是我人生之大幸也。
作者简介
李彦良,山西昔阳人,1948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