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象虎》选自元末明初刘基创作的笔记--《郁离子》。《郁离子》章节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目录

原文

齐湣王既取燕灭宋,遂伐赵侵魏,南恶楚,西绝秦交示威诸侯,以求为帝。平原君问于鲁仲连曰:“齐其成乎?”鲁仲连笑曰:“成哉?臣窃悲其为象虎也。” 平原君曰:“何谓也?”鲁仲连曰:“臣闻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致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他日豕暴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弋掎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臣服天下之兽矣。于是野有如,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駮也,真虎且不当,往且败。’弗听。马雷呴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今齐实象虎,而燕与宋,狐与豕也,弗戒,诸侯其无駮乎?”明年,望诸君以诸侯之师入齐,湣王为淖齿所杀。

译文

齐湣王夺取燕国灭掉了宋国以后,又讨伐赵国侵犯魏国,南面视楚国为敌,西面同秦国绝交,向各诸侯国显示威势,用以求得称霸。平原君向鲁仲连问道:“齐国那样做能成功吗?”鲁仲连笑着说:“成功?我私下悲叹它是一只假老虎啊。”平原君问道:“为什么这样说呢?”鲁仲连回答说:“我听说楚国有个遭受了狐狸祸患的人,想尽千方百计来捕捉它,都没有能捕获着。有人指教他说:‘老虎,是山中百兽之王,天下的野兽见了它,都吓得丧魂失魄,伏身等死。’于是就让人装扮成假虎,用老虎皮蒙在他身上,从窗下出现,狐狸碰见了,惨叫一声就跌倒了。随后又有猪在他的田地里践踏,他就用假虎降伏它。并让他的儿子用刀戈堵在街道上。田野的人一呼喊,猪就逃往森林,遇见假虎就又返身逃到街道上,在那里被捕获了。楚人很高兴,认为用假虎就可以制服天下所有的野兽了。于是有一天,田里有一只像马一样的怪兽,他就用假虎去追赶它。人们有的阻止他说:‘这是駮,真老虎尚且难以敌挡它,你如果追赶它,必定被它击败。’他不听。那像马一样的怪兽发出雷吼而向前冲去,怪兽抓住了他,张口就咬,这个扮作假虎的人就头裂而死。如今的齐国其实就是只假虎,而燕国、宋国就像那狐狸和野猪,不戒备,诸侯各国中难道就没有像駮一样的强手吗?”第二年,眼看着各国君王用诸侯的军队攻进齐国,齐湣王最终被楚国人淖齿杀死。

寓意

象虎非虎,难逃駮口。假虎虽貌似真虎,可以吓倒狐狸野猪,但终究难逃厄运。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任何貌似凶猛的假相也难以掩盖其虚弱的本质。虚假的事物虽然可以一时蒙蔽一些人,但迟早是要败露的。

作者

刘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1]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明初诗文三大家[3]”。

《郁离子》的寓言体风格可谓“牢笼万汇,洞释群疑,辨博奇诡,巧于比喻,而不失乎正。”在这点上颇似《庄子》的语言风格,即汪洋恣肆、想象奇幻、文辞富丽、气势磅礴、感染力强。更为重要的是,《郁离子》还吸收改编了一些《庄子》的寓言来就事论理。

视频

象虎 相关视频

来听刘伯温《郁离子》中“道士救虎”的故事!涨知识
陈胜华转述<郁离子>新书发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