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谒始皇陵.观兵马俑(徐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谒始皇陵.观兵马俑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谒始皇陵.观兵马俑》中国当代作家徐峰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谒始皇陵.观兵马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帝陵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现在人说,到西安去不看秦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西安。到西安不看秦始皇兵马俑,就仿佛是到杭州不游西湖,到北京不看故宫一样令人遗憾。徐光学这次西安之旅自然也少不了参观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30公里路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秦始皇13岁即位时开始修造由丞相李斯规划设计的陵园,修筑时间长达38年。秦始皇陵土冢高43米,底边周长1700多米,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都城的皇城和宫城。内城略呈方形,除北面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外城为长方形,四面各开一门。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在陵墓建筑史上是无前例的。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位于园陵东侧五百米处。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兵马俑坑,经过考古人员多年的发掘,一个雄伟壮丽的古代地下宫殿渐渐地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兵马俑坑坐西向东,共三个,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分别被称为“二号坑”和“三号坑”。徐光学夫妇跟随团走进秦俑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大大小小的武士,他们全身呈古铜色,个个威武雄壮,场面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这一号坑呈长方形,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底部以青砖墁铺,兵马俑按实战军阵排列。俑坑的东端是一个长廊,站著三排面向东身披战袍的武士俑,他们手持弓弩,是军阵的前锋部队。南边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边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头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卫。他们手执弓弩等远射兵器,担任整个军阵的警戒任务。一号坑以步兵陶俑为主,全部身披铠甲,手执长兵器。在一号坑里,徐光学夫妇还看到了战车俑、驾车马俑等,还有长矛、青铜剑、及青铜器等。人形俑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最高。人形俑与真人差不多高,排成对列,其面部神志、服饰、发型各不相同,但都栩栩如生。这支队伍阵容整齐,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当年秦始皇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徐光学和张晓萍边听讲解员讲解,边拿相机把壮观场面拍摄下来。

参观完一号坑后,徐光学夫妇又参观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呈曲尺形方阵,坑内建筑同一号坑相同,里面的车兵、战车占到整个军阵的半数以上。木质战车因年久而朽,但车辕、车轮等却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车上的铜质构件尚存在。二号坑布局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三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三号坑在二号坑以西、一号坑以北25米的地方,平面呈“凹”字形。三号坑内武士俑所持兵器与一、二号坑内武士俑不同。三号坑里的武士俑配有长射程的弓弩和近距离格斗的矛、戈、钺、剑等。

徐光学参观完规模如此宏大的兵马俑坑,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那身体强壮,五官粗犷,面容严肃,气质威武,神态镇定,又雍容儒雅,好像手握百万雄兵,成败已然胸有成竹的将军俑;那身穿交领右衽长衣,外披铠甲,左手握剑,右手提弓弩状的铠甲武士俑;那腰束革带,腿扎行滕,足登革履,头绾圆髻的战袍武士俑;那一手牵拉马缰,一手挽弓状的骑兵俑;那双臂向前半举,双手控辔头的御手俑等等无不毕现于眼前。他们神态各异,装束、发式变化万千,手势各不相同。其表情或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或微微抬头,直视前方,显示出意气昂扬。所有兵马俑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强烈的时代印记。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征服了两千年后的世人。整个秦兵马俑充分反映了中国古泥塑艺术水平,成为中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第一个高峰,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秦兵马俑为中华民族古老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为世界艺术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可以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古希腊的雕塑相媲美,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二十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参观了秦陵兵马俑后,徐光学夫妇步出大厅。此时,太阳已偏西,徐光学夫妇在车上休息一会儿,等随团人员到齐后返回西安。坐在车上,徐光学浮想翩翩。从秦兵马俑推想到历史上的秦王朝。秦始皇“奋六世之遗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消灭六国,一统天下。这些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可是,秦始皇在位时,不知休养生息,在骊山大肆修建阿房宫,在这里大肆修建皇帝陵,劳民伤财,弄得民不聊生。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不但不改正其父之过,仍然继续大修阿房宫和驰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发秦末农民大起义。可惜,“楚人一炬”,大秦朝就变成一堆焦土。

徐光学把目光投向车窗外。深秋时节,原来碧绿的田野,现在都已变成黄色,在夕阳照耀下,似乎又多了一份苍凉,但是田野中的劳动者又让人看到了一片丰收景象。古老的西安,昔日曾经有过辉煌;历经沧桑西安,在新的时代又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发展。如今保护完好的古长安城,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西安交相辉映。历史与今天,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在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今天的西安人,精神抖擞,面貌一新,使古老的西安又一次呈现出繁荣与昌盛。

徐光学这次到秦陵参观,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感觉非常快乐[1]

作者简介

徐峰,真名徐光学,诗人、作家,1949年10月生,安徽桐城鲁谼山人,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有23年军旅生涯,曾荣立三等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