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贝尔特·莫里索

增加 2,459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贝尔特•莫里索
| 外文名 = Berthe Morisot
| 图像 =
[[File:贝尔特·莫里索.jpg|缩略图|居中||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b5161c789f3c83fb.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481401-509775.html 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center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841|03|17}}
| 出生地点 = 法国布兰热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895|10|03|1841|03|17}}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画家
| 知名作品 = 《芭蕾舞女演员》《阅读》 《摇篮》
}}
<p style="text-indent:2em;">'''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 ,'''1841年-1895年'''),[[法国印象派]]团体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和最出色的女画家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SkyBlue; color:black;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中文名称|| 贝尔特·莫里索 (Berthe ||逝世日期||1895年|-----|外文名称||Berthe Morisot ,1841年||职业||画家|-----1895年), |国籍||法国||主要成就|| 法国印象派团体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和最出色的女 [[ 画家]]|-----|出生地||法国布兰热||代表作品||《芭蕾舞女演员》,《阅读》,《摇篮》|-----|}
== 人物简介==<p style="text-indent:2em;">贝尔特·莫里索<ref>[https://www.toutiao.com/i6593082136763302403/   法国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笔下的印象世界],今日头条, 2018-08-24 </ref>'''1841''' 年生于[[法国]]布兰热一个颇有声望的官吏家庭,'''1895''' 年卒于法国[[巴黎]] 。其祖父为著名画家[[弗拉戈纳尔]]、父亲是高级军官。她与姐姐从小便喜欢绘画,广泛接受画家的指导,其中柯罗对其影响很大('''1862-1868'''年,她在柯罗的指导下学画),并接受柯罗的劝告,师法自然。'''1860'''年莫里索结识马奈,后与其弟结婚。她与马奈来往密切,并且互相影响,马奈在其影响下注重光色的研究。</p>
贝尔特·莫里索1841 年生于法国布兰热一个颇有声望的官吏家庭,1895 年卒于法国巴黎 。其祖父为著名画家弗拉戈纳尔、父亲是高级军官。她与姐姐从小便喜欢绘画,广泛接受画家的指导,其中柯罗对其影响很大(1862<p style="text-1868年,她在柯罗的指导下学画),并接受柯罗的劝告,师法自然。1860年莫里索结识马奈,后与其弟结婚。她与马奈来往密切,并且互相影响,马奈在其影响下注重光色的研究 。 indent:2em;"> 莫里索最初跟随学院派画家吉夏尔学画,后来师从 [[ 卡米耶·柯罗 ]] '''19 ''' 岁时与画家 [[ 爱德华·马奈 ]] 相遇。马奈对莫里索高贵典雅的气质极为欣赏,从此莫里索的形象屡屡出现在马奈的作品中。而莫里索也深受马奈艺术观的影响,成为一位印象派画家。她的作品大多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笔触流畅,情感细腻。在法国成名的美籍女画家玛丽·卡萨特,其创作题材与莫里索相近。卡萨特选择艺术为职业,不仅要与家庭中的反对者抗争,还要面对社会的偏见和漠视。当她最终功成名就时却哀叹:“毕竟,女人在生活中的职业还是生儿育女。”足见她当时面临的外界压力之巨大。