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读《孟尝君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读《孟尝君传》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驳论文,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篇驳论文。

作者在此文别出新见,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手法,通过对“士”的标准的鉴别,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无可辩驳地把孟尝君推到“鸡鸣狗盗”之徒的行列。 全文转折有力,严劲紧束,体现了笔力之绝。全篇只有四句话,八十八字却有四五处转折,而且议论脱俗,结构严谨,用词简练,气势轩昂。

读《孟尝君传》 1

世皆称2孟尝君3能得士4,士以故归5之,而卒6赖7其8力,以脱于虎豹之秦9。嗟乎!孟尝君特10鸡鸣狗盗11之雄12耳13,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14齐之强,得一士焉,宜15可以南面16而制17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18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词句注释

《孟尝君传》:指司马迁创作的作品《史记·孟尝君列传》。

称:称颂,赞扬。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公子(贵族),封于薛地(今山东省滕县东南)。

士:士人,指品德好、有学识或有技艺的人。

归:投奔,投靠。

卒(zú),终于,最终。

赖:依仗,依靠。

其:指门下士。

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残暴的秦国。

特:只,仅,不过。

鸡鸣狗盗:孟尝君曾在秦国为秦昭王所囚,有被杀的危险。他的食客中有个能为狗盗的人,就在夜里装成狗混入秦宫,偷得狐白裘,用来贿赂昭王宠妃,孟尝君得以被放走。可是他逃至函谷关时,正值半夜,关门紧闭,按规定要鸡鸣以后才能开关放人出去,而追兵将到。于是他的食客中会学鸡叫的人就装鸡叫,结果群鸡相应,终于及时赚开城门,逃回齐国。后成为孟尝君能得士的美谈。

雄:长、首领。

耳:罢了。

擅(shàn):拥有。

宜:应该。

南面:指居于君主之位。君王坐位面向南,故云。

制:制服。

夫:发语词。

白话译文

世人都称赞孟尝君善于得到人才,因此人才都投靠他的门下,而他终于借助他们的力量,从虎豹一样凶恶的秦国逃走。哎呀!孟尝君只不过是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头目罢了,哪里称得上善于得到人才呢?不是这样的话,他完全可以凭借齐国的强大力量,得到一个真正的人才,就可以南面称王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这些鸡鸣狗盗之辈的能力吗?鸡鸣狗盗之辈出入他的门下,这正是真正的人才之所以不到他那里去的原因呀。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王安石读《史记·孟尝君传》之后发出的感想,旨在破“孟尝君能得士”的世俗之见。一说此文作于淮南节度判官任上(1042-1045),一说作于王安石在京直集贤院、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期间(1059-1063)。此文名为读后感,实则借题发挥,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看法。

作品鉴赏

王安石通过对“士”的标准的鉴别,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全文只有四句话,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摆出待批驳的观点,说明世人对孟尝君的传统看法:“孟尝君能得士”。接着写出这一论点的两个依据:一个是“士以故归之”,这是概括地说;一个是“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这是从具体事例说。干净利落,开门见山竖起了要论驳的靶子,可谓“立”。

第二层先用感叹词“嗟呼”加强语气,然后直接了当地驳斥“孟尝君能得士”的说法,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罢了,怎么能说他能得士呢?斩钉截铁,一下子就把“士”和“鸡鸣狗盗”之辈区别看来,开语警策,反驳有力,将“世皆称”云云一笔扫倒,此可谓“驳”。

第三层转折腾挪,加深反驳之意,用反证法提出自己对“士”的标准的看法:“士”必须是可赖以谋国制敌的能人,凭仗齐国强大的国力,得到一个“士”,就可以使齐国成为霸主,制服秦国。正因孟尝君手下无一真正的“士”,才导致要靠鸡鸣狗盗之徒来帮助孟尝君逃脱秦国,从而证明孟尝君的“士”不足以称为“士”,用事实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表面性、片面性的看法。新意独出,直追根本,为一篇文章的旨意所在,此可谓“转”。

第四层承接上文,深入一层,运用逻辑推理解析孟尝君不能得士的原因,又驳首句所讲的“士以故归之”,下断语作结,补足对孟尝君能得士的批驳。说明孟尝君不能得士的理由:鸡鸣狗盗之徒出入其门,真正的士是不会跟孟尝君走的,这一断,如斩钉截铁,铿锵有力,不容置辩,此可谓“断”。

全篇紧紧围绕“孟尝君不能得士”的主旨,一立,一驳,一转,一断,把孟尝君能得士传统看法一笔扫到,虽转折三次但严谨自然,议论周密,词气凌厉而贯注,势如破竹,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语简意深,文短气长,尺幅中具有千里之势,读起来又抑扬顿挫,声韵谐美。这篇短文兼哲理、情趣、气势、音韵之胜,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敏锐卓绝和写作技巧的高超纯熟。

作者以异于传统的“士”的标准,反驳了史书中所羡称的“孟尝君能得士”之说。对于“士”的这一独特理解和对传统之说的断然否定,从侧面反映出作者自许自负的态度和睨视世俗的胸襟。作者的议论新颖精警,而妙在不觉牵强附会。全文九十字,四句话四层意思,简洁紧凑,极尽转折腾挪之能事。首层提出论点,语势缓和;二、三两层为驳论,辞气凌厉,顿作巨澜;末层似老吏断狱牢,起得缓,接得陡,结得疾,为短论的杰构。[1]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一直担任地方官吏。神宗即位,上万言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却因地主豪族反对以及用人不当等原因失败。

熙宁七年(1074),罢相,出知江宁府。八年,再相,次年复罢。十年(1077)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复拜尚书左仆射,改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晚年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外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

元秸元年(1086)卒,年六十六,赠太傅。崇宁三年(1104),追封舒王。

工诗擅文,文风峭刻,政治色彩浓厚,有《临川先生集》一百卷,为“唐宋八大家”之一。[1]

参考来源