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读资中刘洁矩中篇--益州劫案(曾令琪)

读资中刘洁矩中篇--益州劫案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读资中刘洁矩中篇--益州劫案》中国当代作家曾令琪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读资中刘洁矩中篇--益州劫案

读罢刘洁矩先生见刊于《今古传奇》杂志2005年单月号第一期的传奇小说《益州劫案》,掩卷沉思,不由得为作者情节构思巧妙的匠心和雅俗结合、别开新面的文风所深深折服。

一、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情节与线索

从表面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发生在成都(古益州)的一个非常小的抢劫案的破案经过。涉案金额仅仅30块大洋的一个渣渣案,读来却让人欲罢不能,何也?我认为主要是作者在情节上作了精心的安排和布置

一是主次分明的几条明、暗线索。

小说的主线(明线),就是成都军警团联合办事处属下的老公衙李辅相侦破涉案30块大洋的抢劫案。暗线有几条:主要的暗线是组织、参与抢劫案、又参与案件侦破工作的刘军长(刘文辉)三姨太的侄儿杨炳荣拼命干扰破案。另外的暗线还有,大邑刘家(刘文辉、刘文彩)兄弟等利用军警贩卖鸦片、与川内其他实力派的矛盾;蒋介石中央政府与四川地方军阀“吞并”与“反吞并”的矛盾……等等。主次分明,一目了然。

二是小说构思的几处巧合、关节。

蒋介石化装入川接见刘文辉,让刘文辉屏弃从人,这为故事情节的发生埋下了伏笔。四川本处在“防区制”时期,川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省府成都一样“不太平”,发生抢劫案也就很正常。蒋介石本在江西指挥“剿共”,为了筹集经费而赶到四川。这样,诸多因素的集合,使得一件小小的30块大洋的抢劫案惊动了“蒋委员长”,也打破了刘文辉成为“西南王”的美梦。刘文辉恼怒之下,限期破案,也就成为势所必然。

三是情节关阖上的几个细节铺垫。

第二节“各显神通”中,李辅相本已发现车辙的一点线索,可是杨炳荣在与张材斗嘴之中,“早带了几个兄弟冲到大树下,几只大脚一阵乱跳乱扫,顿时把劫匪留下的车辙搞得一塌糊涂,脚印自然也抹干净了。”这一处细节,于不经意中折射出破案与反破案的较量。第六节“节外生枝”中,老孙头告诉李辅相他于案发次日清晨,看见范嫂“躬身弯腰拾起样小东西,捧在手心里反复看”,说他看清了是块金表,估摸是范嫂捡了土匪的。这一处细节,成为小说中破案与反破案的一个重大关节之处。有了前面这两个重要的细节,才有杨炳荣安设青城山老道作“媒子”(北京话叫“托儿”),才有后面第七节“真假金表”的情节设置。这样,使得小说读来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推进,高潮迭起,让人欲罢不能。

二、显著的地域特色与典型的人物塑造

身为四大文学样式的小说,它的要求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情节,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前所述,作为传奇故事,可能、也应该在故事情节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但如果能做到既重情节,又兼顾环境的描绘与人物性格的塑造,我想,它就能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而不仅仅停留在故事本身的叙述上。在这方面,这篇小说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

其一,是地域特色让人难忘。这篇小说用相当的笔墨描绘了川西平原(成都平原)城、乡的风土人情,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域特色。政界高层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央政府与刘文辉为代表四川地方军阀的矛盾与斗争,成都城里川军各派军阀之间的勾心斗角,四川军界与四川“袍哥”(现在叫做“黑社会”或“黑恶势力”)之间既互相勾结、利用,又互相拆台、争斗,城、乡普通的官、商、民的生活,……在小说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小说中有关“鬼市”、“贴顶懂”、“算命”等等的描写,既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影子,又有他自己平时读书的间接积累。所以读来情趣盎然,宛如一幅川西民间的风俗画,让读者感到非常的亲切、自然。

其二,是主要人物性格较为突出。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一正一反有两个,即李辅相和杨炳荣,这也是作者倾力打造的两个人物。

老公衙李辅相从晚清起,就是衙门的“捕快头”(相当于现在的刑警队的队长)。他精明,能干,勤奋,有良心,办事实在。他既有下层人物的朴实,又有几分世俗淘洗出的狡猾。他接到命令,立即着手,深入细致地开展破案工作。可是随着剥茧抽丝般的越接近案件真相,他遇到的阻力和压力也就越大。“防区制”时期的川内军阀,谁不干一点鱼肉百姓、走私贩私的勾当?川军和当时的贵州军队,是历史上有名的“双枪将”,一杆钢枪、一杆烟枪是他们的“品牌”标志。而身为国民军24军军长的刘文辉,明的“清正廉洁”,暗地里仍是积极支持其兄刘文彩等人兼并土地、鱼肉乡里、贩卖鸦片、积聚钱财。――当然,这里所说的是历史、是背景;至于刘文辉后来在周恩来引导下,在兵临城下之时投诚起义,走上革命道路,那是后话,另当别论了。――正是古语说得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川内(包括省城成都啊!)治安情况恶化,让堂堂“蒋委员长”都受惊了。在前述盘根错节的情况之下,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公衙李辅相要想在案件的侦破上作出什么成绩,就像是李白的诗句所说的一样:“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以说,一开始就注定了将以失败告终。(虽然表面上象是破了案,但最终还不是不了了之!)作者把李辅相这个人物放到矛盾交织的环境中去写,使得人物性格较为突出,给读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杨炳荣这个人物,身上同样有着矛盾的性格。他在军界靠裙带关系而“稳坐钓鱼台”,在江湖、袍哥堆里又凭借自己在军界的势力和地位、靠自己为人的“机变”和“耿直”赢得其他人的佩服,所以在军、地都如龙游于水,得心应手。正因为这样,他才有“熊心豹胆”组织、策划并参与抢劫案。他的“浮出水面”,显现“庐山真面目”,首先是因为惊动了“蒋委员长”,其次是因为恰恰遇到了精明能干的老公衙李辅相亲自破案。最后“化险为夷”,也是因为交织、缠绕的裙带关系。

小说中,作者描写了李辅相的执着,也鞭挞了杨炳荣的嘴脸。可是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社会,杨炳荣这样的人活得滋润、风光,李辅相这样的人反而落寞、偃蹇,这不能不算是时代与社会的悲哀。所以,在小说的结尾,作者用满含深情的笔调写道:

他……望着天空中如白云苍狗的云彩,许久没有说出一句话来。……远方天地交接处有一抹铅灰。那铅灰色慢慢聚在一起,就成了一片孤云。

小说中次要人物较多,如范嫂、老孙头、老道、张材、刘仲之,等等。但直接出场、有名有姓、与情节关联的人物太多,使得小说的笔墨和笔力都有所分散。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大丈夫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删繁就简,把更多的笔墨集中到故事情节的叙述和主要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去,那样可能更能引人入胜。

这篇小说文笔老到,文字功夫很好,在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叙述、和塑造之中,已经表现出通俗文学与纯文学互相渗透的趋势特别是在对“鬼市”、“贴顶懂”和小说结尾处的描写中,这一点尤为突出。同该作者发表在《文艺生活》杂志的小说《寻找毛岸龙》、发表在《章回小说》杂志的《九尾佛爷传奇》及他发表在《今古传奇》的其他几篇小说如《刺杀张国焘》、《秦塞狼烟》等相比,有较大的突破。

总之,作为同好,我们为刘洁矩先生的新作叫好,也祝愿他健康、笔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05年3月19日,于西蜀览星楼 [1]

作者简介

曾令琪,1988年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现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