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申茂平著书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申茂平著书籍)主要通过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学、原因学和对策学等基本要素的分析与研究。可以说,这是一部熔资料性、学术性、实践性于一炉的著作,它的出版与发行,必将对贵州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产生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

序言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各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世界各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民族渊源及历史变迁,形成了具有显著区域特征的文化生态环境。贵州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及多样的民族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商业化、全球化的进程,人类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正在改变,民族文化的同质化趋势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迅速改变。譬如,贵州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每年多达1000多个,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民族节日正在逐渐消失;贵州黔东南是中国苗族侗族服饰之都,但近年来,掌握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制作工艺越来越简单化、商业化,其艺术性、民族性的特征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做好其传承和保护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责任。

内容简介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要通过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学、原因学和对策学等基本要素的分析与研究。可以说,这是一部熔资料性、学术性、实践性于一炉的著作,它的出版与发行,必将对贵州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产生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编辑推荐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

后记

贵州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向世人展示了贵州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文化心理、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是不可多得的。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产生和流传于原始狩猎文明和农耕文明条件下的一种文化,在当前势不可挡的全球化大趋势和现代化的进程中,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移,人口的大流动,广播电视的普及带来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使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偏安一隅,也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害、遭消失和被破坏的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保护。然而保护不应该是静态的,除了保护外,还要进行有效的开发,即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要以人的内驱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张力,让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迎接时代风云、注入时代因素以及在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进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本书是我们2007年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该课题研究综合运用了文化学、民族学、经济学、哲学和社会学等的研究方法,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面临的问题,以及所需要采取的科学手段来抢救、保护、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我们主要分三个大的部分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两章。主要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状况方面进行分析。其中,第一章为导论,分别从问题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及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价值、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与保护现状、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目的是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析作背景交待和技术路径阐述。第二章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主要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境、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目的是从整体上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审视。

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及内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的背景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演变及其内涵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进一步理解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第四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与保护现状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第一节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境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 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 三、多元的民族文化表征 第二节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第三节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建设 二、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和整理 三、加大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 四、成功举办了多彩贵州系列活动

第三章 民间文学 第一节 民间文学概述 第二节 民间文学的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苗族《古歌》 二、苗族《[[]]刻道》 三、苗族神话叙事《仰阿莎》 四、侗族民间文学《珠郎娘美》 五、布依族《摩经》 六、苗族《贾理》 七、苗族《苗历》 第三节 贵州民间文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功能 一、认识宇宙的功能 二、记事的功能 三、教化功能 四、艺术功能 五、审美外化的功能 第四节 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 一、来自经济发展的压力 二、来自现代文化的压力 三、来自学校教育的压力 四、来自理论研究匮乏的压力

第四章 民间音乐 第一节 民间音乐概述 第二节 民间音乐的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范例 一、侗族琵琶歌 二、侗族大歌 三、铜鼓十二调 四、苗族飞歌 五、土家族打溜子 六、苗族游方歌 第三节 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 一、民族性 二、艺术性 三、传承性 四、丰富性 五、多功能性

第五章 民间舞蹈 第一节 民间舞蹈概述 第二节 民间舞蹈的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一、长衫龙 二、滚山珠 三、反排木鼓舞 四、[[]]锦鸡舞 五、阿妹戚托 六、苗族大迁徙舞 七、[[]]莲花十八响 八、彝族铃铛舞 九、苗族给哈舞 第三节 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 一、社会功能性 二、舞种的多样性 三、地域性和民族性 第四节 贵州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第六章 传统戏剧 第一节 传统戏剧概述 第二节 传统戏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一、思南花灯戏 二、石阡木偶戏 三、安顺地戏 四、德江傩堂戏 五、彝族撮泰吉 六、布依戏 七、侗戏 八、天柱阳戏 九、黔剧 十、仡佬族傩戏 第三节 贵州传统戏剧的非物质形态分析 一、戏剧“活化石 二、少数民族戏剧

第七章 曲艺 第一节 曲艺概述 第二节 曲艺的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范例 一、布依族八音坐唱 二、嘎百福 三、水族双歌 四、安顺民间唱书 五、君琵琶 第三节 贵州曲艺的特征及价值 一、曲艺的艺术特征 二、曲艺的艺术价值

第八章 杂技与竞技 第一节 杂技与竞技概述 第二节 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一、侗族勾林 二、侗族月牙锐 三、侗族摔跤节 四、仡佬族高台舞狮 五、瑶族民间陀螺竞技 六、苗族射弩 第三节 杂技与竞技的非物质文化特征 一、由功利性向娱乐性转换 二、群众性 三、鲜明的民族性 四、兼容性

第九章 民间美术 第一节 民间美术概述 第二节 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水族马尾绣 二、苗绣 三、苗族锡绣 四、苗族剪纸 五、黄平泥哨 六、苗族“嘎闹”支系服饰 七、苗族百鸟衣

作者简介

申茂平,仡佬族,1968年生于贵州省务用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93年毕业于遵义师院中文系,200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获法学硕士,高级调查分析师,贵州大学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特聘研究员,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与或主持过多项省级和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2005年出版《区域,差距与制度变迁——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2006年出版《走进最后的鸟图腾部落——贵州省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目前,主要致力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