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秋江寄赠友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赋秋江寄赠友人》是一首明朝古诗,明朝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文人心态的转变。
“ |
东南烟雾海门深,怅望秋江万里心。鸿雁欲来天漠漠,鱼龙不动晚沉沉。 夕阳红乱荷花浦,暮雨青悬枫树林。白石绿莎沙路远,扣舷可许一相寻。 |
” |
— [明代]刘崧 |
明初诗词发展
明初诗词:开创与奠基
明初的诗词创作,深受元末明初社会动荡的影响。许多诗人通过咏史怀古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望。高启[1]、杨基、宋濂、刘基等人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峰,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实关怀。
中期诗词:复古与创新
明朝中期的诗词创作,呈现出一种复古与创新并存的独特局面。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试图通过复古来纠正当时文坛的种种弊端。然而,他们在复古的同时,也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创新尝试[2]。
后期诗词:多元与繁荣
明朝后期的诗词创作,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局面。诗人们不再拘泥于复古的主张,而是更加注重个性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这一时期,咏史抒怀和社会批判成为主要的创作主题。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是明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他的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等人齐名。他的作品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表现了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的性格。他的《桃花庵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千古传颂的佳作。
明朝诗词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这些诗词,不仅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 ↑ 洞读丨《高启:诗人的穷途》:从一介文士的命运沉浮,透视元末群雄逐鹿和明初政治生态 ,搜狐,2024-05-26
- ↑ 明朝前七子之一何景明的十首诗词,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搜狐,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