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谷米味道(杨秀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谷米味道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谷米味道》中国当代作家杨秀廷的散文。

作品欣赏

谷米味道

一粒粒稻谷,在山村人家的炊烟里,找到了由青绿到橙黄的复活路径,那些匍匐于晴翠时光里的谷米味道由此得到了引领,高蹈于尘世的烟火中,圆融,羽化,飞升。

谷米味道,温暖、亲切,喂养了乡村的传说,也翠绿了遍地生长的歌谣。

太阳开花乾坤照,

牡丹开花当头行。

禾花开来养得老,

棉花开来遮得郎……

朴拙的歌声,打动山野的流云、溪水、野花和露珠,唤醒了遥远的记忆。这样的歌声,像山泉,在山岚、微雨、草木的簇拥中汩汩而出,舒缓的曲调洋溢着青春年少按捺不住的欣悦,又透出沉淀在骨子里相望日久的翘盼。歌声绕过一座又一座村寨,滋润了一茬又一茬庄稼,蜿蜒了大山里一个又一个日子,然后默默地把自己交给溪河,交给远方。

这是苗族古歌中一首考验歌手才情机变的“盘歌”,以三十六种花的盛开来喻示天地万物和世间百态,一问一答的唱和间,比试的不仅仅是“肚才”“歌才”,更多的是考量人们对世间万物的情意。歌唱的日子,仿佛风风雨雨捎来了明媚,生出了盼头,于是,人们相信,生活的向往会在歌声中一天天清晰起来,真实起来。正如歌中所唱,太阳布施德泽,赐予万物以生命,理所当然被奉为“花魁”,接受礼拜。而“禾花”因解饥养育之功高居“探花”席位,上承青天,下惠万民,可见古往今来人们对粮食的仰仗是何等的虔诚而迫切。

于社稷,粮稳则天下安;于人者,仓廪实而知礼节。在时光的不断淘洗中,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谷米,作为一种物质化的精神依托,自然衍化甚至升华出贴近心灵的事象,滋养族群,安抚人心。

白居易有“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胸怀和抱负,曾殷殷祈盼“小器不知容几许,襄阳米贱酒升宽”。诗人赴任钱塘之时,正是江南稻菽飘香,却被士绅相劝“杭城米贵,白居不易”,倍觉客路之艰、世事之难。杜甫历经安史离乱,身如转蓬,饱受饥寒,故有“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的自嗟喟叹。同为唐代士子,两位诗人的诗境终由时势与身世注入了难免恓惶的底色。这个“米”字背负的千古情愁,即使是盛唐这样的时代,倾尽天下才俊,也无法完美书写。

来自人类文明上游之河的情感流动,催生出特定的历史语境和人文情怀,从这一层面上来观照人类与谷米的依存关系,别有深意。一粒粒谷米,正是在岁月的淘洗中,被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和灵魂。

“歌养心,饭养身”,在大西南苗岭山脉的崇山峻岭间,民歌起处,禾香氤氲。那些山地的禾苗,就在代代传唱的歌声里转青、拔节、灌浆,然后垂下沉甸甸的谷穗,许身大地。无言的示爱和相守,虽然少了些浪漫,却沉着、静穆、深情。安守劳作的憧憬和等待的美好,静静吸引了时光的慧眼,于无声处,让劳作的人们心获安详,呼吸均匀。

没有民歌相守的日子,乡村的心事是空落和焦灼的,山村的歌喉容易被贫乏的空洞填塞,曾经生动的乡村俚语迅速被抽离,变得干燥、黯哑。这样的日子,山村的天空虽然被压得很低很低,但失声的歌喉依旧保持着歌唱的姿势。

天空高高养鸟群,

谷线黄黄米养身。

口含米饭把歌唱,

三天不唱病了人。

乡村不老的故事里,从来不吝啬对粮食的演绎。两千多年前,山野农夫就有了“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黍离”浩叹,今天的乡村,人们还在用“口含米饭把歌唱”的歌吟来寄怀和自娱,这一环环相扣的精神链条,延续至今,暖热心窝的依旧是那份苦欢、那份甜愁、那份期待,仿佛一场难以抗拒的精神漫漶席卷而至,叫人无法面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痛苦拷问。

一粒米的宠辱,就在这样的拷问中照见了尘世的悲欢。

米,一横一竖,四点间之,《说文解字》释为“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凡米之属皆从米。”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析:“禾者,民食之大同。黍者,食之所贵。故皆曰嘉谷。其去秠存仁曰米。因以为凡谷仁之名。是故禾黍曰米”,“四点者,聚米也。十其间者,四米之分也。”一个“米”字,中规中矩,容易识认,书写起来也比较顺当,但当家国情怀与粮食在特殊的节点上激情碰撞,让我们懂得了生命里还会有那么多的迷惘与哀愁需要去面对。太平盛世,粮食常常被轻视,很少有人愿意去倾听那些被遗忘的米粒忧伤的呐喊;而在乱世之中,人们对粮食的渴盼和敬畏,又反衬出生命的脆弱和人心的怅惘。

人类对土地最初的感恩和景仰,来自于土地的丰厚馈赠。粮食植根于大地,普惠众生,人类才有了生存发展之基。而围绕着粮食和因粮食牵连的各种欲望,人世间又上演了无数家园毁损、生灵涂炭的活剧。“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的痛楚,一次次洞穿了比岁月还绵长的守望和等待。粮食一旦被捆绑在战车上,变成一场荼毒、戕害的借口,刀枪剑戟的寒光一次次逼退粮食与生俱来的暖意,粮食的味道不幸偏离了人类的胃口。血雨腥风中,霉变的不仅仅是那些被掠夺、摧残和抛弃的粮食,当然还有欲壑难填的人心。当粮食以充裕与匮乏的消长,用尊贵或卑贱的力量,给世道人心有力的反拨,人们才发现,曾经强劲的弓弩已被时光折断,粮食在岁月长河中留下的深刻印记,早已超越了某些所谓的“历史巨人”。

生命呈现的方式各有不同,就像所有的歌喉本应各自发声一样,所有的粮食也应各自散发出温热的力量。佛说:“担水劈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无非妙道。举手投足,皆在道场。”一粒谷种,一株水稻,一茬农事,无论在古老的风俗叙事中,还是在现代的声光电时空里,只要生长着暖润肠胃的热量,抽拔出生死相依的筋骨,也就活出了前世今生的尊严。 [1]

作者简介

杨秀廷,贵州省锦屏县委政研室原主任,贵州省作协会员,202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