1860 年初,柯罗鼓励莫里索去博物馆临摹名师大作和画风景画。她的作品在 1864 年被官方画展接纳。然而,若没有在罗浮宫认识到爱德华·马奈,她可能已成为学院派画家。她后来成为马奈《在阳台上》( 1868 年,奥塞博物馆藏)和《手持紫罗兰的贝尔特·莫里索》( 1872 年,奥塞博物馆藏)等多幅代表作的模特儿。而马奈更协助她发展个人的艺术特色,有时甚至亲自修改她的画作。1874 年,莫里索嫁给了马奈的弟弟欧仁。经马奈的介绍,她后来又结识了巴齐耶、莫奈和雷诺阿。在他们的引导下,她掌握了在户外绘画的要领,并放弃沙龙画展,参加了他们的第一个团体画展。在印象派团体中,与马奈最亲密的一位成员非贝尔特·莫里索莫属。1868年,两人初次相识即迅速成为好友。莫里索作马奈的模特儿的次数也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女性。但在1874年,莫里索嫁给了马奈的弟弟尤金后,就再也没有为马奈充当模特。女性在艺术领域地位的确立是从19世纪末的印象主义绘画开始的。1874年,有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组织了一个他们自己的画展,来《扑蝶》贝尔特·莫里索</p>
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 <p style="text-indent:2em;"> [[法国]]成名 美籍女 画家 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 [[玛丽·卡萨特]]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 其创 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题材与 莫里索 是印象派的元老画家 相近。卡萨特选择艺术为职业 曾师从于柯罗,后又师从马奈,他们过从甚密,后来嫁给马奈的弟弟,成为他们 不仅要与 家庭 一员。作为印象派画家 反对者抗争 还要面 马奈也产生很大 社会 影响 偏见和漠视 这幅肖像画得很随意潇洒 当她最终功成名就时却哀叹:“毕竟 身着白色长裙的莫里索斜靠 女人 沙发上,漫不经心 生活中 姿式,专注的神情,显得深沉智慧 职业还是生儿育女 白色的长裙画得鲜亮夺人,像女画家一样圣洁,在有层次的暗红背景衬托下发出耀眼的光辉,笔触富有激情,在画 ”足见她当时 上飞舞流动,使静态 人物产生动感 外界压力之巨大 </p>
<p style="text-indent:2em;">'''1860''' 主要 年初,柯罗鼓励莫里索去博物馆临摹名师大作和画风景画。她的 作品在 '''1864''' 年被官方画展接纳。然而,若没有在罗浮宫认识到爱德华·马奈,她可能已成为学院派画家。她后来成为马奈《在阳台上》( '''1868''' 年,奥塞博物馆藏)和《手持紫罗兰的贝尔特·莫里索》( '''1872''' 年,奥塞博物馆藏)等多幅代表作的模特儿。而马奈更协助她发展个人的艺术特色,有时甚至亲自修改她的画作。</p>
<p style="text-indent:2em;">'''1874''' 《芭蕾舞女演员》是一位妙龄女郎 年,莫里索嫁给了马奈 半身像 弟弟欧仁 和谐 经马奈 笔触精妙的表现 介绍,她后来又结识 女郎的头发,颈部的饰物,衣着的质感,人物的神情 [[巴齐耶]]、莫奈和[[雷诺阿]] 周围 在他们 光色氛围有着优美和谐的韵律 引导下 玫瑰红与银灰的色彩处理 她掌握了在户外绘画 相得益彰 要领 洋溢出清新和欢快的情绪。当印象派画家在1874年第一次举办 并放弃沙龙 画展 贝尔特·莫里索是其中唯一 参加了他们 女性。也是唯 一位没有被评论界所嘲笑的 个团体 当时的评论认为, 这幅人物肖像 印象派团体 中, 她还受到了启蒙时代妇女肖像画家Fragonard(弗拉戈纳尔) 与马奈最亲密 影响。 一位成员[[非 贝尔特·莫里索 当印象派备受攻击的时候,一篇报章的评论将参加印象派画展的 ]]莫属。'''1868''' 轻人称作“五、六个疯子和一个女人” 这个女 便是贝尔特· 初次相识即迅速成为好友。 莫里索 。莫里索1841年是出身于一个 作马奈的模特儿的次数也超过了其他所 教养 资产阶级家庭的大家闺秀 女性 她曾受柯罗的指导,后来 卢浮宫临画时邂逅了马奈 '''1874'''年 不但日后 莫里索 嫁给了马奈的弟弟 尤金后 还从此成 就再也没有 了一个坚定的印象主义画家 马奈充当模特 </p>莫里索的作品以肖像和表现家庭生活场景中的孩子和妇女为主。凭着 <p style="text-indent:2em;"> 女性 的心灵,她的画面上排除了一切粗野,而崇尚精美、华丽,使日常的简单活动显得如此活跃、生动,长于 亲切 艺术领域地位 家庭环境中撷取生活的诗意。莫里索1895年死于流感。诗人马拉美曾为她写道:“一些在斗争中把她视作同志 确立是从'''19'''世纪末 早期 印象 派大师评价说,这位技巧卓越的女画家,乐于同他们任何人并肩战斗,同整整一代的 主义 绘画 是完美 开始 联系在一起”这句话可以概括莫里索 《阅读》1860年莫里索和马奈相识,尊马奈为师,向马奈学《阅读》贝尔特·莫里索</p>
