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贡布罗维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贡布罗维奇

贡布罗维奇 波兰作家。1939年起流亡阿根廷(1939~1963)和法国(1964~1969)。作品具讽刺性、存在主义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些特点反映在《费尔迪杜尔克》(1937)、《横渡大西洋》(1953)和《宇宙》(1965)等作品中。

生平

托尔德-贡布罗维奇(Witold Gombrowicz,1904—1969)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波兰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1904年生于波兰凯尔采省奥帕托夫县马沃什策村一地主家庭。从小跟家庭教师学习。一战期间曾在家乡目睹过血腥场面,对战争留有刻骨记忆。1915年随父母迁居华沙。上中学时,主修波兰语和法语。16岁时尝试过写作,但从未发表过。

1923年进入华沙大学学习法律,大学毕业后,前往法国巴黎攻读哲学和经济学。1928年回到华沙,在法院担任见习律师。关于律师经历,他说过这样的话:“我从来就分不清谁是法官、谁是犯人,有时还会同犯人握手。”正是在法院工作时,他创作并发表了第一批短篇小说,真正开始写作生涯。

1937年,长篇小说《费尔迪杜凯》问世,波兰评论界反应强烈,褒贬皆有,作者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名气。1939年,应邀来到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不料世界大战爆发,有家难归,竟在阿根廷滞留了整整二十四年。他有很长一段时间,居无定所,穷困潦倒,靠化名为各类小报撰稿勉强度日。苦闷空虚之时,也做过一些荒唐事。好在生活稍稍稳定后,又继续写作。先后写出了剧本《婚礼》(1947)、《轻歌剧》(1955)、长篇小说《横渡大西洋》(1950)、《宇宙》(1964)等重要作品。

1950年,他在巴黎出版了他的几乎所有作品以及三卷本《日记》,开始为世人所瞩目。早年的长篇小说《费尔迪杜凯》更是备受青睐,成为贡布罗维奇的代表作。与此同时,波兰国内也开始重新审视他的作品。他的同胞,定居美国的诗人米沃什也为他写过评论,告诉世人“谁是贡布罗维奇”。1963年他回到了欧洲,1968年12月他与来自加拿大的玛丽·丽塔·拉布罗塞结婚,之后定居法国的旺斯。在结婚仅仅八个月后,贡布罗维奇因心脏病发作,离开了人世。

评价

贡布罗维奇的创作自始至终带有强烈的叛逆色彩。对此, 米兰·昆德拉有过准确的表述:“作家的本性使他永远不会成为任何类型的集体代言人。更确切地说,作家的本性就是反集体的。作家永远是一匹害群之马。在贡布罗维奇身上,这一点尤为明显。波兰人一向把文学看作是必须为民族服务的事情。波兰重要作家的伟大传统是:他们是民族的代言人。贡布罗维奇则反对这样做。他还极力嘲笑这样的角色。他坚决主张要让文学完全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同时也意味着彻底的孤独。在贡布罗维奇看来,“每个艺术家都必定是自命不凡的”,“写作就是艺术家为了自己的个性和荣誉跟大众进行的一场战斗”。孤独也就难以避免。他在日记中这样分析过自己的状况:“我的独立自主,我的自发性,甚至冒失的放肆无礼,对所有人的藐视,对各方面的挑衅,仅仅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一切都是源于我的社会和地理处境。我曾经被迫不把任何人当回事,因为也没有任何人把我当回事。我是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形下成长起来的。我想体验过如此孤独的文学家恐怕没有几个。”在漫长的岁月里,他的作品在自己的祖国一直受到冷落,有一段时间甚至还被禁止出版。他同波兰知识界的关系始终非常紧张,以至于三十五岁离开波兰后,再也没有回国,也压根儿不想回国。

尽管如此,他却一直坚持用母语写作。而阿根廷对他来说,也并不是一块文学乐土。事实上,在那里,他始终没有真正进入文学圈子。不仅如此,他甚至还被撵出了文学咖啡馆。然而,这种叫人沮丧的境地在某种程度上又成就了他:“我变得勇敢无畏了,因为我绝对是一无所失。我既无荣誉,也无生计,也无朋友。我不得不找出自我,依靠自我,因为除了自己,别的人我谁也不能依靠。我的表现形式就是我的孤独”。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他才享受到了一点应有的评价和声誉 。 贡布罗维奇曾在一篇随笔中写道:“我觉得任何一个尊重自己的艺术家都应该是,而且在每一种意义上都是名副其实的流亡者。”他在说那些真正的艺术家,更是在说他自己。

在他百年诞辰之际,他的祖国波兰给了他应有的荣誉,将2004年开展“贡布罗维奇年”的活动。波兰邮政也在2004年8月4日发行一枚贡布罗维奇百年诞辰纪念邮票,邮票图案是根据摄影师Bohdan Paczowski 于1965年在威尼斯拍摄的贡布罗维奇照片设计的,这枚邮票面值为1.25兹罗提,发行量为50万枚,邮票规格为31.25 x 39.5 mm,一版20枚。

作品

横渡大西洋

《横渡大西洋》这部半自传体讽刺小说,是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的一部重要作品,囊括了他对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的想法。贡布罗维奇用荒诞的手法,在书中描绘阿根廷波兰人社区的自我主义和浮夸。在绚丽夺目的文风和百转千回的情节中,挖掘出波兰的民族性格。 一个也叫贡布罗维奇的年轻作家,因为纳粹入侵他的祖国而滞留阿根廷。一文不名的他,只得寻求波兰公使馆和波兰人社区“供养”。荒唐的冒险常常让作家陷于波兰人身份和难民地位的矛盾之中。在经历了一系列光怪陆离的事件之后,他成了一场决斗的联络人,而公使也参与其中,公使要让决斗成为展示波兰人血性的事件……

评价:

写作就是艺术家为了自己的个性和荣誉跟大众进行的一场战斗。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一位滑稽模仿的语言大师,心理讹诈的行家,最深刻的后期现代派作家之一。

——约翰·厄普代克

我们将见证这位作家展示他不同寻常的写作才能。

——布鲁诺·舒尔茨

一个艺术家最伟大的杰作。

——巴兰恰克

在绚丽夺目的文风和百转千回的情节中,挖掘出波兰的民族性格。

——《书单》

出版信息:

《色》的情节发生在战争期间的波兰,两位年长的知识分子遇到一对少年男女,看似某种强烈的性吸引力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但实际上这对少年男女并没有感觉到这样的情感。这令两位先生失望,因为他们渴望这美好的情感成为现实,迸发青春的诗意,所以尝试唤醒少年男女,让他们彼此相爱。这两位先生着魔于青春之美,不惜一切代价深入窥探,与少年接近,并计划以共同完成的罪孽使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于是他们谋划了一场谋杀行动。

评价:

我们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 米兰·昆德拉

一位滑稽模仿的语言大师,心理谋算的行家,最深刻的后期现代派作家之一。

—— 约翰·厄普代克

贡布罗维奇是博尔赫斯的对立面,是波拉尼奥的教 父。谁会想到一个波兰移民会成为一位如此卓越的拉美作家呢?

——依兰·斯塔文斯(拉美文学教授)

贡布罗维奇是二十世纪最具独创性和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的位置处于山峰的最顶端,在他的旁边,是与他志趣相投的卡夫卡和塞利纳。

——《华盛顿邮报》[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