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图片来自优酷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指处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之间,中央银行在一定的时期内和某种特殊的经济状况下,能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的目标[1]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反。

依据

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主要依据在于:

1、中间目标应该具有可测性。一方面,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取这些指标的准确数据;另一方面,这些指标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并且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

2、中间目标必须具有可控性。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中央银行必须能够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3、中间目标必须和最终目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性,即中间目标必须同货币政策终极目标高度相关,要具有类似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那种函数关系。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必须和最终目标之间存在密切、稳定的相关性,它们的变动能够对最终目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力。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和调节中间目标,从而促使最终目标的实现。

4、中间目标应具有抗干扰性。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要能在非货币政策因素的干扰下反应迟钝,只有如此,其反映出来的信息才真实、可靠,避免货币当局的判断失误导致决策失误。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又称货币政策的中间变数,它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也称中介目标

特点介绍

在不同的国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有不同特点。

1、利率。利率是影响社会货币供求,调节市场货币供给总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利率与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当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或通货膨胀时,市场利率趋于升高;反之,当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利率则呈下降趋势。中央银行可随时观察利率的动向,间接调节市场利率。

2、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可控性较强,因为现金由中央银行直接掌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由中央银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以调节。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可调整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的资产结构,改变社会货币供给总量,从而影响利率,价格及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一般来 说,基础货币减少,社会的货币供给问题就会减少,社会总需求相应压缩;反之,基础货币增加,则社会的货币供给问题也会随之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大。

3、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是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用的一项中间目标。货币供给量的每一层次,都可由中央银行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减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以及就业目标。因此,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关性很强。

视频

货币政策目标

[1]

参考文献

  1. [范从来. 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CNKI》,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