<p style="text-indent:2em;">'''1874'''年 有一群年轻的画家 这幅《阅读》中可见马 [[巴黎]]组织了一个他们自己的画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 、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 用色特征:大块 画家们不仅有各异 黑与白的对比 性格和天赋 简洁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 色调 观念和倾向 ,但 是,他们诞生 人物和环境 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 描绘上仍显示出 称号——“印象派”。</p><p style="text-indent:2em;"> 莫里索 特有 是印象派的元老画家,曾师从于柯罗,后又师从马奈,他们过从甚密,后来嫁给马奈的弟弟,成为他们家庭的一员。作为印象派画家,她对马奈也产生很大 温柔和明朗 影响   《摇篮》除了风景 这幅肖像 以外 得很随意潇洒 身着白色长裙的 莫里索 亦热衷绘 斜靠在沙发上,漫不经心的姿式,专注的神情,显得深沉智慧。白色的长裙 得鲜亮夺人, 和室内家一样圣洁,在有层次的暗红背景衬托下发出耀眼的光辉,笔触富有激情,在画面上飞舞流动,使静态的人物产生动感。</p>
== 《摇篮》 主要作品 ==<p style="text-indent:2em;">是一位妙龄女郎的半身像。和谐的笔触精妙的表现了女郎的头发,颈部的饰物,衣着的质感,人物的神情。周围的光色氛围有着优美和谐的韵律,玫瑰红与银灰的色彩处理的相得益彰,洋溢出清新和欢快的情绪。当印象派画家在'''1874'''年第一次举办画展时, 贝尔特·莫里索是其中唯一的女性。也是唯一一位没有被评论界所嘲笑的画家。当时的评论认为,在这幅人物肖像中,她还受到了启蒙时代妇女肖像画家Fragonard(弗拉戈纳尔)的影响。贝尔特·莫里索当印象派备受攻击的时候,一篇报章的评论将参加印象派画展的年轻人称作“五、六个疯子和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便是贝尔特·莫里索。莫里索'''1841'''年是出身于一个有教养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大家闺秀。她曾受柯罗的指导,后来在卢浮宫临画时邂逅了马奈,不但日后嫁给了马奈的弟弟,还从此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印象主义画家。</p>
景物。在 1874 年的印象派画展上,她展出了一幅描画其姐姐和侄女的作品——《摇篮》( 1874 年,奥塞博物馆藏)。这件作品体现了人性的温柔,更为她赢得了艺评人少有的赞誉。 <p style="text-indent:2em;"> 莫里索 喜欢描绘室内景物,她似乎想在熟悉、亲密 家庭环境中 作品以肖像和 表现 富有诗意的画面。这幅《摇篮》是女画 第一次参加印象派展览的作品之一。在画 庭生活场景 描绘一位年轻的母亲注视着自己入睡 的孩子 情景,母亲 在纱帐内熟睡的婴儿构成了极 妇女 深情与和谐优雅的画面,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这是出于一位温情 主。凭着 女性 理情感 这使 她的 画面 十分纯洁 上排除了一切粗野,而崇尚精美、华丽 难怪雷诺阿称誉她为“纯洁 使日常 天才” 简单活动显得如此活跃、生动 把她看着是优秀 长于在亲切 室内情景画 。这幅画以笔触流畅、色调清新留在人们记忆 庭环境 撷取生活的诗意 </p>
《穿夜礼服 <p style="text-indent:2em;">莫里索'''1895'''年死于流感。诗人马拉美曾为她写道:“一些在斗争中把她视作同志 少妇》 早期印象派大师评价说, 位技巧卓越的女画家,乐于同他们任何人并肩战斗,同整整一代的绘 画是 她在1879年 。构图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穿夜礼服的少妇》贝尔特· 联系在一起”这句话可以概括 莫里索。</p>
== 《阅读》 ==<p style="text-indent:2em;">'''1860'''年莫里索和马奈相识,尊马奈为师 袒胸 向马奈学习,在这幅[[《阅读》]]中可见马奈 少妇,完全被置于光 特征:大块 氛围中 黑与白的对比 简洁 整个形态、姿式、表情都是通过和谐的笔触来构成,整个形象充满着光感 色调 只有 相当的距离才能发现少妇的礼服 人物 肉体 环境 区别以及她 描绘上仍显示出莫里索特有 美丽 温柔 温情 明朗 </p>== 摇篮》 ==[[File:贝尔特·莫里索11.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img1.xungou.com/20150509/proimage/03/129342403_183_220.jpg 原图链接] [http://www.xungou.com/kids-cradle/price-129342403/ 来自寻购网]]]<p style="text-indent:2em;">除了风景画以外,莫里索亦热衷绘画肖像画和室内景物。在 '''1874''' 的印象派画展上,她展出了一幅描画其姐姐和侄 的作品——《摇篮 ( '''1874''' 年,奥塞博物馆藏)。这件作品体现了人性的温柔,更为她赢得了艺评人少有的赞誉。 莫里索 喜欢描绘室内景物,她似乎想在熟悉、亲密的家庭环境中表现富有诗意 的画 面。这幅 摇篮》是女画家第一次参加印象派展览的作品之一。在画中描绘一位 年轻 的母亲注视着自己入睡的孩子情景,母亲和在纱帐内熟睡的婴儿构成了极为深情与和谐优雅的画面,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这是出于一位温情 佣》 性之心理情感,这使画面十分纯洁,难怪雷诺阿称誉她为“纯洁的天才”,把她看着 一幅充满阳光 优秀 的室内 情景 ,女佣和日家。这幅画以笔触流畅、色调清新留在人们记忆中。</p>
==《穿夜礼服的少妇》==[[File:穿晚礼服的少妇12.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p3.pstatp.com/large/11f60007ea47d0fa73e7 常生活摆设、人物和环境都在阳光下占有 原图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i6359008462839480833/ 来 己相应的地位。 今日条头网]]]<p style="text-indent:2em;"> 是她在1879年完成 眼里,他们之间 。构图 并没有什么 本质 特别之处,袒胸 差别 少妇 仅仅是传达 完全被置于 一种媒介 氛围中 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而已。所以女画家并没有着意刻画女佣人 内在精神与 性特点。画家运用充满激 形态、姿式、表 都是通过和谐 的笔触 来构成 在画面上急速地运动 整个形象充满着光感 只有 瞬间抓住即逝 相当的距离才能发现少妇 阳光,将此印象永驻在画布上成为永恒 礼服和肉体的区别以及她的美丽和温情 《少女与狗》莫里索除了在光色笔触上与其他印象派画家具有某些共同之《少女与狗》贝尔特·莫里索</p>
==《年轻女佣》==<p style="text-indent:2em;">莫里索的画《年轻女佣》是一幅充满阳光的室内画,女佣和日常生活摆设、人物和环境都在阳光下占有自己相应的地位。这在画家的眼里,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仅仅是传达光的一种媒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而已。所以女画家并没有着意刻画女佣人的内在精神与个性特点。画家运用充满激情的笔触,在画面上急速地运动,想在瞬间抓住即逝的阳光,将此印象永驻在画布上成为永恒<ref>[http://www.sohu.com/a/195458195_359249   贝尔特·莫里索油画作品欣赏 ],搜狐网, 2017-09-29 </ref>。</p> ==《少女与狗》==<p style="text-indent:2em;">莫里索除了在光色笔触上与其他印象派画家具有某些共同之 处外,她作为一位女画家在艺术创造上还有其独特的魅力。她的作品总是以清新、纯洁、微妙见长,在她潇洒奔放而流畅的每一个笔触中都似乎饱含着细腻的情感。</p>在这幅《少女与狗》中,她以极为流畅的激情笔触,驾驭一切的造型才能,果断、急速而简略地表现处在室内的少女与狗的瞬间情态,是一幅用极其敏锐的目光、肯定的笔法、丰富的色彩以及简洁的手法创造的富有生命律动的优秀作品。</p> ==視頻=={{#ev:youku|XNTk1MTE1NDg4|alignment=left}}[贝尔特·莫里索]<马内的缪思:印象女神莫莉索>台湾预告片 ==参考资料=={{Reflist}} [[Category:画家]][[Category:法国人]]
98,2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